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科院系」3所大學盤點:2所為頂尖985高校,1所為雙非牛校

2020-12-05 教育旁觀者

中科院,我國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被譽為我國高等研究人才培養的頂尖學府,其培養的科研人才在我國重大科技任務中發揮了關鍵和中堅作用,並作為我國科技界的代表活躍在國際科技前沿。

目前,中科院系共有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其中,前兩所為中科院直屬,後面一所為中科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我們來分別看一下這3所大學:

一、中國科學院大學

簡稱「國科大」,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我國第一所研究生院,誕生了我國第一位理學、工學博士。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整個學校教學層次以研究生教育為主。

雖然因為相關原因,國科大未能入選985/211,但是其綜合實力一直被認為是除了清華、北大外的我國高校第三校。

現擁有國家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5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1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41個。並承擔了眾多國家級科研項目,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

在2019高校綜合排名(校友會版)中,國科大位列第三位!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30個學科入選A檔,其中A+(全國排名第一)學科共有18個,位列全國高校第三位,僅次於北大和清華!

國科大一直實行「小而精」的辦學模式,每年嚴格控制招生人數,截止目前,國科大僅在全國11個省市招生,歷年的高考錄取分數都非常高,錄取難度不亞於清華、北大,以2018年為例,在已經招錄的省份統考分數基本在670分以上!

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簡稱「中國科大」,我國「華東五校」成員之一,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後來搬遷至合肥,其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中國科大培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以學術深造和學術研究為主,尤其是該校的「少年班」享譽海內外!中國科大也被譽為是「最產科學家的地方」!

在全國所有高校中,中國科大是我國唯一擁有3個國家實驗室的大學。其它高校最多的僅有一個國家實驗室,絕大多數連一個國家實驗室也沒有。

中國科大的優勢學科主要是理科、新興工科等方面,尤其是在理科方面,實力可謂所向披靡!

理科方面主要包括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天文。工科方面主要包括:量子工程、核技術、新興材料、機器人、超級計算機、軟體、微電子等。

目前擁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15個學科入選A檔,其中7個學科榮獲A+,A檔學科總數位列全國第5位。

三、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2013年正式建立,學校以理工科為主,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市兩校」之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點高校,同時承擔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管理中心的職責。

該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學都非常不錯。因此,雖然是一所新建立的大學,但是口碑非常不錯,尤其是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等當下的熱門專業就業率以及考研率直逼許多重點大學。

目前,上科大的教學和人才模式也得到了不少社會人士的推崇,目前,學校實行大學院制,學院下不設系。學校設立各大研究所和通識教育中心。學院、書院分工協作培養人才,其中學院側重於專業能力的培養,書院側重於綜合素質培養和人格養成。

上科大的通識課匯集了不少上海名校的老師,比如數學是上交復旦等名校的,經濟學是復旦的,文科多是華東師大的……這些名校的老師們需要整學期負責到底。專業課採用全英文教學,課程計劃按照美國名校模式進行規劃;教授們不論有多牛都得親自教本科生……

上科大保研率第一屆畢業生是18%,作為新學校已經是很高了,已經超過了華師大目前的17%,跟北京的國科大差不多比例。出國率也是非常高,按照往年數據基本上接近了50%!

出國名額多,把交換生和遊學都算上,14、15屆是50%的概率能出國,幾乎全是世界名校,

除此之外,雖然是一所雙非院校,但是因為是中科院下屬院校,所以無論在就業還是其他方面都比其他「雙非」院校佔據一定的優勢!

