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幾天我剛好是在《尋秘自然》的拍攝間隙,剛剛結束了長江以南部分的外景拍攝,下個月初就要出發前往甘肅、青海等地進行拍攝。
我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還要處理很多積壓下來必須要處理的事情,因此,科學有故事的正片節目是沒有精力更新了,請大家繼續保持耐心。
今天我想來聊一個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很敏感的話題,職業科普作者到底能掙到多少錢?我知道,有很多人當面不好意思問我,但心裡特別想知道。
那我今天乾脆就主動交代一下算了。
大家知道,收入這種話題,是屬於個人隱私範疇,所以,我下面要講的僅僅是我自己的情況,別的作者的情況我不知道,我只能保證我下面要說的情況都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請你不要以我推人,每個作者的情況或許都不一樣。
我的創作收入,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屬於我自己一個人悶頭幹就能搞定的,也就是說除了有一個幫我查資料的助理小編外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忙就能搞定的創作。
另一類是需要團隊作戰才能搞定的創作,例如科普視頻、收費的講座、演講會等等,這一類的收入因為很複雜,牽扯到各種分配模式、複雜的成本扣除、稅費計算等,所以不在我今天討論的範圍。
我今天只給大家講那些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搞定的創作收入。
直接先說一個可能是你們最想知道的事情,我在喜馬當主播以來,總共掙到了多少錢?
我先不廢話,我在下面貼了一張喜馬後臺收益的數據截圖。
這些收入中,90% 以上都是收費專輯的收入,其他打賞和廣告收入可以忽略不計,但不包括去年《未來科技體驗館》節目浦發銀行給我的贊助費,這筆贊助費受到協議限制,我必須保密。
但有一個公開信息大家可以參考,我憑藉這筆贊助收入登上了喜馬拉雅 FM 2019 年十大最具商業價值主播排行榜的第二名。
我在喜馬開收費專輯始於 2016 年的 12 月份,到 2019 年為止總共製作了 6 個收費專輯。
最近這一年,因為沒有製作新的收費音頻專輯,收入逐月遞減,但平均下來,每個月在喜馬上的收費專輯的收益大約是 1.5w 元左右。
我寫的內容從收費音頻節目中獲得收益僅僅只是內容變現的第一步,還遠沒有結束。只要你的內容好,受到大眾的喜歡,後面還有很多可以變現的方式。
第二步是版稅收入。
到目前為止,在我喜馬上的所有節目文稿,只要是我自己完全原創的內容,包括收費和免費的內容,都已經授權給了不同的出版社,正在陸續結集出版中,大約每 10w 字左右,可以出一本書。
我自己感到比較驕傲的是,我現在寫出的每一個字,都有出版社想要。
我不能告訴你具體每一本書我能拿到多少版稅,因為這屬於我和各個出版社的保密內容,我只能告訴大家一個平均數,如果以 3 年銷售周期算的話,平均下來,我的每一本書能獲得的版稅不會低於 20w。
第三步是把文章單獨授權給雜誌社以及各種新媒體。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多數人不知道的著作權知識,你的內容授權給出版社,只是把著作權中的某一項權利授權出去,著作權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十多項不同的權利組成。
換句話說,最理想的情況下:
一篇文章你既可以做成付費音頻節目放在喜馬上,
又可以授權給出版社出書,
再授權給雜誌社刊登,
再授權給新聞網站在線發表,
再授權給西瓜視頻做成視頻節目,
再授權給影視公司改編成影視節目,
再授權給遊戲公司等等,
只要是不同的表現形式,就是不同的著作權形式。
如果能寫出像《三體》這樣的名著,可以讓作者三代不愁吃穿了。
那麼授權費到底能收多少呢?
