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幹事 「熱搜展覽」惠民——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幕後...

2021-01-08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記者 張敏敏 通訊員 胡敬愛 劉澍)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下簡稱雙年展)2020年12月13日起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持續至2021年3月12日,展期3個月。山東美術館呈現的策展人提名展,作為雙年展的主板塊,以龐大的體量、交互體驗的觀展方式,迅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參觀人數爆棚,單日破萬,為山東美術館帶來頂級流量。同時,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打卡山東美術館,為寒冷的冬季帶來了一股當代藝術的觀展熱流。雙年展的華麗亮相,蘊藏了無數山東美術館人的智慧和心血。

參觀人數爆棚,單日破萬。

  精心設計——每一件展品「來之不易」

  本屆雙年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濟南市政府聯合主辦,是山東省第一個由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山東美術館展出策展人提名作品展覽,濟南市美術館展出青年策展項目展覽。其中,策展人提名展包含了132位提名藝術家的186組(件)參展作品,其中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位國外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作品包含中國畫、油畫、版畫、綜合材料、攝影、雕塑、影像、裝置等10餘個門類,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對「和動力」這一主題的深入思考與藝術表達。

  展覽展出了大量裝置和影像類作品,虛擬與沉浸式空間等新技術和新手段的運用,為觀眾帶來震撼的交互體驗。萊安德羅·埃利希、伊曼紐爾·范德奧韋拉、徐冰、隋建國、劉慶和、顧黎明、宋冬、尹秀珍、傑拉爾丁·託比等多位享有世界聲譽的知名藝術家,結合展覽主題「和動力」,專門創作了新作品。本次參展的作品有近一半是首次在國內展出,約1/3的作品是圍繞本次展覽主題新創作的,很多作品都融入了濟南或山東元素。

徐冰的裝置作品《背後的故事:鵲華秋色圖》  

  本屆雙年展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策展團隊包含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館長泰豐·貝爾京博士、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漢斯·德·沃爾夫教授、韓國首爾美術館總策展人高元碩。據山東美術館辦公室主任姚允東介紹:「展出作品中,有72件作品是國外藝術家創作。由於語言、時差、交流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際策展人無法到場,與策展人的密切交流就顯得更為重要。」籌備過程中,雙年展籌委會與國外策展人的視頻通話會議達幾百次。

  「在交流中,要確定參展藝術家、藝術作品。由於通過視頻、圖片展現的藝術品與實物有一定差距,每件作品的選定需經反覆推敲,並且要考慮與主題的契合度、作品展現形式等各種細節。」山東美術館藝術創作交流中心副主任劉媛媛舉例說,剛果藝術家傑拉爾丁·託比的作品在金夏沙,交通運輸相對不便,為保證作品能及時運到中國,其間頗費周折;伊曼紐爾·范德奧韋拉提出創作視頻雕塑,在作品設計創作之初到運到中國後如何進行布置,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跨越語言和觀念的障礙,最終落地成型。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在研討會上激動地談到:「一個雙年展從醞釀、啟動到學術策劃、研判,到遴選和邀約藝術家及作品,到最後組織形成展覽,這是一個思想與實踐合二為一的過程。」

  精妙安排——作品與展廳聯袂起舞

  步入展廳,無數觀眾驚嘆於作品的大體量、大尺幅,觀眾被展覽帶來的強烈視覺震撼所折服。作品在形制、體量、類型等方面體現出多元豐富性的同時,也給山東美術館布展團隊出了諸多難題。山東美術館副館長何茂峰說:「本屆雙年展是山東美術館歷年展覽中展廳搭建特裝最多、布展難度最大、複雜程度最高、利用機械協助作業最多的展覽。」

  特別是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給展品的運輸、收件等工作增加了難度。布展期間,布展團隊全員「白加黑」「兩班倒」,裝卸、吊掛,點驗、消殺,每個環節絲毫不馬虎。單臂提升26米的蜘蛛車、電動叉車、電動升降車、自行升降車分工有序地搬運、吊裝作品,山東美術館儼然變身為「大型施工現場」。

