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海岸發現罕見巨型白化緬甸蟒蛇,捕蛇人稱前所未見!

2020-12-05 環京津網

男童觸摸巨蟒尾巴。(網絡圖片)

澳大利亞有民眾周一(3月23日)在昆士蘭黃金海岸奧克森佛,發現一條長達5米、重逾80公斤的罕見白化緬甸蟒蛇,在場人士無不聞之色變。捕蛇人奉召到場後,也感嘆它是自己從業27年來,所遇最大巨蟒。

哈裡森(Tony Harrison)捕蛇經驗豐富,已習慣市民誇大蟒蛇體形,此次不得不承認眾人所見非虛:「這是我27年來遇到過最大的蛇,可憐的老太太開門見到也被嚇了一跳。」面對如此罕有巨蟒,他也不禁通知兒子從學校趕來見識。

哈裡森指,這條巨蟒明顯是有人豢養,所以脾氣溫馴且習慣被囚。他續指,這條大蛇身上有傷疤,而尾巴也有缺失,可見離家出走後的生活並不好過。巨蟒現已交與當地相關部門處理。

相關焦點

  • 女子在家門口發現黃金巨蟒,足足5米長
    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3月24日報導,一名澳洲女子在家門口發現一條罕見的白化緬甸巨蟒。不幸的是,這條蛇必須被殺死,因為它原產於美國,在澳大利亞屬於非法擁有。這條緬甸白化巨蟒長5米,重約80公斤。這名澳洲女子在她位於黃金海岸的家門前發現這條大蟒蛇時,她被嚇壞了,於是她聯繫了一位捕蛇人把它弄走。接到電話後,布裡斯班的捕蛇人託尼·哈裡森(Tony Harrison)趕來看到如此罕見的巨蟒,也感到非常震驚。「我能說聲『哇』嗎?一條巨大的白化緬甸巨蟒。
  • 澳大利亞捕蛇人實拍蟒蛇生吞鸚鵡全過程(圖)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家住澳大利亞的一名職業捕蛇人,在社交網站上上傳了幾張蟒蛇生吞整隻活鸚鵡的照片,立刻在網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報導稱,這名職業捕蛇人名叫斯圖爾特·麥肯基,他表示,雖然在昆士蘭經常能看到大蟒蛇,但像蟒蛇活吞鸚鵡的景象還是很少見。
  • 寶安一公園驚現3米長大蟒蛇 !捕蛇人三分鐘請蛇入甕
    大驚失色的盧群立即呼叫同事將廊道兩頭封鎖起來,禁止遊客進入,然後用手機拍攝了蟒蛇的照片發給公園有關領導報告情況。為了防止蟒蛇傷人,公園馬上通知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請求幫助。很快,兩名專業捕蛇高手奉命緊急出動,得知消息的深晚記者也迅速從大鵬溪湧出發趕赴現場。就在各路人馬急急趕來時,下午1時30分許,一些得知消息的遊客不顧保安勸阻,爭相闖入警戒線想「開開眼界」。
  • 澳大利亞捕蛇人遇到全球最小的蛇(圖)
    中新網12月4日電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捕蛇人勞倫斯習慣於與那些體型龐大的蛇進行鬥爭,但近日,勞倫斯卻與一條全球最小的蛇碰了面,這令他頗感意外。來源:《信使郵報》網站截圖  據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捕蛇人勞倫斯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有人請求他幫忙清理Ewing路上的一條蛇。勞倫斯做好了與大型蛇鬥爭的準備,此前他還制服過一隻長約3米的蟒蛇。  然而當他到達現場時,他卻發現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種——婆羅門盲蛇。
  • 澳大利亞將迎來蛇類孵化季 捕蛇專家繁忙
    【環球網綜合報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已步入盛夏,炎熱的天氣會令蛇類鑽出牆壁及水管,爬到浴室甚至人們的腳底下。據澳大利亞「新快網」2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蛇卵孵化季即將來臨,捕蛇專家也忙碌起來。據澳大利亞捕蛇人貝克(Julia Baker)表示,隨著孵化季節的到來,他們在過去一周中忙得不可開交。
  • 澳大利亞2歲萌娃竟能「與蛇為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一名2歲的男孩詹森•哈裡森(Jensen Harrison)在父母的影響下,自幼便與蟒蛇嬉戲,更是在當日的《早間秀》節目中大展身手,與巴布亞蟒玩耍。
  • 印度發現罕見「黃金烏龜」,見者紛紛稱奇,其他四種相同變異生物
    ,但是白化動物在自然界中卻很少見,因為缺乏色素,大多數的動物就會因為缺乏保護色而非常顯眼,容易被獵物或敵人發現,不利於生存。而人工養殖的動物經過長時間的選育與保護,白化動物就比較常見,比如紅眼睛的白兔、紅眼睛的白鼠、昂貴的寵物蛇黃金蟒。
  • 蟒蛇吞下三隻雞旁邊孔雀被嚇壞 攻擊捕蛇師傅被一腳踩住
    捕蛇師傅阿寶將蟒蛇控制住。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程午鵬)3米多長的大蟒蛇張開大嘴攻擊,捕蛇師傅用木棍與之周旋,趁著蛇撲空跌落,一腳踩住蛇頭捕獲。昨日,這一幕發生在東坪山上的一間農家樂裡。  王先生在東坪山上開了一間農家樂,養了一些孔雀和雞鴨,昨天早晨7點多,王先生去餵雞時,發現一條大蟒蛇盤在架子上,旁邊一隻孔雀發出戰戰兢兢的叫聲。王先生馬上報警,林業人員和捕蛇師傅阿寶趕到現場。這條大蟒蛇約有30公斤重、3米多長,肚子像成人大腿一樣粗,嘴巴張開比一般人臉還大,正擺出攻擊姿勢,呼呼地吐著氣、緊盯來人。
  • 印度發現罕見白化眼鏡蛇(組圖)
