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你會希望自己沒有說過這句話。死猴子!」
—— 烏格魯克
猿猴(Apes)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它們生活在中洲南方黑暗的森林中,而中洲北方似乎沒有分布。[2]也許因為猿猴智力較低的緣故,「蠢猴子」在奧克之間是一句罵人的髒話。
獾,是一種食肉鼬科動物,擅長掘土,居住於洞穴中。霍比特人對獾有所了解:一個霍比特人家族以獾屋為姓氏;夏爾的斯卡裡丘陵附近有一座名叫獾地洞的隧洞系統,當夏爾被惡棍幫佔領時,弗雷德加·博爾傑在此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抵抗。
據說,老林子裡生活著一種長相類獾的智慧生物,叫做獾民。湯姆·邦巴迪爾曾和它們打過交道。
「從前這裡肯定有過一大群矮人,他們個個都比獾還勤快,這麼幹上五百年,才能鑿出這一切,而且還絕大部分都修在堅硬的巖石裡頭!」
—— 山姆形容墨瑞亞
「結束的時刻不遠了。但我決不會在此了結,像只落在陷阱裡的老獾般被俘。」
—— 希奧頓王
「我應該這麼說,那裡有小熊、大熊、普通的熊、超巨大的熊,全都從半夜一路跳舞到快天亮。」
—— 甘道夫
熊(Bears)是體型巨大的兇猛野獸,以好吃蜂蜜而聞名。
熊一度生活在迷霧山脈一帶,不過巨人佔據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後,熊的數量便急劇減少。第三紀元末期,熊已經遠不如從前多了。有傳言道,「換皮人」貝奧恩就是它們的後代。
駱駝(Camels),是一種生活在中洲南方(哈拉德)沙漠地區的偶蹄目動物,顯著特徵是在背部貯存被稱為「駝峰」的脂肪。儘管駱駝沒有在任何故事情節中登場,但波琳·貝恩斯繪製的裝飾性中洲地圖海報的右下角出現了駱駝,而這份海報是在託爾金的指導下完成的,具備官方效力。另外,託爾金早期的語言學手稿中也曾提及駱駝:它們的昆雅語名稱是ulun(t)。
貓(Cats)是生活在阿爾達的一種動物。它們性情機敏、腳步輕盈、目光銳利,既可以作為寵物,也可以用於捕獵,或刺探機密。
貓在阿爾達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在早期的設定裡,貓族是魔苟斯的奴僕,負責為他獵捕肉食,眾貓之王則是黑貓泰維多:它事實上是一位披著野獸外皮的神靈,靠著魔咒將貓族變得邪惡。泰維多曾經逼迫貝倫給自己當傭人,但它最終被神犬胡安和緹努維爾攜手打敗,貓族也因為這場慘敗而被魔苟斯詛咒、流放。[1]雖然這個設定並未保留,但泰維多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後來索隆的原型。
貝如希爾王后的貓同樣臭名昭著。貝如希爾是剛鐸第十二代國王塔欄農·法拉斯圖爾的妻子,她奴役著九隻黑貓和一隻白貓,派它們去偵查剛鐸的一切陰私,籍此了解人們希望嚴守的秘密;她還派白貓去監視黑貓,折磨它們。剛鐸無人敢碰貝茹希爾王后的貓,人人都害怕它們,見它們經過就加以詛咒。即使在兩千餘年過後,貝如希爾王后的貓依然是剛鐸人談資的一部分。
貓在夏爾和布理地區是常見的寵物。一首題為《貓》的霍比特人詩歌,描寫了一隻趴在墊子上做夢的寵物貓。另一首霍比特人詩歌《月仙睡得太晚》裡,出現了一隻愛喝酒、會拉小提琴的貓。比爾博·巴金斯給咕嚕出的謎語中,有一則提到了貓。[3]躍馬客棧的馬夫鮑勃也養了一隻貓。
在諾姆語(辛達語在早期設定中的前身)中,miog意為「貓」,miaug或miog意為「公貓」,miaulin意為「母貓」。在昆雅語中,tis意為「小貓」。
從泰維多和貝如希爾王后的貓這兩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託爾金似乎並不是一個喜歡貓的人。事實上,曾有一位養貓的讀者詢問喬治·艾倫與昂溫出版社,能否用《魔戒》中的名字給自己的愛貓命名。出版社將這個問題轉達給了託爾金,而託爾金回復道:
「恐怕在我看來,暹羅貓是屬於魔多的物種,不過可別把我這話告訴貓的主人。」
—— 信件219號
牛(Cows)是中洲的一種畜牧動物。
在中洲的大部分地區,牛被用於農業目的而馴化。牛奶在剛鐸[2]和夏爾[3]被作為飲料。因為普遍比馬強壯,牛也被用來拉較重的四輪車。
