今年夏天,地球似乎「中暑」了!
北半球「高燒」不退,亞洲、歐洲、北美洲多國遭遇前所未有的極端高溫天氣,就連北極圈都突破了30℃!
環球同熱大趨勢下,今年夏天,中國南北高溫「無縫對接」,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罕見程度為2010年有統計記錄以來最長一次。
這個夏天到底熱成什麼樣?以後夏天會越來越熱嗎?中國天氣網今天發布高溫大數據:近68年,我國夏天越來越熱!
南北高溫
重慶41個高溫日居全國前列
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為2010年有統計記錄以來最長一次。
事實上,從6月以上,高溫就頻繁出現。
今年夏天,中國南北高溫可謂「無縫對接」。據中國天氣網統計,除了貴陽、南寧、海口外,今夏我國絕大部分省會級城市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北方的鄭州、長春、北京、石家莊等7市平均氣溫偏高2℃左右,增幅超過9%。今年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的高溫事件基本出現在北方。
而在今夏高溫排行榜上(6月1日-8月14日),長沙、重慶、杭州分別以44個高溫日、41個高溫日、33個高溫日位列前三,南昌、鄭州、武漢、西安、福州、濟南、天津緊隨其後。
夜間溫度
重慶居排行榜首位
白天酷熱難耐,晚上還要繼續「桑拿」。
中國天氣網統計,6月以來,三分之一的省會級城市最低氣溫曾超過29℃,重慶甚至高達31.8℃,排在「夜間火爐」排行榜(6月1日-8月14日)首位。
7月9日至8月初,中東部日平均最低氣溫達24.1℃,突破1961年來歷史紀錄。同時,很多城市夜間相對溼度達60%左右,高溼高熱環境下,體感溫度直線上升,夜夜溼身不能寐。
而排在第二位的是長沙,30.7℃;排在第三位的是濟南,30.5℃;排在第四位的是南昌,30℃。
並非偶然
近68年夏季越來越熱
而今夏極端高溫頻出並非偶然,歷史數據表明,我國夏天正變得越來越熱。據統計,1951年至2017年,夏季氣溫在波動中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最低氣溫升溫幅度更大,超過1℃,暑夜異常悶熱,加劇了夏季炎熱程度。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研究,未來我國夏季極端高溫事件的出現概率會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現長時間的高溫熱浪過程。到本世紀末,在最壞的可能性下,我國極端高溫熱浪事件的頻率將比目前高出5倍。
世界氣象組織稱,極端高溫天氣頻發與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有關。未來,隨著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夏季高溫事件頻發將加劇社會風險,會給人類健康、農業系統、能源系統等帶來更大的挑戰,需加強防範。
新聞多一點>>
未來三天 局地最高溫將達40℃
上周末兩天重慶各地多雲到晴,局地有分散陣雨,巫山、北碚、開州、雲陽等4個區縣最高氣溫超37℃,周日巫山最高達39.6℃。今天(27日)0-17時,我市大部地區以多雲到晴的天氣為主,僅在局地有陣雨,全市各地最高氣溫28.9-39.8℃,銅梁、璧山、北碚、豐都、墊江、萬州、雲陽、開州、奉節、巫溪、巫山11個區縣最高氣溫超過37℃,巫山最熱,39.8℃。
據重慶市氣象臺預計,本周前期晴熱持續,未來三天,重慶各地多雲間晴,午後局地有分散雷陣雨,局地最高溫將達40℃。
究竟什麼時候迎來真正的秋天?在氣象學上,進入秋天的標準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或以下,首日即為入秋日。一般而言,重慶入秋較晚,普遍在9月中下旬。
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偏南地區雷陣雨轉多雲,其餘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局地有雷陣雨。全市大部分地區氣溫22~40℃,城口及東南部20~35℃;主城區:多雲間晴,28~37℃。
28日夜間到29日白天,東南部偏南及西部偏西地區多雲有雷陣雨,其餘地區多雲間晴,午後局地有雷陣雨。全市大部分地區氣溫22~40℃,城口及東南部20~34℃;主城區:多雲間晴,28~37℃。
29日夜間到30日白天,中西部及東南部多雲有雷陣雨,其餘地區多雲間晴。全市大部分地區氣溫21~39℃,城口及東南部19~33℃;主城區:多雲,有雷陣雨,26~35℃。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顧小娟 實習生 高立吉 攝影 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