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拿了一瓶330毫升的礦泉水,付款竟然要18元,實在不明白這水怎麼會這麼貴。」「看朋友介紹一款氣泡水,聽說常常喝可以改善人體酸性,還能避免癌細胞生長。」……這段時間以來,正值瓶裝水消費旺季,記者走訪各大商場、超市發現,瓶裝水種類繁多,令消費者眼花繚亂。
純淨水、礦泉水、礦物質水、天然雪山水……在湖城濱河路的一家超市裡,各種品牌的瓶裝水被擺在顯眼位置,小小的瓶裝水品種多樣,價格也隨著各種「概念」水漲船高。記者在銷售區停留了半個小時,觀察到前來選購飲用水的消費者大部分都是直接拿上普通礦泉水就走,選購價格都在每瓶4元以下,一些年輕消費者會選購價格高的飲用水。「買礦泉水也是為了放在汽車裡比較方便,高價水嘗個新鮮可以,常常買支出還是挺大的,我一般選購普通礦泉水為主。」市民沈先生介紹,自己買過幾次高價位的礦泉水,口感是不錯,但感覺跟普通的礦泉水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市民劉宸表示,以前選購高價位的礦泉水時,也專門就瓶裝水的來源地、水質主要成分和是否有特殊功效,諮詢過銷售人員,得到的答覆多為其介紹在水瓶包裝上都有標註,具體有何區別不得而知。
記者注意到,與普通飲用水相比,一些高價水除了包裝更加時尚精緻之外,主要是在水源地和營養概念上做文章。普通的500毫升瓶裝水大體標價在2元左右;如果其瓶身包裝上標有該飲用水是來自高海拔雪山、冰川的水或者加有礦物質的,價格通常在5元以上;而從法、英、德等國家遠道而來的進口水,價格在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不等。
「選擇這些看上去很高端的飲用水,更多的是多花點錢,就當買個健康,圖個心理安慰。」市民趙女士告訴記者,由於不喜歡喝白開水,自己一般都是買水喝,「跟風買過不少價格不菲的飲用水,大部分都是進口貨,包裝都挺高大上,還有一些水介紹有美容養顏、清脂減肥、調節內分泌等功效,很受女孩子的歡迎。」
「瓶裝水首先是為了補水,攜帶方便。其次最好含有一些天然礦物質元素。如果誇大其保健功效,那就是商家的一種噱頭了。」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不同,要在完全了解瓶裝水真實情況的前提下進行選購,不要被「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概念水」所迷惑,飲用水並非價格越高越好,如果要補充體內的水分,白開水是最健康的。
記者走訪商場、超市發現,瓶裝水種類繁多,令消費者眼花繚亂。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不同,要在完全了解瓶裝水真實情況的前提下進行選購,飲用水並非價格越高越好,如果要補充體內的水分,白開水是最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