相關焦點

  • 我國嚴進嚴出的4所大學,3所為985,1所為非211,勸退率高十分難考
    ,讓人看後感到十分的可惜和惋惜,這就更需要此類大學的學生要在大學就讀期間好好努力,這4所大學當中,3所為重點985高校,一所為雙非一本大學,考上光宗耀祖但很難畢業,不知道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 1、中科大 提到這所985大學,讓人實在是太熟悉了,中科大在我國高校發展歷史過程中曾作出過多項創舉,比如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就已經設立了少年班接納了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天才少年,雖然有些神童最終泯然於眾人(像來自於江西的寧鉑),但大部分都成為了各領域的大咖人物。
  • 39所985高校排行榜,武漢「雙子星」表現搶眼,這3所牛校被低估
    說起國內的「好大學」,相信大多數人還停留在「211」高校和「985」高校時代,雖然自2017年統稱為「雙一流」高校,但是因為「211」和「985」稱呼已深入人心,所以它們一直是各位考生和家長們心目中的名校。
  • 我國這2所一本大學僅一字之差,1所為211,一所卻為普通雙非本科
    ,若是外省市的朋友或會把這2所大學誤以為是一所高校,不過這2所大學的實力差距上還是有的,比如貴師大的實力要遠強於貴師院,畢竟從建校歷史和綜合師資生源等方面貴師大的優勢會更加的明顯。1字之差,聽著都很高大上,但是這2所醫學院校一所為重點211大學,1所則是普通一本院校,實力上還是稍微有一定差距的,不過差距並沒有像其他一些院校之間那麼明顯,它就是一所位於東北的中國醫科大學和一所位於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近代超牛的師範學校,衍生出8所高校,其中6所為雙一流大學
    江蘇高校眾多,高等教育資源一直很豐富,而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近代的一所師範學院。這所師範學院由張之洞創辦,當時大咖如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而由其演化而出的8所高校更都是實力不凡。
  • 這所211大學「太牛掰」,錄取分數超過多所985高校,實力不容小視
    在我國,最好的大學群體,不是清華北大就是985高校,這種大學是多少高中生夢寐以求的大學,十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有朝一日能夠考上這樣的大學,改變自己人生的軌跡。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不斷的改革,在這個頂尖的高校中,逐漸誕生了一個新的群體——「末流985高校」。其實就是一些能夠超越985高校的大學,就被稱為「末流985 高校」。
  • 法學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很大,有三所雙非
    說起我國的法學類院校,「五院四系」總被提起,這九所國內較早開設法學教育的高校,法學底蘊深厚,業內影響力較大,是無數法學生心中的聖地。但是這九所高校之間實力差距也是很明顯的,法學界的「五院四系」,「四系」全是985,「五院」卻差距頗大,有三所雙非。
  • 42所雙一流高校實力分檔分析,這所高分985分到了第三檔引爭議
    作為繼985、211工程後的又一個建設計劃,世界一流建設大學也是寄予了國家很大的期望,也是被國家傾注了大量的資源支持進行建設,對標的也是那些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國外著名大學。而如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由39所985和3所211高校組成,那麼這42所一流大學實力該如何分檔呢?
  • 我國航空發動機研製「核心國企」最認可的16所大學,4所不是985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都是重點985高校,工科實力都非常強,其中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頂尖名校,併入選「九校聯盟」,西北工業大學是著名的「國防七校」之一。從學科來看,西安交通大學的力學、機械、能源動力、電氣都是全國頂尖水平。而西北工業大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實力比較突出,現在這所大學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排名全國前兩名。
  • 4所被認為是「末流985」的大學:1所綜合性,3所特色鮮明
    能考上985高校當然是一件莫大光榮的事,可有些高考生,高考分數達到了某些985高校的錄取線,卻選擇了「非985」高校。比如前段時間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位高考生,有機會被東北地區某985大學錄取,卻選擇放棄就讀985大學,填報了一所發達地區的「非985」211高校。
  • 三所成為985,其他五所為「尖端」211
    經過近70年的建設和發展,曾「赫赫有名」的「八大學院」,如今依然實力頂尖,它們中有三所成為了985高校,其他五所雖然不是985高校,但屬於「尖端」21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八大學院」的歷史變遷!
  • 所有39 所985大學中,有8所不是副部級高校,和其它高校差別很大
    現在全國的985大學,一共有39所。雖然同為985,這些學校分布在全國各地,彼此之間的實力也相差懸殊。頂尖的清華北大,毫無疑問在總體上位於第一梯隊。緊隨其後的是華東五校這個級別,這個級別不僅僅是這5所學校,還包括同一級別的其它學校,像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基本都是這個檔次。但985大學還有一種區分辦法,恐怕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就是按照行政級別區分。也就是分為副部級大學和非副部級大學。所謂副部級大學就是指中央直屬直管大學。