    9月3日,印度東南部陳奈,發現一條白化體眼鏡蛇。  據了解,蛇的皮膚裡有許多色素細胞,使蛇體呈現出一定的顏色。科學家們認為:這些色素是由體內的某些種類的酶控制的。如果環境因素改變,使蛇體內那些控制色素的酶種類和數量發生了變化,蛇就改變了體色,如果色素消失,蛇就會變為白色,蛇的體色一旦發生變化,一般不會馬上改變,要保持一段時間甚至到老不再變。因此,自然界中就有了白蛇。  有趣的是,白蛇的眼睛與一般白化動物一樣,是微紅色的,這是因為色素消失後露出血液顏色的緣故。
  • 深圳寶安一公園驚現3米長大蟒蛇!捕蛇人三分鐘請蛇入甕
    幸虧公園保安在巡邏時及時發現了這位「不速之客」,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接到報警後火速趕到現場將其「抓獲歸案」。 五指耙森林公園位於深圳市西北部,在松崗、沙井和公明三個街道的交匯處, 園內丘陵起伏,森林茂密,北側有一座名為五指耙的水庫。2日中午12時20分許,公園保安員盧群巡邏至公園庫尾廊架區域時,無意中發現廊道外側不到2米的地方有一條大蟒蛇靜靜地趴在草叢中。
  • 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就了解一下美國的巨型蟒蛇。在美國一個緬甸中,那裡的巨型蟒蛇已經超過了它原本的生殖數量,所以美國政府也是下令派一些捕蛇的工作人員去那裡專門不,而且對於他們如果捕到的蟒蛇超過了4英尺的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金錢獎勵,也可以說這樣的誘惑是很大的呢。那為什麼要控制它的數量呢?
  • 澳大利亞罕見白化袋鼠種群擴大 或因缺少天敵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一種罕見的白化病小袋鼠奇蹟般擴大種群。中新網3月31日電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一種罕見的白化病小袋鼠奇蹟般擴大種群,專家稱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突變的白化病基因才得以遺傳,數量從而適當地擴大。
  • 紐西蘭海岸驚現12米巨型神秘生物 海怪有時像蛇有時像鹿
    紐西蘭海岸驚現12米巨型神秘生物 海怪有時像蛇有時像鹿  朱怕撞 • 2014-12-17 15:05:17
  • 組圖:罕見!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似蛇非蛇系蜥類原始品種
    原標題:白雲山發現脆蛇蜥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白雲山發現脆蛇蜥的新聞被曝光後,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保靖縣境內,有動、植物2855種,其中,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57種,保護植物70種,是中國動植物極為豐富的資源庫。
  • 澳大利亞4米巨蟒潛入居民後院吞食袋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一居民後院驚現一條4米多長的巨蟒,在試圖捕食房屋主人的寵物狗失敗後,獵殺併吞食了一隻沙袋鼠。據悉,當地因季風帶來的嚴重洪水導致了近期常有野生捕食者在居民區出沒。
  • 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導致了很多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也有著很多的外來物種入侵,甚至在另一片土地上泛濫成災,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種巨型蛇類美國成災,一次產卵83個,捕獲一條可得3萬。
  • 深圳一公園驚現3米長大蟒蛇,深圳人出門要注意
    正常來說,這樣的溫度該冬眠的動物都冬眠了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時候還能遇到蟒蛇2日中午,寶安五指耙森林公園保安員在巡邏時發現了一條「大懶蛇」趴在草叢裡曬太陽~~驚詫之餘趕緊報警,隨後保安們正在不知所措,下午2時30分許,兩名專業捕蛇高手趕到,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蟒蛇的蹤跡。兩根捕蛇杆一前一後伸進草叢,與蟒蛇開始了直接較量。只見大蟒蛇不停翻滾拼命掙扎,還不時張開大口想反咬一口,引發遠處圍觀遊客的陣陣驚呼。但蟒蛇終究低擋不住兩大高手前後夾攻。三分鐘後就敗下陣來,被裝進了專用的收納箱內,老老實實地盤成一團。
  • 蟒蛇出來覓食被網困住受傷 捕蛇師為其上藥按摩
    導報訊 (記者 劉小冰)近日,在東坪山一帶,許多蟒蛇在覓食時被塑料網困住並受傷。昨日下午3點多,林業人員接到通知,東坪山有一隻大蟒蛇受傷了。原來,這隻蟒蛇外出覓食,不小心卡在了一張綠色的塑料網裡。林業人員用剪刀將網繩一根根剪斷,將蟒蛇救了下來。經過觀察,林業人員發現蟒蛇的傷勢嚴重,多根塑料網嵌入了它的身體裡。捕蛇師阿寶為大蟒蛇上藥並按摩,隨後將其帶回家照顧,「它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恢復」。林業人員介紹,夏天到了,在東坪山一帶有許多蟒蛇活動,而山上又有很多村民用塑料網將地圍起來,在裡面養雞鴨。
  • 法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輕白化眼鏡蛇 通體潔白十分罕見
    法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輕白化眼鏡蛇通體潔白十分罕見 (1/4)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