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磁懸浮列車無電磁輻射汙染 對人體無害

2020-11-23 中國網

中國磁浮技術首席科學家、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常文森2月28日說,磁懸浮列車無電磁輻射汙染,對人體無害。

常文森說,磁懸浮列車的運行原理是利用電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過自動控制手段使車體與軌道之間始終保持約為1釐米的間隙。磁力集中在這1釐米的空間裡,一旦離開這個空間,磁力就恢復到與地磁場差不多的水平,不會對乘客、更不會對周邊居民造成損害。

北京中低速磁浮S1線論證過程中,相關科學機構和人大代表等對磁懸浮列車的電磁輻射進行了六批、十幾輪的第三方測試。中科院電工所的檢測報告表明,直流磁場強度小於正常看電視時對人體的影響,交流磁場強度小於使用電剃鬚刀時對人體的影響。

常文森還透露說,S1線建成運行後,車廂裡將安裝可視化的電磁輻射測量設備,乘客可以直觀地「看到」磁場強度。這項設計既能讓人們對磁懸浮列車的安全性放心,也有利於磁浮技術知識的科普推廣。

相關焦點

  • 磁懸浮列車原理,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然後就可以消除傳統的火車產生的軌道阻力,極大的提高火車的運行速度,這個就是磁懸浮列車原理所在,這個技術最早是由德國提出來的,雖然說在很多國家都實行過,不過最後只有中國在運行,除了這個技術本身的可行性是非常困難,並且對於這種列車的運行模式,還存在也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磁懸浮列車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本文就來為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一下,讓大家認識一下磁懸浮列車的原理是怎麼回事,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傷害呢
  • 中國工程院院士稱磁懸浮是費用高昂的"交通玩具"
    「磁懸浮列車的構造就像一個殘廢人,不能獨立運行。」王夢恕說,其安全運行的前提和條件是分散在露天的線圈質量的好壞,而產生渦流的線圈其壽命可靠性甚至會隨著天氣的惡劣而改變。  此外,磁懸浮列車在運行中還要用變頻器不斷調節0~34Hz的可變電流,以適應不同的速度。0~34Hz和人體的自振效率比較接近,處於共振的邊緣,乘客會在變頻時感到不舒適,甚至難受。
  • 上海磁懸浮方案引爭議 沿線居民擔心電磁輻射
    但在協調會上,有關專家曾透露,磁懸浮軌道距小區建築最近的距離不過30米。受到影響的業主認為,他們一年前關心的安全環保問題,並未在這個優化方案裡得到解決。  昨天,沿線小區的部分市民聚集在人民廣場,表達了自己對磁懸浮通過家門口的看法,他們希望磁懸浮離自己更遠一些,而不是僅有30米。
  • 磁懸浮列車原理
    在陸地上使用氣浮法不但會激揚起大量塵土,而且會產生很大的噪音,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因而不宜採用。這就使磁懸浮火車成為研究和試驗的的主要方法。當今,世界上的磁懸浮列車主要有兩種「懸浮」形式,一種是推斥式;另一種為吸力式。推斥式是利用兩個磁鐵同極性相對而產生的排斥力,使列車懸浮起來。這種磁懸浮列車車廂的兩側,安裝有磁場強大的超導電磁鐵。
  • 電磁輻射汙染,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近一段日子,不少居民撥打本報的新聞熱線,反映、諮詢電磁輻射汙染的有關事宜。9月5日,針對讀者提出的電磁輻射汙染有關問題,記者採訪了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   市環保局局長楊自源說:「電磁輻射,就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輻射體發射到空間的一種物理現象。太陽、宇宙、地球及我們周圍的各種環境都能產生電磁輻射,可以說電磁輻射無處不在。
  • 以前一直聽說磁懸浮因為強磁場對人體有害,您覺得呢?_澎湃新聞-The...
    X 以前一直聽說磁懸浮因為強磁場對人體有害長沙磁浮通行時,有記者和專家聯合做了測試,在磁浮列車5米外,儀器記錄了列車經過時的最大值,表上顯示1.46微特。後對比一把電吹風,電吹風的輻射值是47.03微特。電吹風輻射值大約是磁浮列車的50倍左右。在北京中低速磁浮S1線論證過程中,相關科學機構和人大代表等對磁懸浮列車的電磁輻射進行了六批、十幾輪的第三方測試。
  • 專家釋疑:磁懸浮列車為什麼能離開軌道飛馳(圖)
    中新網3月17日電 自從日前上海開通了高速磁懸浮列車,它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很多人在問:磁懸浮列車為什麼能離開軌道飛馳呢?  今天的北京晚報引述專家的話對此作了介紹。據稱,高速磁懸浮列車作為一種新型的軌道交通工具,是對傳統輪軌鐵路技術的一次全面革新。
  • 磁懸浮列車是什麼原理?
    近日,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懸浮實驗樣車正式下線,時速可達到600公裡,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懸浮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之一(日本磁懸浮列車時速達到603公裡)。
  • 磁懸浮列車是什麼原理?
    近日,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懸浮實驗樣車正式下線,時速可達到600公裡,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懸浮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之一(日本磁懸浮列車時速達到603公裡)。
