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學輔導:元素分類及其性質的表示

2021-01-12 中考網

  世間萬物都是由元素組成的,不管是氧分子中的氧原子還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元素是同一類原子(核電荷數相同的原子)的總稱。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到目前為止,人們在自然界中發現的元素有90餘種,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餘種,都收錄在我們課本附錄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號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人都應該認識的符號,元素符號除了表示一種元素外,也可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如Cl除表示氯元素,還表示一個氯原子。

 

  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後就成為離子符號。例如「Na+」就表示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後成為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 Mg2+」表示鎂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後成為帶兩個單位的鎂離子,「O2-」表示氧原子獲得兩個電子後成為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

 

 

  1869年以前,科學家已經陸續發現了63種元素,這些元素之間似乎沒有任何聯繫,好像互不相干。

 

  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1834~1907)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元素及其性質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據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規律進行排列,製成的表格成為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預測了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鎵、鈧、鍺)。

 

  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數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數(即質子數)排列,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隨著人們對元素地進一步認識,元素周期表得到了完善,現在元素周期表已經成為人們研究化學、研究物質的一個必備的工具。

 

  在化學學科領域中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更突出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信息。

 

 

  元素周期表中現收錄112種元素。元素有多種分類方式,按組成單質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如鈉、鎂、鋁等是金屬元素,一般用「釒」作偏旁;而碳、氧、溴等為非金屬元素,一般以「石」、「氣」、「氵」作偏旁。從元素的偏旁不但可以看出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還可以看出這些元素的單質在常溫常壓下的狀態,一般以「石」為偏旁的單質在常溫常壓下為固體,以「氣」為偏旁的單質為氣體,而以「氵」為偏旁的單質為液體,從這些意義上看,元素的中文名稱比元素符號多出更多的涵義,這全要歸功於科學家徐壽。

 

  資料卡片 徐壽(1818.2.26~1884.9.24)字雪邨,號生元,是我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19世紀60年代,在我國系統介紹了近代化學的基礎知識。在徐壽生活的年代,我國不僅沒有外文字典,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沒有,要把西方科學技術的術語用中文表達出來是項開創性的工作,做起來實在是困難重重。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國的方塊漢字,在造字原則上有極大不同,幾乎全部的化學術語和大部分化學元素的名稱,在漢字裡沒有現成的名稱,這可能是徐壽在譯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為此徐壽花費了不少心血。對金、銀、銅、鐵、錫、硫、碳及養氣(今譯氧氣)、輕氣(今譯氫氣)、綠氣(今譯氯氣)、淡氣(今譯氮氣)等大家已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據它們的主要性質來命名。對於其他元素,徐壽巧妙地應用了取西文第一音節而造新字的原則來命名,例如鈉、鉀、鈣、鎳等。徐壽採用的這種命名方法,後來被我國化學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通常我們還可以根據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元素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根據元素的來源,可以分為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根據元素原子是否具有放射性,分為放射性元素和非放射性元素等等。

 

  一種元素可以存在於不同的物質中,如水、二氧化碳、生石灰、石灰石中都存在氧元素,而氧氣、臭氧也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在前一類物質中氧都和其他元素共存,也就是存在於化合物中;後一類物質中只存在氧一種元素,也就是存在於單質中。通常,我們把化合物中元素的狀態稱為化合態,把單質中的元素狀態稱為游離態,絕大部分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有兩種存在形態,有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態,沒有游離態,如鈉元素主要以Na2CO3、NaCl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中沒有單質鈉。食鹽中的氯元素,也是只有化合態沒有游離態,因為氯氣性質過於活潑,無法在自然條件下和其他物質和諧相處。

 

  一般來說,金屬元素具有金屬性,非金屬元素具有非金屬性,位於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所謂元素金屬性,通俗的講,就是其單質一般有金屬光澤、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等物理通性;而其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一般具有失去電子的傾向。

 

