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6月29日,大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全集團」)與SAP宣布,雙方將進一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藉助SAP高度集成的端到端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加速「智能製造」全面轉型升級。
「相較傳統的標準化製造企業,離散型製造工廠的數位化轉型難度更高,每個訂單都按需生產,每個產品都有特點,但也正因如此,一旦最後項目實施成功,對中國裝備製造業的智慧化升級改造有很大的借鑑意義。」SAP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強在接收《IT時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隨著中國製造業進入「數位化製造到智能製造」的工業4.0時代,SAP正打造新一代的「燈塔企業」。
兵貴神速,48小時為「雷神山」交付30臺配電櫃
疫情為很多企業摁下「暫停鍵」,卻也為另一些企業摁下「加速鍵」。
大全集團是電氣、新能源、軌道交通領域的領先製造商。2020年2月1日,大全集團接到武漢「雷神山」醫院配電設備緊急增援需求,30臺開關櫃,2月4日前貨到現場,除去1天物流時間,從設計、生產、質檢等,留給大全集團的時間,不足48小時。
疫情就是命令,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全集團第一時間集結人員和物資,結合標準化設計能力、自動化生產設備和自動化檢測能力,確保了30臺配電櫃的高質量交付,創造了電氣行業履約記錄。
「兵貴神速」得益於過去5年基於SAP ERP的數位化管理平臺建設。據了解,大全的信息化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步,2013年,開始推行管理創新模式,建立了以訂單為主線,以流程為驅動的柔性化管理體系。2016年初,大全引進了SAP ERP軟體,到2017年12月底,集團及下屬電氣板塊公司全部上線運營。項目實施方德勤對此評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成果,在中國企業ERP實施歷史上沒有先例。
大全集團總裁徐翔認為,作為離散型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成功有三個關鍵要素:第一,整個集團從上到下必須要有數位化製造的觀念和理念,並堅信,只有走數位化之路,才可能成為全行業中最成功的企業;第二,必須有非常好的合作公司,在上馬ERP的道路上,大全經歷坎坷,與大量國內外公司有過交流甚至合作,但遇到很多困難,直至2016年與SAP合作後,短短兩年便對二十幾家製造公司做到全覆蓋,合作愉快是成功的基礎;第三,未來的智能製造,一定要做到與供應商、客戶的數據共享,新的市場環境之下,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獨善其身;第四,要逐漸加入人工智慧的要求,從智能製造慢慢向人工智慧過渡。
打造工業4.0時代的新燈塔
「燈塔計劃」是SAP進入中國後主推的市場策略,在中國每個行業的領頭羊中樹立數位化轉型的行業樣板,並以此照耀其所處行業中的其他企業。近3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燈塔計劃」的外延也隨之延展,2018年,SAP啟動了燈塔2.0計劃,一方面希望可以和國內領先的企業合作在新領域研發新的解決方案,將中國的經驗帶給全球其他客戶,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步伐更穩健。
據了解,此次合作中,大全集團將採用SAP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PLM)、製造執行系統(MES)、主數據管理(MDG)解決方案,並與已經應用的SAP ERP系統形成整體,全面實現數位化研發、數位化設計與數位化製造,覆蓋整個生產流程。
作為典型的離散電器製造企業,大全集團始終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滿足客戶需求。「每個產品都是客戶定製,需求方案各不相同,而且客戶要求能夠共享數據,明確知道它所要產品的生產狀態和生產周期。」疫情之後,不確定性將成為常態,「可控」成為很多企業生存的本能,徐翔認為,智能製造是企業數位化轉型最關鍵的方向,整個行業將在未來幾年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工業4.0領域的積極推動者和踐行者,SAP期待通過此次深化合作,加速大全集團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協助其共建電氣行業數位化製造標杆,」李強透露,將和大全集團一起打造智能製造的燈塔2.0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