這個問題的關鍵取決於被授權方是想某個形式獨家買斷呢還是非獨家授權發表,非獨家又分成是不是要買首發權等,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可能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很多,給新作者的坑也挺多,我作為一個老司機,也只能給大家簡化來說,否則節目就會太囉嗦。
簡單來說,非獨家形式的授權費相對低一些,比如我授權給澎湃新聞的一篇 3000 字左右的非獨家首發權文章,稿酬是 800 元,雖然錢不多,但不影響我後續在其他平臺上發布。
獨家買斷授權費會高很多,我一般要收到一個字 2 元的價格,但授權之後,就不能在其他同類形式的平臺發表,包括我自己的微信公號也不行。
不過,在獨家授權的協議中,我會保留與他們的平臺沒有競爭關係的其他形式的著作權,比如結集出版的權利等等。
不同的買家會有不同的底線,這個是需要自己和他們協商,但我一般不會直接籤他們提供的格式合同,這也是我這兩年專門請了一個法律顧問帶來的好處。
再下一步就是影視版權的授權,不過這一般是小說類的文字。
比如我之前寫的一出廣播劇《悟空之戰》,影視版權在 2 年前賣給了一家影視製作公司。
很高興的是,我的其他科幻小說也有買家看中。
其實除了影視版權,還有話劇、舞臺劇等表演形式可以授權,這又是不同的著作權形式。
但由於協議限制,我不能透露具體的金額。
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我上面所說的所有著作權授權都是指大陸地區,同樣的權利針對大陸以外地區還可以授權,我已經有三本書被臺灣和香港的出版社買走了文字版權。
今年我又有了一種新的收入模式。
西瓜視頻給我開了一個叫「汪詰熱評」的獨家視頻專欄,每期大約是 10 分鐘左右,相當於 3000 字左右的文章,我寫完稿件後在工作室中錄製成視頻發給官方。
西瓜視頻官方的剪輯師會給視頻做二次包裝,然後上線。我可以按照有效播放量獲得收益,目前為止做了四期節目,收入是 2 萬多塊錢。
這個專欄只是視頻形式的獨家,不影響我繼續授權給出版社、雜誌社以及其他文字類、音頻類的新媒體平臺。
好了,講到這裡,我就用最簡化的形式回答了很多人好奇的問題,一個科普作者自己一個人單幹,有可能掙到多少錢的問題。
但是正如大家所知,我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單幹了,而是有了一個二十幾人的團隊,我們做的許多事都是不掙錢的。
比如我們給全國的小學《科學》教材做配套的視頻微課,投入很大,因為這些視頻微課的工序繁多,且工作量巨大,這是一個完全公益的項目。
課件網址:www.29294.com
雖然不掙錢,但這是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途徑,我用其他地方的收入來補貼這個項目,已經堅持了 2 年多,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再比如我正在拍攝製作的科普紀錄片《尋秘自然》,最終的成本投入估計要高達 7 位數,它能不能掙到錢,現在完全是未知數,但製作國際水準的科普紀錄片是我的人生理想之一,不管怎樣,我都要努力去追逐這個夢想。
實際上,開辦科普寫作訓練營也是為了實現我傳播科學精神的人生使命,我希望能幫助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科普寫作者的隊伍中來,中國太需要科普作者,再多來幾萬個都不嫌多。
科普作者可以分為「正確型」和「優異型」兩類。
正確型的科普作者就好像是一個經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演員,他寫出來的科普文章是正確的,不會引起大眾的反感,也是合格的,可以放心地發表在各種平臺,一般也是可以按照字數明碼標價的。
而優異型的科普作者就好像是明星演員,他寫出來的科普文章是優異的,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他必須從「正確的、合格的」這些規範和套路中跳出來,幾句話就能被喜愛他的讀者識別出來。甚至有些優異型的作者,他們的文章會讓讀者兩極分化,喜歡的人喜歡的要死,不喜歡的人恨不得把糞潑到作者身上。
我的訓練營有點像健身房的私教,我主要是帶你掌握作為一名正確型的科普作者必須要掌握的那些規範和套路,我教不出「優異型」的科普作者,甚至我敢說也沒有任何一個老師能保證教出優異型作者,所有的優異型作者都得靠自己去悟道。
但我估計,所有參加訓練營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異型的科普作者,而不僅僅只是滿足於一名正確型的科普作者。
那麼,既然在這裡達不成這個目標,還有學習規範和套路的必要嗎?
我的答案是有必要,理由是下面這些:
縮短你悟道、成為一名優異型作者的時間
從優異走向更優異,就像一個明星可以拓寬自己的戲路
(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讓你持續、穩定地生產出合格的或者優異的內容
至少可以讓你多一項獲得中等水平的稿費收入的技能
學盡天下招式再來無招勝有招才是真正的大師
對於訓練正確型的科普作者,我的觀點是負反饋最有效。
也就是說,我會通過批改作業的形式,不斷地告訴營員哪裡寫得不好,而不是告訴他哪裡寫得好。
因此我批改作業的風格實際上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盯著不順眼的地方看。這是我的教學理論,我會用負反饋來訓練出「正確的、合格的」科普文章。
第三期科普寫作訓練營的開學時間是 6 月 27 日,每期招生 20 名營員,招滿即止,詳細的課表以及其他任何情況,請諮詢小黃老師,她的微信號是:1286019606,如果想要報名,需要抓緊了,還剩下最後幾個席位。
哎呀,不好意思,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麼就歪樓了,好像是變成了一個招生廣告了。總之,我想告訴大家,在今天這個時代,一個科普人可以靠寫作,過上乾淨、體面、受人尊敬的生活。
希望我的經歷能鼓勵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