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我國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被譽為我國高等研究人才培養的頂尖學府,其培養的科研人才在我國重大科技任務中發揮了關鍵和中堅作用,並作為我國科技界的代表活躍在國際科技前沿。
目前,中科院系共有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其中,前兩所為中科院直屬,後面一所為中科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我們來分別看一下這3所大學:
一、中國科學院大學
簡稱「國科大」,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我國第一所研究生院,誕生了我國第一位理學、工學博士。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整個學校教學層次以研究生教育為主。
雖然因為相關原因,國科大未能入選985/211,但是其綜合實力一直被認為是除了清華、北大外的我國高校第三校。
現擁有國家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5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1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41個。並承擔了眾多國家級科研項目,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
在2019高校綜合排名(校友會版)中,國科大位列第三位!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30個學科入選A檔,其中A+(全國排名第一)學科共有18個,位列全國高校第三位,僅次於北大和清華!
國科大一直實行「小而精」的辦學模式,每年嚴格控制招生人數,截止目前,國科大僅在全國11個省市招生,歷年的高考錄取分數都非常高,錄取難度不亞於清華、北大,以2018年為例,在已經招錄的省份統考分數基本在670分以上!
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簡稱「中國科大」,我國「華東五校」成員之一,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後來搬遷至合肥,其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中國科大培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以學術深造和學術研究為主,尤其是該校的「少年班」享譽海內外!中國科大也被譽為是「最產科學家的地方」!
在全國所有高校中,中國科大是我國唯一擁有3個國家實驗室的大學。其它高校最多的僅有一個國家實驗室,絕大多數連一個國家實驗室也沒有。
中國科大的優勢學科主要是理科、新興工科等方面,尤其是在理科方面,實力可謂所向披靡!
理科方面主要包括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天文。工科方面主要包括:量子工程、核技術、新興材料、機器人、超級計算機、軟體、微電子等。
目前擁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15個學科入選A檔,其中7個學科榮獲A+,A檔學科總數位列全國第5位。
三、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2013年正式建立,學校以理工科為主,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市兩校」之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點高校,同時承擔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管理中心的職責。
該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學都非常不錯。因此,雖然是一所新建立的大學,但是口碑非常不錯,尤其是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等當下的熱門專業就業率以及考研率直逼許多重點大學。
目前,上科大的教學和人才模式也得到了不少社會人士的推崇,目前,學校實行大學院制,學院下不設系。學校設立各大研究所和通識教育中心。學院、書院分工協作培養人才,其中學院側重於專業能力的培養,書院側重於綜合素質培養和人格養成。
上科大的通識課匯集了不少上海名校的老師,比如數學是上交復旦等名校的,經濟學是復旦的,文科多是華東師大的……這些名校的老師們需要整學期負責到底。專業課採用全英文教學,課程計劃按照美國名校模式進行規劃;教授們不論有多牛都得親自教本科生……
上科大保研率第一屆畢業生是18%,作為新學校已經是很高了,已經超過了華師大目前的17%,跟北京的國科大差不多比例。出國率也是非常高,按照往年數據基本上接近了50%!
出國名額多,把交換生和遊學都算上,14、15屆是50%的概率能出國,幾乎全是世界名校,
除此之外,雖然是一所雙非院校,但是因為是中科院下屬院校,所以無論在就業還是其他方面都比其他「雙非」院校佔據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