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織金洞景區迎來發展新時代
5月30日,前來體驗織金洞「親子科普遊」的遊客絡繹不絕。據管理人員介紹,進入5月,景區單日接待遊客平均2萬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1300萬元。一季度,景區共接待遊客約17萬人次,帶動旅遊總收入逾15億元。
自去年被納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並成功申報國家4A級景區,織金洞完成從「聞名中國」到「享譽世界」的華麗轉身,迎來發展新時代。
擦亮優質服務名片
最近,旅遊法庭在織金洞景區正式掛牌。這一法庭可及時接處各類遊客維權案件、調解矛盾糾紛,成為景區旅遊服務升格提質的又一張名片。
近年來,景區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建立環衛「30分鐘保潔」制度;加大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推進文明景區法制建設;在節假日等遊客較多時段提供免費擺渡車、啟動定點解說服務、提前和延長售票入園時間等,很受遊客歡迎。
同時,爭取國家投入和匹配項目資金1.43億元,建成織金洞旅遊服務中心3個大型生態停車場、地質博物館、4D科普影視廳、地質科普廣場等旅遊設施;投入600多萬元完善了交通引導標識系統、安全警示牌等基礎設施;投入700多萬元實施中英文網站、門禁系統、監控系統、停車場系統等信息建設。
聯動實現「1+1>2」
藉助杭瑞、清織、黔大、黔織、畢威、織畢高速公路的開通,織金洞及時與周邊草海、百裡杜鵑、黃果樹及貴州境內其他重點景區聯手,合力打造「金花之旅」、「金海之旅」、「黃金之旅」、「金貴之旅」等精品旅遊線。適時推出景區景點贈送遊、組團科考優惠遊、「金點子」獎勵遊等營銷策略。據統計,今年,百裡杜鵑花節和清明小長假期間,經百裡杜鵑到達織金洞的遊客佔遊客總數的50%以上,而「五一」期間接待「金花線」遊客也達8萬餘人次。
強強聯手產生了「1+1>2」的升級效應,既擴大織金洞景區的旅遊外延,增加各景區旅遊綜合收入,又進一步豐富了貴州精品旅遊內涵,促進「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共建促進協調發展
最近,由織金洞管理局幫扶26萬元建成的官寨鄉麻窩村旅遊生態停車場開始營運,收入由入股村民和村集體按7:3分成,停車場成為該村群眾又一筆增收來源。
實施「村企、民企共建」以帶動「景區—人—自然—社會」協調發展,是近年來織金洞進行供給側改革,發揮景區周邊資源優勢,實現互補共贏的重要舉措。根據周邊各具特色但相對貧困、急需扶持的民族村寨的實際,景區管理局積極參與幫扶:幫助實施旅遊規劃建設和景點打造,直接投入幫扶資金建設旅遊基礎設施,允許民族村寨內建農家客棧、特色餐飲店,開辦民族旅遊商品加工廠等。實行「特許經營」,讓老百姓參與到景區建設和發展中,共享景區資源,既有效解決景區基礎設施不完備、人流分散緩慢、接待能力不足、交通擁擠等問題,也增強了群眾自發維護景區環境,自覺開展生態建設的意識,有效帶動了地方二、三產業的發展。(陳俎宇)
熱聞推薦:
黔西縣:政府忙「修路」 群眾忙致富
納雍縣:昔日荒山禿嶺 如今金山銀山
貴安新區:建好山水城 開創新生活
扎佐鎮: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黔東南:打造發展新引擎 釋放經濟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