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黃色讓我想起明亮與溫暖;說到氣球,是輕盈又柔軟,那黃色與氣球的結合呢?
雕塑通常被看作是獨立於空間的存在,Hans Hemmert 則試圖重新審視雕塑與雕塑以及雕塑與空間的關係。
這位藝術家用空氣作為自己的語言。他把氣球充滿氣,再放置到空間之中,讓氣球展現出雕塑的特質。
有時他直接把黃色大氣球本身作為雕塑與空間結合。
有時他把大氣球塞進建築空間裡面。
氣球自身的形體被消解,膨脹的體積被控制,引導,雕塑化。建築與雕塑在彼此之間若隱若現,
空間在與氣球體積的對抗中被重新定義。
他與空間打交道的另一種方式就是住到氣球裡。
他把氣球平鋪到他的生活場景中,例如客廳,工作室或者汽車裡。
這些被氣球覆蓋的空間精妙的細節都被凸顯出來。
在汽車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窗、儀錶盤、安全帶插口和門把手,甚至車門上的門鎖按鈕。氣球乳膠外殼賦予室內空間浮雕一樣的形態。「鋪平」的空間以後視角度的大尺寸攝影的形式記錄,觀者猶如在密閉無菌的環境中觀察。
影像中,藝術家在幽閉空間中寂靜又孤立的旅程,為觀者營造了一種遙遠、超脫的氛圍,並打破了物體原先清晰的邊界,讓一切都渾然一體。
Hans Hemmert 痴迷於用黃色的乳膠氣球探索雕塑的邊界。
包裹 Hans Hemmert 全身的黃色乳膠氣球既是一件雕塑作品,同時也相對外部空間構成了一個只屬於 Hans Hemmert 自己的獨立封閉空間。
包裹在這個小小的明黃色乳膠「繭」裡,藝術家介入周邊環境,與周遭物品產生互動,給這件藝術作品帶來戲劇一般的張力。
他的每一處移動,或明顯或微妙的姿態轉變都是與外部世界的對話。
Thought Bubble 13 (unknown mass), 2008, Unique Collector's Piece Hans Hemmert
他的作品不僅思考其自身所處的空間,也思考作品作為獨立存在個體所形成的空間。
Hans Hemmert 的作品具有傳統雕塑作品於時間空間中可感知的特性;
同時,在那明黃色可延展的「牆體」包裹中,又存在著一個小小的世界,在這裡,有獨立於外部環境的藝術事件發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藝術品的雙重性在於它可以從兩個角度解讀。
一個是對於觀察者可見的外部空間,一個是只有Hans Hemmert 自身可以感知的不可見內部空間。
Home-Frame II 系列包含21張彩色攝影作品,明黃乳膠氣球是內容物「空氣」與「藝術家」的外化形式。
他被氣球包裹著上爬梯,扯繩子,坐Vespa 摩託,擁抱他的女兒 Julie……
儘管這些動作很簡單,但這層「球衣」讓他變得遲緩又笨拙。
每次移動、抓取物品的嘗試幾乎要註定失敗。
每件作品的標題「latex-air-artist- fitting to...」自我解嘲式的宣告著不可避免的失敗嘗試。
Hans Hemmert 的所有「氣球藝術品」都離不開那輕薄的,易碎的薄膜表皮,它作為分割個體與外部世界的界限是如此重要。
無論觀察者多想了解氣球的內部空間,他們也只能止步於前。
就像藝術家所想的,內外的邊界對於這個紛繁複雜世界是不可或缺的。
透過那觸感光滑反射著微光的氣球表面望去,只是孤獨的藝術家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