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1月14日報導,路透社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WHO)14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的13名專家已於當日抵達中國武漢,他們將在為期兩周的集中隔離後開始工作。另外,據世衛組織通報稱,專家組中的兩名成員因在新加坡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時被查出新冠病毒抗體呈陽性,未能順利入境,目前這兩名專家正在新加坡接受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據外媒報導,根據中國的入境政策,從新加坡前往中國的乘客,需提供航班起飛前48小時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才能入境中國。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在其官方推特發文稱,世衛組織專家組15名成員在出發前均在各自的國家接受了多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他們在抵達新加坡後又再次接受了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其中15人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其中2人的血清IgM抗體檢測呈陽性。
據央廣網早前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很高興看到國際專家團隊將前往中國,與中國同行一道就新冠疫苗和病毒溯源等方面展開合作。他還表示,希望加快推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並在全球範圍內加快公平分配的進程。在記者會上,譚德塞表示,科研人員正在致力於病毒溯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呼籲各國加強新冠病毒基因測序以及分享數據,因為這不僅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十分重要,對於全球衛生安全的未來,以及應對可能大流行的新型疾病威脅都非常重要。
譚德塞還表示,世衛組織一個小組在中國正與中國科興公司和中國國藥集團開展合作,評估這些企業在國際品質、生產規範等方面的合規情況,以便世衛組織未來將這些企業生產的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譚德塞強調,疫情期間拯救生命、生計和經濟必須避免「疫苗民族主義」。
此外在當天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病毒溯源工作極其重要,了解病毒的源頭,目的絕不是追責,而是就人畜傳播路徑找到科學答案,避免類似流行病再次危及人類社會。開展溯源活動必須基於科學原則而不是政治。根據發布的最新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已接近200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