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三角翼、航空模型飛機、熱氣球……9月26日上午,賀蘭縣金星村的上空五彩斑斕,響聲震天。為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普及航空科普知識,豐富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當天賀蘭縣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2020年寧夏航空模型公開賽暨第四屆賀蘭縣航空體育科普節。
現場舉行了動力三角翼單機託條幅飛行表演、航空模型飛行表演、航空模型飛行表演、航空模型飛行表演、動力傘編隊表演、動力三角翼編隊飛行表演等。寧夏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協會副會長劉亦兵介紹,目前全區共有8個飛行營地,通過近幾年不斷舉辦航空活動,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加入其中,體驗飛行的快樂。現場劉亦兵也為大家表演了動力三角翼飛行,他提到,只要年滿16周歲,通過一定時常的考核訓練,都可以獲得動力三角翼的飛行執照。
當天,一位70歲的表演嘉賓穆剛吸引了觀眾們的目光,穆剛年輕時是一名體育工作者,退休後一直從事航空模型教練工作,他提到:「在天上操作模型飛機表演,有時候一個動作就要練習幾百遍。」他在現場為觀眾們奉上了一場無線電特技飛行表演,這被譽為航空模型比賽中的「空中體操」,在各大賽事中備受關注。
賀蘭縣體育中心主任郭淳介紹,賀蘭縣航空體育科普節連續舉辦多屆,不僅推動了賀蘭縣全民健身活動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發揮航空運動賽事、飛行表演、飛行體驗等示範作用,加快了健身休閒產業向縱深發展,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營造「國慶節」」中秋節」熱烈喜慶、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活動由自治區體育局 自治區體育總會聯合主辦,由賀蘭縣委宣傳部、賀蘭縣教育體育局、賀蘭縣立崗鎮政府、賀蘭縣總工會、賀蘭縣文旅局、賀蘭縣科學技術協會承辦。
活動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農民飛行員劉亦兵。作為一個普通農民,駕駛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是劉亦兵一直追求的理想。
1996年,他第一次駕駛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到2004年,他先後自行設計、組裝了九架飛機,並成功飛上藍天。期間還考取了國家輕型飛機飛行執照。為此,他也被國內航空界和媒體譽為「中國農民第一飛」。
「中國農民以吃苦耐勞著稱,但他們之中從來不乏夢想家。每個人一定要有顆好奇心,在你熱愛的領域不斷探索。有夢想的人,生活裡一直有光。探索夢想,不分年齡和職業,只要你想!」劉亦兵說。
據了解,近年來,劉亦兵一直義務向廣大熱愛航空科技的青少年科普低空飛行器知識。他的公益行為,也獲得了當地科技部門的支持,連續4年共同舉辦航空科普活動。
(記者 梁小雨 魏羅妮 楊韶華)
來源:寧夏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