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馴的長頸鹿也會主動攻擊? 甩出去的頭和飛踢一腳都很致命
為了給野生長頸鹿頭頂裝上GPS定位晶片,研究人員會設法把它絆倒。
近日,一名美國動物學家在南非遭長頸鹿踩踏襲擊。一起被攻擊的,還有她3歲的兒子。兩人傷情嚴重。
長頸鹿是食草動物,看上去溫馴、可愛,它怎麼會主動攻擊人類?
家門口遇襲
這對母子遭長頸鹿媽媽踩踏
9月3日傍晚6點,35歲的美國動物學家凱蒂·威廉士和她3歲的兒子芬恩,在南非布萊德野生動物莊園被一頭雌性長頸鹿襲擊。襲擊發生地點,距離他們的住處150米。
當時,凱蒂的丈夫薩姆·威廉士(36歲)剛跑步回來。凱蒂抱著芬恩出門,迎接丈夫。她一直是這麼做的,所以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但一旁的雌性長頸鹿突然衝出來,向這對母子發動攻擊。
看到妻兒遭長頸鹿踩踏,薩姆急忙上前,不停地尖叫、揮舞手臂,最終趕跑了這頭髮狂的長頸鹿。隨後,一架醫療直升機運送這對母子前往約翰尼斯堡的醫院接受治療。
9月7日,美國CBS電視臺聯繫到了代表威廉士一家的律師瑪麗娜·博薩。博薩說,遇襲後,芬恩接受腦部手術,處於昏迷狀態。
「這起悲劇再次證明,
野生動物是不可預測的」
凱蒂和丈夫薩姆都是動物學博士後。薩姆正在為當地的動物保護區做研究工作,一家人就住在布萊德野生動物莊園。這個莊園位於南非北部侯斯普瑞特附近。打開莊園的網站,首頁上寫道:「在南非,擁有自己的度假屋。」在莊園中,有自由放養的長頸鹿、斑馬、犀牛等野生動物。
事發後,莊園經理裡安·凱利爾斯發表聲明說,發動襲擊的長頸鹿有隻剛出生的幼崽。這頭雌性長頸鹿或許出於護幼,把凱蒂和芬恩視為潛在威脅。
薩姆也發表聲明,感謝了醫護人員。他透露,涉事的長頸鹿不會被擊斃,而是從莊園搬走。「毫無疑問,這是凱蒂所希望的……我和凱蒂都非常了解野生動物的行為,以及在它們周圍,我們人類應該怎麼做。但這起悲劇再次證明,野生動物是不可預測的。」
萌萌噠長頸鹿其實超兇
頭和腳都是武器
在交配季節,雄性長頸鹿互相「甩脖」攻擊,直到一方認輸。獲得勝利的一方,就能贏得生育後代的權利。這樣的打架通常不太暴力,不過,同樣是在交配季節,被長頸鹿認定是威脅的動物,可就沒這麼幸運了。英國《每日郵報》形容,它甩起來的頭,就像是「破壞鐵球」。
今年5月,也發生過起一起長頸鹿襲擊人的事件。英國47歲導演卡洛斯·卡瓦約在南非哈特比斯普特拍攝電影時被一頭長頸鹿撞飛,頭部受重傷,不治身亡。
卡瓦約當場昏迷,眼睛和耳朵流血,被送往附近醫院急救,但傷勢過重,當晚去世。
電影拍攝地主人理察·布魯克回憶了當時情景:「卡瓦約站在長頸鹿前,長頸鹿四腿叉開,彎下脖子,把頭甩向卡瓦約。」
除了發動「甩頭攻擊」,長頸鹿的蹄子也是致命武器。哪怕是兇悍的獅子,也不會輕易地把長頸鹿作為獵物。它們只有在餓極了的情況下,才會盯上長頸鹿。
一頭成年長頸鹿會讓捕食者吃不了兜著走——一蹄子能踢飛、踢死獅子,在極個別案例中,長頸鹿尖銳的前蹄甚至能把獅子「斬首」。
素食主義者也會啃骨頭
去年8月,女攝影師科琳娜·坎達爾向《國家地理》雜誌提供了一組照片。她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拍到罕見一幕。
「我看到兩隻成年長頸鹿,彎下脖子,用嘴舔舐著羚羊的骸骨,然後又把骨頭拋向空中。」坎達爾說。
《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這些照片,並附上了一條去年7月的視頻連結——一隻長頸鹿被拍到正在啃食野牛的骸骨。
動物學家認為,長頸鹿啃食這些骨頭,並不直接吞咽,而是通過唾液,吸收其中鈣、磷等營養物質。考古學家發現,除了動物骸骨,長頸鹿還會啃食鹿角、象牙。這被稱為「嗜骨癖」。根據個體不同,表現也不同。長得越是高大的長頸鹿,可能「嗜骨癖」越嚴重。另外,駱駝和家畜牛也會有「嗜骨癖」。
2013年發表在《考古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指出,長頸鹿啃骨頭,可能是出於食物短缺。這種看似怪異的行為,在季節變化,樹葉變少的時候,發生頻率更加頻繁。
內華達大學的長頸鹿專家傑森·亨茨頓還有點個人想法。長頸鹿一天幾乎不合眼,不是在吃東西,就是找東西吃。「它們啃骨頭,可能是排解無聊。看到骨頭啦!先聞一聞,再咬一咬。」
關於長頸鹿的
冷知識
·長頸鹿是地球上最高大的哺乳動物,能長到14英尺至19英尺(1英尺約合0.3米)。
·個頭大,速度也不慢,能跑到每小時16公裡(沒概念的話,可以在跑步機上試試配速16)。
·可以好幾天不喝水,所需水分從植物葉子中獲取。
·小長頸鹿出生30分鐘就能走路,人類嬰兒差不多1歲才能走路。
·一天至少20個小時站立、行走、吃東西。
·一天睡覺時間:30分鐘到2個小時。
·過去三十年內,數量減少近一半,動物學家稱為「靜悄悄地滅絕」。
·動物學家認為,現存9種長頸鹿。他們進一步發現,可能在不久之前,已經有4個品種滅絕了。
·人類偷獵長頸鹿,竟為了意想不到的部位——尾巴。在一些非洲國家,長頸鹿尾是身份象徵,男人「拿鹿尾當聘禮,才有希望娶到新娘」。而在政局不穩的國家如烏幹達、蘇丹等地,長頸鹿肉成為了重要的糧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