萊安德羅·埃裡希的《建築——超然樓》吸引觀眾互動

  大體量的裝置作品給布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考慮觀展效果,又要考慮展廳和牆面的承重問題。一樓展廳內,王鬱洋的3件作品最輕的達1噸、最重的達1.5噸,僅卸裝、搬運壓力就很大。阿根廷藝術家萊安德羅·埃裡希的作品《建築——超然樓》玻璃鏡重達1噸,且要與地面呈45度角,在布展安裝的過程中需充分考慮承重點,確定展出過程中作品及觀眾的絕對安全。

  此外,約1/6的作品是影像類作品,或是利用電子屏幕的影像內容配合作品展出。因超負荷的電力需求,布展人員重新設計展廳內線路,在充分考慮負荷分配、用電功率的基礎上,增加了4000多米電線。在繪畫類作品布展中,此次摒棄了以往展覽中的掛線,布展人員現場為每件作品定製掛件,改變作品的上牆形式,使作品展示效果更佳。

  特定空間內,機器無法施展的時候,工作人員只能徒手搬運。張國龍的裝置作品《壘·夢--同體系列》屬於體量最大的作品之一,很多物料超過6米,最長的部件10餘米,貨運電梯無法承運,布展人員彼此鼓勁,齊心協力,肩扛手抬,順利將作品的所有物料運到指定展示空間。藝術家用藝術壘築「裡程碑」式的輝煌,用和諧見證「劃時代」的夢想。山東美術館人則用樸實的行動壘築美術館人的形象,用頑強的毅力戰勝前所未有的挑戰。

  陽光下,置身於山東美術館二樓,在貴賓通道的上方,藝術家李洪波用鋁板、烤漆製作的5片羽毛離地高度最高22米,最低16米,錯落有致的飄在半空中。羽毛形成飄飛的軌跡,引無數觀眾駐足,並引導觀眾插上思想的翅膀,神思自由翱翔……看似「輕如鴻毛」,但吊裝過程十分複雜。據山東美術館物業部主任牟維介紹:「貴賓通道空間高40米,由於玻璃天頂無可承重吊點,工作人員反覆考察、多次研究後,提出了鋼纜橫跨牽拉的安裝方案。看似簡單的幾根鋼索,背後隱藏著十幾個人半個月的辛勞。由於金屬作品單體重量超過了100斤,懸掛過程亦是險象環生、困難重重。」藝術家李洪波在看到羽毛升空飄起的那一刻發出感慨:「大型空間裝置作品的呈現,不只有藝術家個人的付出,其背後還凝結著團隊的奉獻和汗水。特別是看到工作人員在長臂蜘蛛車上安裝作業時,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表。」

張國龍《 壘·夢 —同體系列 》布展現場

  精巧構思——藝術對話傳遞人文精神

  186件作品,11個展廳,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文化盛宴,同時也蘊藏著策展人的獨特構思,體現了布展團隊的專業水準。他們對作品熟知,並對作品之間的關係有深入研究。山東美術館展覽部統籌制定作品「路線圖」,以CAD平面布展圖統一規劃、組織、協調作品的位置,且為每一件作品量身定製展陳方案。展覽部主任王吉永介紹:「有的作品需要匹配的空間,有的作者根據空間創作作品。我們在布展中要兼顧到展覽節奏性,儘管每一件作品都是獨立個體,但我們希望通過巧妙構思,使作品與作品產生對話、互動,從而引發觀眾對某一問題的深刻思考。作品到館之前,展覽部同其他部門根據作品視頻、圖片,像軍事演習一樣進行布展演練。僅CAD平面布展圖,十易其稿,不斷探討作品呈現的效果。」

  一樓展廳內,徐冰的裝置作品《背後的故事:鵲華秋色圖》,以光透過廢棄物的形式,重塑了元代畫家趙孟頫筆下濟南的鵲山和華山。其對面的作品是閆平的油畫《大明湖》,她以寫意性語言、富有個性色彩的表達,將濟南大明湖充滿陽光和朝氣的美體現出來。山與水的呼應,為觀者呈現了濟南人共同的文化標識。

