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導,盛夏季節,天總是亮得很早,當陽光出現,街頭的綠陰便成了天然避暑地。資料顯示,申城的行道樹已突破92萬餘株,給市民出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庇護」。為了了解養護樹木的辛苦,記者日前與閔行區綠化養護隊的養護工李國興一起,來到滬閔路光中路附近,全程體驗35℃高溫天下的護綠過程。
上周五,凌晨5點30分,陽光已經灑遍大地。在滬閔路光中路路口的一塊綠地上,李國興和他的班組已經開始工作了。這是閔行區眾多綠化養護隊伍當中平凡的一支。在匆匆而過的行人眼裡,他們每天的工作無非就是清理垃圾、噴藥灑水、修剪草坪綠植和行道樹而已。然而,當你接近他們,傾聽他們,你會發現,這些「城市美容師」正在做的事情,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簡單,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更是有諸多特殊的講究和要求。
[修剪]不能樹葉上留下傷口
在滬閔路光中路路口這塊面積約兩畝的綠地裡,種著馬尼拉草、金聖女貞、金絲桃、銀杏、香樟、水杉、桃樹、櫸樹等多種植物。李國興和他的組員們當天的主要任務是完成相關的修剪工作。從卡車上卸下設備後,大家很快開始忙碌起來:有人用割草機修剪草坪,有人則負責將割下來的雜草聚攏堆放……
李國興拿著一把園藝剪,對著一排金聖女貞忙活起來。他說,修剪綠化帶裡的植物,並不像剪頭髮,哪裡不平剪哪裡,因為植物是活的,剪的部位不對,就會令其留下「傷口」。「特別是葉子,一旦被剪斷了,剩下的部分就容易枯死或是惹來蟲害。」而且,如果一排嫩綠的金聖女貞之中,夾雜了一堆枯黃或是暗色的葉片,那就起不到美觀的效果。
出於這一原因,李國興在修剪植物時總是從樹枝剪起,會儘量避免破壞樹葉,「每次修剪之後,我們還要進行跟蹤檢查,看看有沒有植物因為『傷口感染』而產生更多問題。」[噴灑]高溫時不能澆水
炎炎夏日,正午時分,小草、小樹是否也會在烈日下感到「口渴」?此時是否應該給它們澆水?「千萬不能澆,溫度過高的情況下給植物澆水,殘留的水分很容易被高溫蒸發,而這會導致植物體內的水分也隨之喪失。換句話說,這時候澆水,就相當於把植物抽乾。」李國興介紹,夏季,綠化養護人員往往會選擇在氣溫較低的凌晨、大清早或是黃昏、晚間等時段給植物澆水,這能夠儘量避免水分蒸發所帶來的連鎖反應。
「一般來說,春天種下的樹,在夏天特別需要補水。因為這些樹的根系尚未發育完全,吸水能力有限,工人會往樹坑裡灌水,遇上降雨較少時,還會在樹冠上『掛點滴』。」閔行區綠化管理所副所長姚忠琴說,除了補水之外,在梅雨開始之前,天牛、白粉病等蟲害就紛至沓來,夏天蟲子尤其多,因此給植物噴灑農藥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在夏季為植物噴淋農藥時,也同樣要錯開高溫時段,避免水分蒸發。
[防臺防汛]要給樹冠剪出足夠空隙
「如果颱風來臨,茂密的樹冠就會變成一把招風的大扇子,樹木也容易被吹倒,進而影響道路、行人的安全。」李國興介紹說,他們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給茂密的樹冠修剪出足夠的空隙,以保障樹木在颱風季的安全。
此外,一些生長在高壓線、軌交沿線的樹木,在這個時節也需要採取「控高」措施。「每次修剪這樣的樹冠,我們必須與相關部門的人一起工作。」李國興說。現在雖然有了特種車輛設備,但仍有一些樹的修剪工作還是需要人爬樹來解決,如果是在高溫天,這類工作會十分累人。
「不能避開高溫天嗎?」記者問道。姚忠琴介紹,一來夏天樹木生長快,接近軌交或電線的必須馬上修剪,不能耽誤;二來夏天正逢汛期和颱風季,控高、抽隙以及加固工作也得加緊進行。姚忠琴總結說,實際上,在夏天修剪、整理各種樹冠的工作特別多,綠化養護工人非常辛苦。
[相關新聞]
大學生頂烈日參與綠化養護
晨報訊 昨天,由上海團市委、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舉辦的主題為「美麗上海、綠色夢想」2013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綠化市容社會實踐活動在南京東路世紀廣場正式啟動。炎炎烈日下,來自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12所高校的近130名大學生聚集在一起,接過了該活動的「夢想大旗」。在接下來的1個月裡,他們將分組參加城管執法、市容環衛、綠化養護等一線工作,並撰寫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簡短的啟動儀式結束後,學生們立即被分為3個小組前往一線崗位實踐。其中,綠化養護組的同學在主辦方的帶領下,來到人民公園的一處草坪上。綠化養護工人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如何在草坪中挑揀垃圾、雜草、碎葉等物品,以及在保潔時如何避免對草坪的傷害。據悉,本次活動將於8月30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