  [想一想] 1.畫出鈉、鎂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有人認為鎂原子能失去2個電子,而鈉原子只能失去1個電子,所以鎂的金屬性比鈉強,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事實上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都較少(≤3),為了達到類似稀有氣體的相對穩定結構,它們往往都會選擇失去最外層電子,元素的這種性質就是所謂的金屬性。不同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的能力不同,越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的金屬,其元素的金屬性就越強,對應的金屬單質也就越活潑。如金屬活動順序表中K排在Na的前面,就意味著K比Na活潑,K比Na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鉀元素的金屬性就比鈉元素的金屬性強。

 

  [想一想] 2.畫出氧、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從結構上說明氧元素非金屬性比硫元素強的原因。

 

  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都較多(≥4),為了達到類似稀有氣體的相對穩定結構,它們往往都會選擇得到電子,元素的這種性質就是所謂的非金屬性。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得電子能力不同,越容易得到電子的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就越強,對應的非金屬單質也就越活潑。如F的非金屬性比Cl強,F原子比Cl原子容易得到電子,氟氣比氯氣更活潑,一般條件下,我們很難製備並保存氟氣。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也可以以化合價體現。當元素處於游離態時其化合價為零,當元素處於化合態時其化合價就有正、負之分。化合物中標定元素的化合價要遵循以下原則: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總數相等。這是確定化合價的最基本的原則,在化合物MnO2中,O元素呈現-2價,根據守恆原則可確定多價態金屬Mn呈現+4價。

 

  (2)金屬無負價(在化合物中都呈現正價),鈉、鎂、鋁等常見金屬的價態是唯一的。在化合物AlN中,我們知道Al只有+3價,則很容易推出N呈現-3價;在化合物NaH中,Na呈現+1價,則H為-1價;在化合物Na2O2中,Na呈現+1價,則O為-1價。

 

  (3)兩種非金屬元素化合時非金屬性強的顯示負價。雖然我們現在還不會去比較非金屬性的強弱,但在所有非金屬氫化物中H都呈現+1價,而氧化物中O都呈現負價,知道這些有利於標定各種化合物中元素價態,例如:化合物NH3中,H呈現+1價,則N呈現-3價;化合物SiO2中,O呈現-2價,則Si為+4價。

 

  (4)常見元素的最高價不高於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最低價不低於最外層電子數-8。

 

  掌握這個原則,就不會出現亂標價態的現象。如S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所以S最高為+6價,最低為-2價,在化合物Cu2S中,若Cu為+2價,則S體現-4價,就與事實不符,所以Cu就只能為+1價,而S體現-2價。

 

  [試一試] 請標出下列物質中加著重號的元素的化合價。

 

  NH3、H2SO3、K2CrO4、KMnO4、FeS、Cu2O、

 

  KClO3、NH4NO3、Na3N、HClO、H2O2、P4、

 

  MgSO4、NaAlO2、CaH2。

 

  遵循先簡單後複雜的基本思想,一般先標定只有單一化合價的元素,化合價種類越多的元素越在後標定。在複雜化合物中標定化合價的基本順序為單一價態金屬(K、Ca、Na、Mg、Al、Zn等)→H→O→其他非金屬或多價態金屬。對於不含單一價態金屬,也不含H和O的化合物,一般都要依據規則(4)解決問題。化合物FeS2中,若Fe呈+3價,則S為-1.5價,一般元素價態無小數,不成立;若Fe呈+2價,

 