  • 磁懸浮列車原理簡介
    ,其實在輪軌鐵路列車之外還有一種鐵路列車,而且也已經投入了商業化運營,這就是磁懸浮列車。磁懸浮列車的分類2.1德國的常導磁懸浮列車       常導磁懸浮列車工作時,首先調整車輛下部的懸浮和導向電磁鐵的電磁吸力,與地面軌道兩側的繞組發生磁鐵反作用將列車浮起。在車輛下部的導向電磁鐵與軌道磁鐵的反作用下,使車輪與軌道保持一定的側向距離,實現輪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無接觸支撐和無接觸導向。
  • 磁懸浮技術原理及磁懸浮列車工作原理分析及簡介
    什麼是磁懸浮列車?  磁懸浮列車是由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分為超導型和常導型兩大類。簡單地說,從內部技術而言,兩者在系統上存在著是利用磁斥力、還是利用磁吸力的區別。
  • 磁懸浮列車
    磁浮列車按採用導體劃分,可分為常導磁浮列車和超導磁浮列車;按運行速度劃分,可分為高速磁浮列車和低速磁浮列車;按懸浮機理劃分,可分為電磁懸浮列車和電動懸浮列車。磁浮上海示範運營線列車屬於高速常導電磁懸浮列車。
  • 日企社長藐視上海磁懸浮列車 稱是「兒童玩具」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據日本共同社7月27日消息,日本JR東海公司社長表示,就技術層面而言,日本的磁懸浮列車似iPad,而中國上海的磁懸浮列車只個玩具而已。報導稱,日本JR東海公司社長山田佳臣於26日出席了日本名古屋市召開的磁懸浮中央新幹線建設促進會,在提及中國上海的磁懸浮列車時,他說道:「如果把那比作小學生玩具的話,我們的磁懸浮就相當於iPad。」報導稱,山田此番以蘋果iPad自喻的發言凸顯了本公司技術的優越性,但或將掀起一陣波瀾。
  • 沒有輪子、會飛的火車——磁懸浮列車
    20世紀60年代,鐵路專家們就關注到了這些實際問題,為此,列車輪子與軌道無接觸、弓網與供電電纜無接觸的磁懸浮列車孕育而生。 磁懸浮列車是基於磁極「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理,利用永磁力、電磁力或超導磁力克服車輛重力的作用,使車輛和軌道相互間達到無機械接觸式的平衡狀態,並利用直線電機驅動控制列車的加減速[3]。
  • 25年前的今天:中國首臺磁懸浮列車的誕生
    1995年5月11日,中國首臺可載人的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中國成為繼德國、日本、英國、蘇聯、韓國之後的第六個成功研製磁懸浮列車的國家。中國的磁懸浮列車研製起步較晚,但研製速度較快。研製載人磁懸浮列車被正式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是在1992年。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無接觸式運輸系統,靠電磁力使列車懸浮在離地面約1釐米處,最高時速可達600公裡每小時。磁懸浮列車具有安全、能耗低、爬坡力強、無空氣汙染等優點,被譽為21世紀的新型交通工具。
  •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5G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嗎?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但基本無害 眾所周知,目前常見輻射危害主要包含三種,核輻射、宇宙輻射、以及電磁輻射,其中電磁輻射是普通民眾日常生活中唯一可接觸到的輻射危害。而5G便屬於電磁輻射一欄,也正因如此,5G輻射問題自5G商用以來便備受外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繼大氣汙染、水質汙染、和噪音汙染之後,電磁汙染已被公認為第四大公害。
  • 磁懸浮列車和相關領域的認識和理解
    20世紀60年代,鐵路專家們就關注到了這些實際問題,為此,列車輪子與軌道無接觸、弓網與供電電纜無接觸的磁懸浮列車孕育而生。 磁懸浮列車是基於磁極「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理,利用永磁力、電磁力或超導磁力克服車輛重力的作用,使車輛和軌道相互間達到無機械接觸式的平衡狀態,並利用直線電機驅動控制列車的加減速[3]。
  •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的電源系統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422.htm關鍵詞:磁懸浮;逆變器;DC/DC變換器   1 磁懸浮列車試驗線簡介 我國首條中低速常導磁懸浮列車試驗線位於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南院,如圖1所示。
  • 常識|磁懸浮列車的原理是什麼?
    磁懸浮列車是由無接觸的電磁懸浮、導向和驅動系統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分為超導型和常導型兩大類。簡單地說,從內部技術而言,兩者在系統上存在著是利用磁斥力、還是利用磁吸力的區別。從外部表象而言,兩者存在著速度上的區別:超導型磁懸浮列車最高時速可達500公裡以上(高速輪軌列車的最高時速一般為300—350公裡),在1000至1500公裡的距離內堪與航空競爭;而常導型磁懸浮列車時速為400~500公裡,它的中低速則比較適合於城市間的長距離快速運輸。
  • 科普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需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裡以上,比輪軌高速列車的300多公裡還要快。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