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見證,人們喜歡用它來表示自己對婚姻和愛情的忠誠!純淨如它,就像愛情的純真聖潔;堅硬如它,就像愛情的忠貞不渝;斑斕如它,綻放愛情的熱烈與火彩!
在評估鑽石時,人們常以4C作為標準,但鑽石的價值並不只取決於4C,螢光(Fluorescence)
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對於螢光對鑽石價值的影響,大家普遍認識的一個誤區是「螢光較強,降低鑽石的售價」。從RAPAPORT的數據統計來看:較強的藍色螢光對H色以上的鑽石價格有負面影響,但I色以下的反而有正面影響。
什麼是鑽石的螢光呢?
鑽石在受到紫外光輻照時,會受激發而發出可見光的現象被稱為紫外螢光,簡稱為螢光,因其組成元素或微量雜質元素的不同,可呈現不同的螢光反應。若停止紫外光照射時,仍能在一定時間繼續發出可見光,該現象稱為鑽石的磷光。自然界中,大約35%的鑽石具有螢光,最常見的螢光顏色為藍白色,比例可達到97%。而在藍色螢光鑽石之中38%是具有弱螢光,62%為中等到強的螢光。此外,亦可出現黃色、橙色、黃綠色、綠色和紅色螢光。
世界著名的「噩運之鑽」——希望鑽石就是散發著亮紅色螢光。而著名的葡萄牙人鑽石就是帶著藍色強螢光的鑽石。
希望鑽石(Hope Diamond)
葡萄牙人鑽石
螢光是怎麼產生的?
螢光是由於鑽石晶體內部所含的微量元素和雜質以及微小缺陷導致的。天然的藍白色、藍色螢光和N3色心(3個N原子環繞一個空穴)引起的吸收有關;具綠色螢光的鑽石是因為H3色心(1個空間位置隔開2個N原子)在短波可見激發下產生的;具黃色到橙色螢光的鑽石是因具有477nm吸收帶(477nm吸收帶是一個振動電子型色心)而產生的;絕大多數彩色鑽石的顏色是由各種色心(eg:N3色心、GR1色心、H色心、N-V色心等)所產生的,這些色心在紫外輻射下均可輻射出螢光,因而大多數彩色鑽石都具有螢光。而大多數黑色鑽石因內部具有大量的石墨,而石墨不具有螢光反應,因而多數黑鑽不具有螢光。合成的具有綠色螢光的鑽石是由於在合成生長過程中殘留的鎳元素導致形成的。
和平的北極光蝴蝶鑽石 和平的北極光蝴蝶鑽石紫外螢光
圖為和平的北極光蝴蝶鑽石,240顆彩色鑽石中只有一顆沒有螢光,這顆無螢光的鑽石為黑色(黑鑽位於最中心)。
螢光有放射性麼?對人體有傷害麼?
純淨的鑽石是由單一的碳元素構成的,螢光是由於鑽石晶體內部所含的微量元素、雜質以及微小缺陷導致。螢光反應只不過是氮原子進入鑽石晶格中形成的一種物理現象,進而產生的一種光學反應,對人體沒有絲毫的影響,更不具有放射性。
螢光對鑽石的影響?
螢光有時對鑽石是有利的,藍色的螢光可以增強鑽石的亮白度,中和鑽石的淡黃色體色,自然光下使鑽石顯得更白。不同鑽石的螢光強弱差異很大,如南非Premier鑽石產出的「Jager」鑽石,日光下觀察為藍白色,實際上是強螢光造成的,這種藍白色鑽石的真正色級,在I色附近。黃色的螢光可能會降低無色鑽石的白度,藍色螢光的鑽石會比沒有螢光的鑽石同等色級下顯得更加白一些,火彩會顯得更閃耀一些,但這是取決於鑽石的大小和螢光的強弱。
著名的馬西米倫皇帝鑽石是一顆重41.94克拉、顏色級別為I,淨度為VS1切工為墊形明亮式的鑽石。正因為具有著強藍色螢光,使其顏色看起來更白,鬼火似的藍光也使其更閃耀。
馬西米倫皇帝(The emperor Maximilian)
彩色鑽石的螢光對其顏色的影響微乎其微,通常在標準日光光源下彩色鑽石的螢光不會改變其顏色。若帶有與體色相同的螢光,反倒會使其顏色更加濃豔,增強其火彩,使鑽石看起來更加璀璨。
螢光在設計中的應用
巧妙地利用鑽石的螢光也可進行獨特的設計,例如,可將有螢光的小鑽做一些密鑲,做成姓氏縮寫、星星或者漸變的圖案,這種具有神秘性與隱私性的珠寶定製,豈不是更具有特殊的意義!
圖中整個主題和細節都利用了螢光在珠寶設計中的應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