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是當之無愧的地球老大,數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之後,有些許的運氣成分,也有發現和發揮好科學的成分。
但是,再從宇宙萬物演變得規律看,人類文明是不可能延綿不斷、永存的,根據科學家對宇宙的研究分析,宇宙是不可能永存的。
有人認為,人類如果消失,那消失的原因,可能會是戰爭,因為現在就俄羅斯和美國存在的核武器, 就足以讓地球消失幾遍。
這樣的觀點,連科學大家愛因斯坦都那麼認為,可以證明這個觀點的正確性、以及它實現的可能性。
可是,雖然戰爭可能是人類滅亡的原因之一,但是未來是不是會發生這樣的戰爭,沒法給予百分百的答案,所以先把人類的原因拋開,真正決定人類命運的原因,是萬物之源的太陽。
為什麼說是太陽呢?因為太陽是地球萬物的主要來源。地球上的煤炭、石油、水等,都是太陽能轉變而來,既然說宇宙不可能永恆存在,那地球、及宇宙中的天體自然也不可能永遠存在,而太陽的時日是「40億年」。當太陽在40億年後的消失,人類失去主要能源之後,地球將完全被吞噬,人類也就是不復存在。
40億年後,太陽系將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這個觀點已經被科學家們普遍認同,但是,太陽系會是「何時」開始讓人類不適合,這又是一個問題。
「可能是6億年後」,太陽系就不適合人類了,這是一部分科學家的認為,「可能是35億年後」這是另一部分科學家的認為,他們認為,如果不考慮其他情況的話,可能是35億年。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在20億年內,太陽系的整體環境變化幅度應該不大。人類在這個期限內還是可以生存的。
這個說法,讓人不是很能接受,因為人類是知道自己遲早要離開地球,但要是真的知道了這個確切時間,心中難免會失落、遺憾。
那,20億年內的變化不大,是不是意味著不變化,根據氣候環境模擬實驗,大約15億年後,地球的溫度,會有明顯的變化上升,比如南北極會達到30℃以上,而赤道則會進一步升溫,這就變的無法生存。
人類究竟還能生存多久呢,在地球上,科學家給出了答案,但還是很少有人知道。根據各方的研究顯示,大約是20億年左右,屆時過高的溫度,讓人類只能遷移到太陽系外存活,例如冥王星。
根據人類的科學的發展速度,以後、特別是20億年以後,科學層度會發展到何種狀態,很多科學家沒有什麼擔憂,擔憂的是另一個問題,就是小行星的撞擊。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的物種,每隔幾萬年就有一次大絕種,而這些滅絕,和小行星有很大的關係。
放眼宇宙,人類是渺小的,宇宙中的微妙變化,也會讓人類文明瞬間毀滅。但是,人類總是有辦法,面對未知的災難,只要地球環境變得不像金星那樣的惡劣,那憑藉強大的科技,人類還有那麼一絲希望。
為了不像恐龍那樣被完全滅絕,科學家們研製了宇宙巡查系統,將地球周圍的小行星納入了這個系統,特別是那些致命威脅的小行星,以便及時作出應對,把災難性的損失降到最低。
總之,假如人類的那一絲絲希望成了真,既沒有戰爭、也沒有來自如小行星這樣的宇宙威脅,20億年後,憑藉人類的智慧,勢必已經離開了地球,在別處生根發芽;假如人類能順利發展40億年,那時候,即使太陽已經拋棄了我們,人類依舊能存於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