  則S顯-1價。化合物Na2FeO4中,先Na後O再Fe,Na為+1價,O為-2價,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求得Fe為+6價。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a、書寫方法:   b、意義   (1)表示某種元素,如:O氧元素   (2)表示該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如:O一個氧原子   注意:   *有些元素符號還可表示一種單質如Fe、He、C、Si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碳單質性質和用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碳單質性質和用途,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碳單質性質和用途   1.  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單質,但由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物 理性質存在了很大的差異。   (1)金剛石:立體網狀結構物理性質: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
  • 2020年中考化學輔導:用分類的方法研究化合物
    在目前已知化合物中,許多化合物並不存在金屬元素,而是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當非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相化合時,因為非金屬原子都有得到電子的傾向,不容易失去電子,也就不會形成陰、陽離子,它們構成的化合物一般被稱為共價化合物,如HCl、H2O、CH4、CO2、HClO(次氯酸)、C2H5OH(乙醇)。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物質組成的表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物質組成的表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d、化合價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性質,所以單質分子中元素化合價為0   2、化學式   (1)寫法:   a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固態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氯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Cl2。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化合價與離子表示方法的區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化合價與離子表示方法的區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元素化合價與離子表示方法的區別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碳的物理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碳的物理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C60)   金剛石、石墨、C60是常見的碳單質,它們雖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但屬於三種不同的物質;由於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們的物理性質存在很大差異。
  • 2020年中考化學考點之氧化物的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考點之氧化物的性質,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氧化物的性質:   ①有四種鹼性氧化物   跟水反應生成鹼,其他的鹼性氧化物不溶於水跟水不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鐵的物理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鐵的物理性質: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的固體,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質軟,是導體   鐵的化學性質:(1)鐵跟氧氣反應鐵在潮溼的空氣裡(既有H2O又有O2時)易生鏽,鐵鏽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   防鏽方法:在鐵表面塗一層保護膜(如塗漆或油);鍍鋅等金屬或烤藍   鐵在氧氣裡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原子的構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原子的構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原子的構成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決定: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   決定元素種類:質子數(核電荷數)   決定原子的質量:原子核
  • 2020年北京中考化學試卷權威解析
    7月19日上午,2020年北京中考化學科目的考試已經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對化學試卷進行了權威解析,一起來看!2020年是北京市中考改革「五選三」方案的「收官之年」,化學試題充分考慮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實際特點,整體保持穩定,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基本一致,表現出以下「四個注重」「四個考出來」:1注重對基礎的考查,把化學學習自信考出來● 突出了對初中化學課程主幹知識的考查,聚焦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中重點內容,注重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考查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鹽酸,硫酸的性質比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鹽酸,硫酸的性質比較,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酸類物質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溶於水後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H+)。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氧氣的物理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氧氣的物理性質,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氧氣的物理性質   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於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於水。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硫酸的性質及用途
    硫酸的性質及用途:     化學性質:a、與酸鹼指示劑作用;b、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c、與金屬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反應;d、與鹼發生中和反應;e、與BaCl2發生複分解反應。     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於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鍊金屬和金屬除鏽等。
  • 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水的化學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水的化學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水的化學性質   (1)分解2H2O=通電=2H2↑+O2↑   (2)水可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鹼(可溶性鹼),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相關推薦:   2020
  • 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數字表示意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數字表示意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字表示意義   1、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2N   2、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2H2O   3、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   4、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Mg2+   5、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   6、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
  • 2020年中考化學專項訓練題及答案(十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專項訓練題及答案(十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C.MgO  D.HClO   3.(2014,雅安)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B)   A.NO2:「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   B.2Na:「2」表示兩個鈉元素   C.Mg+2:「+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   D.2OH-:「2」表示兩個氫氧根離子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混合物和純淨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混合物和純淨物,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混合物和純淨物   混合物中含有兩種以及兩種以上的物質常見的混合物有:空氣、海水、自來水、天然氣、爆鳴氣以及各種溶液   純淨物:組成中只含有一種物質   宏觀上看只有一種成分,微觀上看只有一種分子   純淨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特定的化學性質,能用化學式表示;   純淨物可以是一種元素組成的
  • 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的分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的分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知識點解釋:   (1)混合物和純淨物   混合物:組成中有兩種或多種物質。常見的混合物有:空氣、海水、自來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氣、爆鳴氣及各種溶液。   純淨物:組成中只有一種物質。
  • 2020年中考化學專項訓練題及答案(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專項訓練題及答案(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物質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g   4.分類學習是化學重要的學習思想,下列物質分類錯誤的一組是   A.H2、O2、N2 B.HCl、H2SO4、NaHSO4   C.NaOH、KOH、NH3?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合價的含義及表示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化合價的含義及表示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含義:由於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個數比,所以化學上就用「化合價」來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   化合價的表示方法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通常是在化學式中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正上方標記,一般把「+」「-」寫在前,價數寫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