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保護器,又叫漏電斷路器,主要是用在設備發生漏電故障時以及對有致命危險的人身觸電保護,具有過載和短路保護功能,可用來保護線路或電動機的過載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況下作為線路的不頻繁轉換啟動之用。漏電保護器使用非常廣泛,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用到。
漏電保護器是利用系統的剩餘電流反應和動作,正常運行時系統的剩餘電流幾乎為零,故它的動作整定值可以整定得很小(一般為mA級),當系統發生人身觸電或設備外殼帶電時,剩餘電流增大,漏電保護器則通過檢測和處理這個剩餘電流後可靠地動作,切斷電源。
漏電保護器有多種分類方式,其中按照脫扣方式可分為電磁式漏電保護器和電子式漏電保護器。兩者的工作原理是有所區別的,但在使用中,卻發現很少有人注意區分是哪種脫扣方式,這裡專門做個介紹。
電磁式漏電保護器
電磁式漏電保護器,以電磁脫扣器作為中間機構,當發生漏電電流時使機構脫扣斷開電源。優點是:電磁元件抗幹擾性強和抗衝擊(過電流和過電壓的衝擊)能力強;不需要輔助電源;零電壓和斷相後的漏電特性不變。缺點是:成本高、製作工藝要求複雜。
電子式漏電保護器
以電晶體放大器作為中間機構,當發生漏電時由放大器放大後傳給繼電器,由繼電器控制開關使其斷開電源。優點是:靈敏度高(可到5mA);整定誤差小,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缺點是:電晶體承受衝擊能力較弱,抗環境幹擾差;因為有電子板,需要輔助工作電源,漏電特性受工作電壓波動的影響;當主電路缺相時,保護器會失去保護功能。
電子式漏電保護器的局限性
電磁式漏電保護器因為不需要輔助電源,裡面沒有線路板組件,跟開關的工作電壓無關,所以只要線路產生的漏電電流達到電磁式的漏電動作電流,漏電斷路器就動作,切斷電源,保護人身安全。而電子式漏電保護器則需要輔助電源,該輔助電源和線路的工作電壓有關,如果電壓過低,就是線路中產生了漏電電流,並達到了開關的漏電電流動作值,開關也不會動作。因此在某些場合電子式電子式不如電磁式動作可靠。但電子式漏電保護器對製作材料和生產工藝要求較低,價格較便宜,在國內被廣泛採用。
國內的電子式漏電保護器動作電壓一般低於50V。我們知道正常規定的安全電壓為36V,但在潮溼場所,如遊泳池、衛生間、浴室等,這個電壓可能是25V或12V。在這些場所如果設備發生接地故障,而帶低於50V的電壓,假如為36V,這時就存在漏電電子式保護器不動作的可能,所以這些場合最好使用電磁式漏電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