  另外,高世強的影像山水作品《雲山六章》與徐龍森的水墨山水作品《大寂圖》,看似無關聯的作品,實則從根源性文化出發,從觀看、意象等方面重建了各自的山水格局,通過不同的媒介,將雲山江水的萬千氣象呈現在觀眾面前。經過精心布展,構建連接,使詮釋著現代山水精神的影像山水與水墨山水在同一空間中交相輝映,觀者直呼過癮。

  二樓展廳內,宋冬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連日來成為此次雙年展爆紅展品之一。22塊地毯寓意不平凡的2020年,一塊地毯象徵一座島,整個空間利用鏡面的反射營造出水面的感覺。而其對面播放的是剛果藝術家傑拉爾丁·託比的影像作品《卡倫加》,該作品用煙燻做出來,蘊含火的概念。展覽現場,託比的作品能夠映射在宋冬作品的鏡面中,形成一種水與火的融合,正契合了「和」的主題,形成對話關係。水與火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分別有著核心的隱喻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和動力」主題背景下,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總體來看,本次展覽策展團隊與布展團隊的默契配合,使展品與展品之間、展品與觀眾之間、展廳與展廳之間,由點及點,串聯成線,共同編織起「濟南國際雙年展」這件巨製的藝術品。

  精細管理——凝心聚力成就「不可能」

  英國詩人約翰·鄧恩曾有這樣的詩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在此次雙年展的舞臺上,每一件作品的完美呈現,都凝結著每一位山東美術館人的默默奉獻和專業態度。

宋冬《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雙年展策展之初是回望山東地域文化之根,找到儒家精神的原點,聚焦到「和」,從而成為展覽核心主題。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在研討會中提到,山東文化中有樸實、幹實事的特性。誠然,山東美術館人將幹實事的這一特性發揮到最大化。

  一件作品就是一個小型的展覽,山東美術館人將每件作品當作一個展覽來做。宋冬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92平方米的空間內需貼滿鏡面,而且兩塊鏡面之間要做到嚴絲合縫。在此空間中,牆面的誤差不超過1毫米,地面鏡面的誤差不能超過3毫米,難度可想而知。但山東美術館的團隊做到了。不超過1毫米的誤差,體現的是山東美術館人的耐心和匠心,而這份踏實篤行的精神無不展現在每一件展品身上。

  同樣需要安裝鏡面的是萊安德羅·埃裡希的《建築——超然樓》。將150平方米的玻璃鏡膜安裝在一個平面上,既不能出現褶皺,又不能有誤差,這對安裝人員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山東美術館布展人員用3天時間,順利完成了高難度的安裝工作。

  目前《建築——超然樓》是人們進入山東美術館觀看雙年展時必打卡之地,且成為新媒體、自媒體迅速傳播的爆點內容之一,「山東美術館裡的超然樓」成為抖音平臺實時上升熱點之一。

  此次雙年展的主題是「和動力」,對山東美術館整個團隊來講,也充分體現了「和」。「和」才能「合」,各部門在籌備過程中通力合作,擰成一股繩,卯足一股勁,許多難題都是在各部門熱火朝天討論後現場敲定解決方案,在展廳內奏響了一首凝心聚力、團結協作的「奮鬥曲」。

  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說:「由於首次舉辦國際雙年展,各方面經驗相對不足,但山東美術館克服了千萬種困難。策展團隊、專家委員會專家齊心協力、凝聚合力,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對『和動力』的主題有高度文化共識。山東美術館做出了超出能力範圍內的展覽,充分體現了山東美術館人協同作戰的精神。」

  範迪安在展覽開幕式上為山東美術館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態度點讚:「濟南國際雙年展,張望館長帶領的團隊從策展之初到展品安裝,科學、有序、高效地實施。在籌備、布展期間,很多年輕人熬了幾十個不眠之夜,讓我們向他們致意!」

