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主大家好,我是希夷你姨,一個沉迷於神話傳說不能自拔的大叔。
獨角獸是一種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神獸,歐洲神話中也有,但獨獨中國的獨角獸特別多,有的能闢火,有的能斷案,還有的眼睛長在耳朵後面。
文/希夷
符號帝國獨家原創
一聲怒吼,石破天驚
上古時期的章峨山,存在著一種獨角神獸,身如赤豹,五尾一角,叫聲如同擊石,一聲怒吼,石破天驚。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長留山往西行程一百四十公裡,有一座山神山,叫做章峨山,這裡不生草木,獨獨玉石碧瑤堆積如土。章峨山上常常有很多怪事發生。因為不只有獨腳的怪鳥,到處放火,還有神秘的獨角獸。
它的名字叫猙,頭上一隻粗大的獨角,猶如銅柱,撞擊一次,就能山崩地裂;身後五條遒勁的尾巴,就像是一把把鋼鞭,抽打起來山石具碎。這隻怪獸的名字叫做猙,叫聲如同擊石之聲,發怒時仰天一吼,山石就會像脆弱的玻璃一樣,應聲而裂。
聲如銅鼓,虎豹為食
凡人的世界裡,叢林中以老虎和豹子為王,但在怪獸叢生的上古世界,老虎豹子轉眼間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美食。
蠻荒時代,怪獸如同走馬,穿梭不息。中曲山上,有一種獨角兇獸,尤其生猛,雖然長得像馬,但是很兇惡,以虎豹為食。還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抵禦千軍萬馬。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英鞮山往西一百五十公裡,就是中曲山的地界,這座山的陽面有很多玉石,陰面雄黃礦石鋪滿了地,白玉和黃金也很多。有一種蠻荒怪獸,樣子長得有些像馬,一身潔白的毛髮,潔白如玉,尾巴卻是漆黑。
怪獸的頭上長著一隻獨角,爪子如同猛虎的爪牙,鋒利無比,叫起來就像震響了銅鼓一般。它的名字叫做駁,以虎豹為食,可以抵禦刀兵。
闢火神獸
獨角獸中還有一種闢火神獸,它就像是銅皮鐵骨,即使深入熊熊烈火,也能毫髮無傷,在兵荒馬亂戰爭頻發的年代,特別適合用在戰場之中。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求如山再向北走一百五十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巍峨的高山,它的名字叫做帶山。顧名思義,帶山就像大地上一條美麗的玉帶,飄蕩在崇山峻岭之間。
這裡玉石遍地,青玉嶙峋。山上生活著一種上古時期的闢火神獸,樣子長得跟駿馬有幾分形似,頭上一隻刀刻一般的大角,上面有深深的凹紋。它的名字叫做(quán)。不只是簡單的獨角獸,還是闢火神物,上刀山,下火海,如履平地一般。
牛尾獨角怪獸
諸餘山往北走一百七十五公裡,就來到了敦頭山,山上金玉滿地,卻不生草木。旄水從山下流出,最終向東匯入了印澤,這條河中生活著一種上古怪獸,長著牛的尾巴,渾身如同白玉一般,它就是駁馬。是一種遠古時代的獨角獸,叫聲如同人在呼喊。
《山海經·北山經》:「諸餘山又北三百五十裡,曰敦頭山,山上多金玉,無草木。旄水出於谷中,而東流注於印澤,其中多駁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眼睛長在耳後的獨角怪獸
空桑山往北一百五十公裡處,有座山叫泰戲山,山中寸草不生,無有樹木。黃金玉石卻應有盡有。這裡生活著一種上古怪獸,如羊一角,身有一目,長在耳後。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空桑山往北三百裡,就是泰戲山,山中多金玉,無草木。有一種怪獸,樣子長得像羊,頭上一隻角,臉上一隻獨目,眼睛長在耳後。它的名字叫,叫聲如同有人在自怨自艾,如泣如訴。
千古法獸獬豸
觀察力比較強的小夥伴不難發現,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法院門口都有一個獸形雕塑,形如麒麟,獨角而坐,威風凜凜。這就是傳說中的法獸——獬豸。
根據古書中的記載,繁體的「法」寫作「灋」,在象形文字裡,畫的就是一隻獨角獸,身形比較像牛,腦門上有一隻尖角。據說它喜歡斷案,碰到徇私枉法的人,就會一頭衝上去將其頂倒。它的名字叫做獬豸。
其實獬豸在古代中國有三種叫法,一是獬豸,二是獨角獸,三曰神羊。這也說明,它也有可能長得像羊。《異物志》中記述,獬豸善於分辨是非曲直,見到有人爭鬥,就會幫助正直的人,將理虧的一方撞倒。聽到有人吵架,就會啃咬不講理的那個人。
所以,自古的司法部門,都把它作為自己的象徵,代表著秉公執法,剛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