然而,未經馴化的牛也存在。根據傳說,東方的野牛的祖先是阿拉武(歐洛米)之牛,「獵手」沃隆迪爾曾經在魯恩獵捕過其中一隻。[5]它的角被製成了大號角,並作為宰相家族的傳家寶,直到其被摧毀。
即使在今天,牛也是食物的一個主要來源。因此,將牛用作牲畜幾乎是必然的。J.R.R. 託爾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牛津度過,而牛也出現在其他故事中:比如在《Farmer Giles of Ham》裡,巨人踩死了Farmer Giles最喜歡的牛Galathea。
在一份手稿中,託爾金指出阿拉武的野牛實際上是一種原牛。[7]原牛現已滅絕,它曾經分布於亞、歐和北非,是現代家牛的祖先。
鹿(Deer),是一種動作敏捷、儀態優雅的哺乳動物。據說維拉之一的奈莎喜愛鹿,無論何時她在曠野中奔跑,鹿群都尾隨在後。
泰格林河在布瑞希爾森林西部流經一座峽谷,這道深谷最狹窄的地方被稱作卡貝得-恩-阿拉斯,意即「鹿躍」。它之所以得名如此,是因為曾有一隻鹿從這裡飛躍河流,從而躲過了哈烈絲家族獵手的追捕。
第三紀元2941年,梭林和夥伴們穿越黑森林時,在魔法河岸邊遭遇了一隻黑色的野鹿。這隻狂奔著的鹿突然撞入人群,然後蹦過河流。雖然梭林一箭射殺了跳躍時的鹿,但它還是落在了河對岸。這場意外導致了嚴重的後果:邦伯被撞進魔法河中,雖然獲救,但沉睡不醒。另外,飢餓的眾人無法回收鹿肉,因為邦伯落水時無意推走了渡河的小船。此後不久,梭林和夥伴們還在林中遇見了幾隻白色野鹿,矮人匆忙射擊,無一命中,徒然耗盡了箭矢。
辛達語中,ross一詞用於形容如同紅鹿毛皮一般的紅銅色。
大象(Elephants),是一種來自哈拉德地區的生物。體型如同現實世界尺寸的象,實際上並沒有在中洲系列作品裡出現過,不過它們體型龐大的親族毛象則有多次登場。
昆雅語中稱呼大象為andamunda,而諾多語(辛達語的前身)稱其為andabon或annabon,顯然和昆雅語名同源
毛象(Oliphaunts),又稱猛獁,是生活在哈拉德地區的一種類似大象的野獸,常被哈拉德人用於戰爭中。
毛象生活在中洲大陸的哈拉德地區。和大象一樣,毛象有著灰色的皮膚,如同樹木的巨腿,如同風帆的巨耳,猶如蟒蛇的長鼻子,像號角般上翹的獠牙,以及兇暴的紅色小眼睛。不過,毛象的體型異常龐大,後世的大象在威嚴上無法與其相提並論。經過哈拉德人訓練的毛象,可以成為恐怖的戰爭工具。這類戰象的背上通常馱著裝滿弓箭手和長矛手的塔樓,並鋪有華麗的金紅色毯子,一個魁梧的戰士坐在毛象的脖頸處,負責駕馭巨獸。毛象也可以作為運力,拖拉攻城器械。
想要在戰場上殺死一頭毛象是十分困難的。它會踐踏前進路上擋道的一切生物,馬匹面對它時驚慌失措,弓箭無法穿透它粗厚的皮革。攻擊毛象的眼睛或許行之有效,但必須冒致命的風險。
對於生活在中洲西部地區的居民而言,毛象是僅存在於傳說中的生物。霍比特人有一首描寫毛象的民間詩歌,山姆在魔欄農黑門前向咕嚕解釋什麼是毛象時,背誦了這首詩。
第三紀元3019年3月7日,法拉米爾率領的伊希利恩突擊隊在北伊希利恩伏擊哈拉德部隊時,遭遇了一頭背著破爛戰塔的發狂毛象。它不分敵我地盲目踩踏,最後逃出戰場,不知所蹤。剛鐸圍城和佩蘭諾平野之戰期間,哈拉德人投入了大量戰象,它們給洛汗騎兵造成了巨大麻煩,這不僅是因為馬匹畏懼毛象,也因為哈拉德軍隊可以把無人敢於靠近的毛象當成天然的集結點。戰役結束後,哈拉德人的戰象全部被殺死,但防守方也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例如,黑源河山谷領主杜因希爾之子德茹芬與杜伊林,在試圖射擊毛象的眼睛時遇害。
狐狸(Foxes)是一種敏銳狡猾的犬科動物,毛色通常呈紅褐色。中洲西北部的夏爾地區有狐狸生活:在弗羅多·巴金斯、山姆·甘姆吉和皮平·圖克離開霍比屯的第一天晚上,有一隻「為生計奔波」的狐狸經過他們露宿的林地,停步嗅聞了幾分鐘。[1]有趣的是,這隻狐狸甚至被賦予了幾句擬人化的內心獨白,這被認為是《魔戒》在創作初期尚未褪盡《霍比特人》一書的童話風格的體現。
綿羊(Sheep),是一種長有捲曲體毛的羊屬哺乳動物。早在第一紀元,伊甸人就已經進行著牧羊活動,馬銳赫家族進入貝烈瑞安德時,跟隨他們遷徙的家畜中有少量綿羊。[1]綿羊在努門諾爾島的埃梅瑞依地區十分常見,女王安卡理梅年幼時曾生活於當地的牧羊場附近,因此對綿羊懷有特殊的感情。[2]第三紀元期間,綿羊在埃利阿多和安都因河谷等地均有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