相關焦點

  • 山東舉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3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有關情況  12月3日,山東舉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請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靜,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
  • 拓展藝術邊界 關注青年人才——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亮點頗多
    12月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相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陣容強大,亮點頗豐。值得一提的是,萊安德羅·埃利希、伊曼紐爾·范德奧韋拉、徐冰、隋建國等35位國際藝術家結合展覽主題「和動力」,專門創作了新作品。本次參展作品中近一半作品為國內首次展出。展覽突破藝術範疇實現文明互鑑。受本次展覽主題「和動力」啟發,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融入了對本民族哲學的思考和體悟,著眼於藝術表達的同時,亦在更深層次上形成文明互鑑。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上多件世界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介紹,本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將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
  • 揚青春之風 展和合之美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打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審美文化需求的藝術盛宴,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美術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協辦的「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將於2020年12月12日—2021年3月12日在濟南市美術館展出。
  • 2019新加坡雙年展宣布展覽主題 ——「Every Step in the Right...
    新加坡美術館宣布第六屆新加坡雙年展展覽主題「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展覽將探索身而為人常見的狀態,並透過本次策展和藝術命題,探討「希望」扮演促生社會革新的催化角色。2019新加坡雙年展將以東南亞為樞紐,延伸至世界各地。
  • 鳳凰藝術 | 首屆泰國雙年展:你準備好跳進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仙境兔子洞了嗎?
    姜節泓談到在這次雙年展上將要遇到的挑戰性問題,其中一個是藝術家將要回應整個雙年展的主題:「仙境的邊緣」。同時,藝術家也要回應具體的物理空間,如何在海灘、在峭壁、在雨林或是在水底來做作品。提到戶外展覽,人們總會想起澳大利亞的海岸雕塑展,而在此次的泰國雙年展上,藝術家遭遇的自然環境將要比澳大利亞的海岸線更為複雜。
  • 2015年PIP國際展覽重要藝術家及策展人
    曾任20世紀90年代歐洲最大的攝影藝術盛會---蘇格蘭Fotofeis國際攝影雙年展創始總監(1991-1997)。1998年到2011年擔任澳大利亞攝影中心主任,僅僅三年時間,阿拉斯戴爾充分開發國際市場:學習項目參與人數增長了六倍,中心年收入翻了三番。最近獲得莫納什大學博士學位,並成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影視人類學中心的準會員。最初學習物理,後成功進軍攝影行業(1980-1990)。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徵展啟事
    2018年7月16日,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與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策展人拉夫·魯戈夫(Ralph Rugoff)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宣布2019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將於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在雙年展固定場地綠園城堡
  • 2015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獲獎作品
    10月16日晚,2015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高級論壇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民藝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在本次雙年展執行主席吳煒晨老師進行開場及主持子項目2015白金創意大賽頒獎禮後,由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主席畢學鋒老師對本屆雙年展發表致辭並宣布了本次海報雙年展各類獎項的獲獎結果。
  • 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開展 五大洲268件作品參展
    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開幕式 李小芳 攝中新網深圳12月10日電 (記者 鄭小紅)12月10日,以「家園與共生」為主題的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在深圳大芬美術館開幕,共有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的268件作品參展,其中中國作品191件,國際作品77件。
  • 泉城公園首屆「迎新春牡丹花展」驚豔冬日濟南 展覽將持續到正月十六
    濟南泉城公園為了新春添喜,準備了首屆「迎新春牡丹展暨商河溫泉花卉展」。寓意富貴吉祥的牡丹花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前來觀賞、留影。一大早,閃電新聞記者來到泉城公園觀賞溫室。進門時,以傳統中式園林手法搭配牡丹、迎客松以及條幅楹聯打造的盛世花開主題小景映入眼帘。堂前牡丹顏色各異,爭奇鬥豔。這滿園花開的春色,仿佛一下子被更換了季節,真可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泉城」。