  • 國內實力最強的30所211大學排名(非985)
    985、211一直我國擁有高水平教育實力的代表院校,也是不少考生心目中的理想院校。據悉,我國目前共有115所211大學,其中包括39所985大學。那麼本期,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八所實力最強的211大學,並附上非985的211院校排名。
  •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以一校之力分拆出5所985、12所211大學!
    在我國歷史上,曾湧現過許多世界一流高校,其中又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為首,她們是我國教育史上「不可逾越的豐碑」。她們中一所僅存在了短短8年半時間,卻培養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74位「兩院院士」。
  • 這3所沿海城市的大學進步神速,趕超不少985高校
    在我國985、211堪稱大學實力的一種標籤,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已經慢慢快成為過去式了。「雙一流」大學的評選,就改為了5年評選一次,因為大學的實力真是在不斷變化的。尤其是近些年,我們發現,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對大學的發展影響真是太大了。我們看到了一些地處偏遠地區的老牌985院校的沒落,也看到了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些高校「黑馬」的突飛猛進。
  • 中科院再添一所「牛校」,地理位置絕佳,明年開始招生
    中科院再添一所「牛校」,地理位置絕佳,明年開始招生眾所周知,中科院所屬的三所高校,一所比一所牛!這三所高校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多牛?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中科大是全國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設大學之一,C9高校聯盟成員之一,位居雙一流大學A類。在世界大學四大排行榜中,中科大均位居前十之列。其中在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居大陸高校第三,世界排名128名。
  • 我國最難考的3所「雙非」大學,錄取難度趕超985,考上前途無量
    當然我國除了這兩所頂尖大學以外,還有很多大學非常優秀的,從難考的程度上來說,985大於211再大於雙非重本,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我國有幾所順非重點大學,錄取分數超過985,這幾所大學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一起來看看!
  • 2020中國最頂尖的42所高校匯總:上海財經大學上榜!考上就是賺到
    就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各式高等院校2100餘所,就類型而言,包括師範類、財經類、理工類、綜合類、藝術類等;當然,這些院校也有很多的層次劃分,例如原985工程大學、原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大學等;按照歸屬關係,也分為副部級院校、省屬院校、省部共建高校等。
  • 我國央企十分青睞的20所頂尖大學,中堅九校被這所大學超越
    隨著大學生人數持續增加,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的時候,往往會把學校和學歷層次設置為篩選人才的基本標準。根據大學校園的校招規律,知名的企業一般會在頂尖高校設置專場,只要院校層次達到一定的標準,並且建立有一定的兩點,進入面試環節不是問題。按照大學生的求職意向來看,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大學生對央企的關注度比較高。
  • 9張圖讀懂我國數百所重點大學:雙一流、C9、小985、211
    比如雙一流大學、C9聯盟高校、34所、985大學、小985、小211大學等等。今天麥麥就用9張圖。簡單清晰地給各位考生和家長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收藏好這9張圖。填報志願和選大學的時候,聽到哪些「專屬名詞「也不會覺得陌生了。
  • 東北地區「最難考」的5所大學,4所985高校,最後一所經常被搞混
    那麼談起中國東北地區的高校,在東北地區有「最難考」的5所大學,其中包括4所985高校,最後一所經常被搞混,不少的考生直接把它當成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曾經是中國工科第一強校,辦學歷史悠久,主要以發展工科領域為主,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東北地區的一所985雙一流建設工程高校,人們常常喜歡把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吉林大學相互做比較,想要評出哪一所高校才是東北之首,其實從學科建設實力來看,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超過了吉林大學,因此位於東北地區高校第一的位置也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