  •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開幕 展覽為期10天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開幕 展覽為期10天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現場。 11月23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市雁兒灣當代美術館開幕。
  • 歌曲《眾人拾柴火焰高》:為聊城解放思想大討論而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  作詞 王衛東  作曲 李士興  演唱 任歡歡  春天來 春天到  聊城大地展新貌  打開天窗說亮話  真知灼見從心窩裡邊掏  春天來 春天到  聊城大地盡歡笑  上下同心求發展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在京開啟
    「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於12月21日下午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啟。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的34組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版畫、雕塑等不同的媒介類型,在威尼斯中國館的作品之外,增加了藝術家的重要代表作品,以期更加全面地展示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 2019韓國國際字體雙年展「字體與物件」 多圖預警!
    韓國國際字體雙年展(Typojanchi)已經走進第六個年頭,本屆雙年展於10月5日在文化站首爾284(Culture Station Seoul 284)舉辦,展期持續一個月。展覽由講座和裝置項目組成,展出內容涵蓋平面設計、當代藝術、裝置、新媒體、動態影像、物件收藏等。
  • 全國熱搜榜第一名的三胞胎虎仔出山了!萌翻濟南遊客!
    聽說每10個中國人就有1人刷到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爆火小「奶」虎?抖音2.4億瀏覽量,位居當日熱搜榜NO.1!8月14日上午,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萌獸見面會」上三胞胎虎仔和它們的小夥伴正式「出山」了!據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總經理周傳明介紹,景區飼養著約300種3000餘頭(只)國家保護動物,被授予「國家級野生動物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是親子遊、研學遊、自駕遊首選目的地。
  •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成都元素亮眼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正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舉行。此次雙年展以「延展智慧」為主題,呈現來自全球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位藝術家與小組的百餘件作品,涵蓋國際藝術展覽、藝術家駐地創作、音樂表演、水上藝術裝置等多個板塊。昨日,記者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主展場看到,展覽吸引了大批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展品中,成都元素作品當仁不讓地成為觀眾追捧的對象。
  • 2020北京設計周第三屆當代國際水墨設計雙年展徵集
    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第三屆當代國際水墨設計雙年展》徵  集一、展覽宗旨北京國際設計周作為首都重要的年度國際性文化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在前兩屆當代國際水墨設計展成功舉辦的基礎上,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第三屆當代國際水墨設計雙年展》將正式啟動。藉助北京作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影響力,本屆展覽以水墨為主脈,繼續打造全球視野中的水墨設計文化平臺。同時,通過創作與交流,與世界共同展示當代水墨設計的新主張。
  • IN視頻| 孟京輝《愛因斯坦的夢》拉開第三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大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5日訊(記者 張玲 張喆 實習生 李玉春 王艾艾)11月25日,第三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在深圳少年宮拉開帷幕孟京輝接受記者採訪,介紹本屆雙年展的亮點。據了解,在接下來的10天中,本屆「當代戲劇雙年展」將轟炸式開展11部優秀劇目的26場展演、集結戲劇視覺展覽、戲劇海報及劇照裝置展、戲劇學術講座和論壇、公益演出以及工作坊等豐富的公共空間文化活動。藝術總監兼導演的孟京輝表示:「改編創意,探索,青年制體的延申是雙年展演出劇目中的三個主要關鍵詞。每次一到深圳來,我一下飛機,就感覺陽光不一樣。
  • 第八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2020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獲獎...
    作為一個別具特色並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攝影賽事,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絲路國家攝影組織國際聯盟、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主辦的「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同時,在各國青少年參與競賽的過程中,不僅為他們搭建出一條連接各國之間的友誼新絲路,還使他們有機會觸摸各國文化脈絡,了解各國的文化變遷,汲取各國文化藝術精髓,讓生活在不同國度和地區的青少年了解各國文化,促進世界各國文化互鑑、相互尊重、和諧共處,以促進青少年成為文化交流的見證者、建設者和傳承者,「我的家園」是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啟動以來一直沿用的常設主題,其內容涵蓋各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