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同:翰墨寄情寫人生

2020-12-05 大眾網菏澤

  

  張海同

  

張海同作品賞析

  

張海同作品賞析

  

張海同作品賞析

  

張海同作品賞析

  

張海同作品賞析

 

    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裡,書法作為一門需要寂寞與堅守的藝術越來越淡出青年人的視野。現任職於菏澤學院初等教育系、1998年畢業於原聊城師範學院書法專業的張海同,現環顧昔日的20多名同窗好友,雖然僅剩四五人在書法藝術路上同行,但還是讓他感到欣慰與激勵。


  身為皮膚外科醫生的祖父是張海同書法路上的第一個領路人。第一次看了孫兒的毛筆字後,他就有心讓孫子練習毛筆字。多年翰墨浸潤,對書法藝術的痴迷在張海同心中深深紮根。1995年恰逢聊城師範學院第一屆書法專業招生,張海同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爺爺在看到招生簡章中「國家統招,分配就業」字樣的驚喜。


  進入工作崗位後,張海同先後在《中國書法》、《中國鋼筆書法》等專業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文章80餘次,參與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書法教程》、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書法教材的編寫工作。先後獲得第二屆 「四方杯」國際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大賽金獎、歐陽詢誕辰145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亭林杯」第四屆全國硬筆書法大展甲骨獎第一名等獎項20餘次。更令他自豪的是,在2007年第二屆全國書畫大賽中,他培訓的40餘名學生分獲個人金、銀、銅獎,並一舉奪得「中國當代素質教育團體金獎」,他本人也因此榮獲 「中國當代素質教育一等園丁獎」。


  張海同總是告誡自己的學生,書法水平的提高必須要有堅韌毅力的磨練和不斷積累的文化感悟力,蜻蜓點水般的五分鐘熱度難以成器。書法藝術如何傳承?張海同認為,家長應重視孩子的書寫,中小學甚至幼兒園也應有專門的書法教師,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將打下牢固的基礎。

  

  張海同藝術簡介

 

  張海同,男,1975年生,菏澤學院書法講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 全國硬筆書法大賽評委庫成員。菏澤學院第二屆大學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師,菏澤市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7年在中華藝術英才獎第二屆全國書畫大賽中,榮獲「中國當代素質教育一等園丁獎」。

 

  毛筆

  榮獲十屆國展提名獎(中國書協主辦2011.9)

  榮獲全國首屆篆書展二等獎(中國書協主辦2010.3)

  入展全國第三屆扇面展(中國書協主辦2010、6)

  入展全國第六屆楹聯展(中國書協主辦2009.6)、

  入展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2009.7)

  入展 「中國?寶雞首屆『翰墨石鼓』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 中國書協主辦2010、9)

  入展全國首屆手卷作品展邀請展( 中國書協主辦2011、9)

  入展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邀請展(中國書協主辦2012.5)

  首屆牡丹獎山東省書法作品雙年展作品展一等獎(山東省書協2012.9)

 

  硬筆

  榮獲亭林杯第四屆全國硬筆書法大展甲骨獎第一名(中國書協硬委會主辦2010.10.30)

  榮獲第二屆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書寫節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中國硬協主辦2009.10)

  榮獲中吉大地杯全國首屆硬筆正書大展二等獎(中國硬協主辦2010.6)

  榮獲第三屆全國教師三字大賽硬筆一等獎(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2007)

 

  篆刻

  入展西泠印社國際篆刻選拔賽暨第七屆篆刻藝術評展(2010.9.)

  入展全國第七屆篆刻展(中國書協2013.5.)

 

  論文

  《試論書法線條的力》榮獲第三屆「金蕾杯」全國美術書法師生作品大展賽二等獎(2006.9);

  曾在《書法報》、《書法報.硬筆書法》、《中國鋼筆書法》、《書法之友》、《青少年書法報》、《中國書畫報》、《寫字》、《書法賞評》、《羲之書畫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和文章80餘次。

  2007年《青少年書法報》曾做專欄介紹。

  2008年被中國硬協授予「全國優秀中青年硬筆書法家」榮譽稱號。

  2010年被中國硬協授予「首屆中國硬筆書法百強」榮譽稱號。

  2010年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書法教程》(硬筆版)。

相關焦點

  • 金耀基:筆耕不輟 用翰墨書寫人生
    記者孫樂怡日前,「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在西泠印社遁庵展出。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在參觀展覽時,對金耀基的深厚學養以及文化影響力表示敬意,同時希望其繼續為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本次展覽展出西泠印社社員金耀基的書法作品20餘幅以及他的部分文札和著作,呈現其學術書寫、散文書寫之外的毛筆書寫。
  • 敦煌翰墨|恆河沙數:兜沙經放大版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敦煌翰墨
  • 《奇蹟暖暖》瓊林翰墨問題答案有哪些 瓊林翰墨問題答案匯總
    導 讀 奇蹟暖暖2019瓊林翰墨問題已經開始了,通過答題可以獲得大量的獎勵,回答答題正確數越多獎勵就越好
  • 《翰墨善緣》第三集
    簡介:《翰墨善緣》是公益宣傳紀錄片,集圖文採寫與影音視頻製作的藝術作品。主體由二十集短紀錄片構成,分別展示二十位汕頭書畫藝術家個人創作、現場訪談、外出寫生等情景,推介藝術家經典力作、傳承高雅藝術、彰顯藝術家的慈善情懷。
  • 子蘭生活裝飾:翰墨·無界 一場藝術與家居美學的對話
    每逢國慶小長假,最怕遭遇被高速路堵到懷疑人生、熱門景點看不見,能見的只有烏泱泱的人頭…… 您的七天長假想好去哪兒了嗎?如果有一個既遠離人山人海,還可以直接讓您與居家美學對話,您會考慮去看看嗎?「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步入「翰墨·無界——書畫品鑑會」現場,一幅幅精美裝裱的藝術作品映入眼帘,心中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這場作為貴陽家門口的藝術品鑑會主要分為兩個系列:朝鮮功勳畫家的油畫精品展、貴州著名藝術家「鄉愁」書畫展。對於愛好書畫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次心靈與視覺的觸碰,一場藝術與家居美學的對話。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幕(圖)
    7月24日,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圖為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揭牌。河北新聞網7月24日訊(記者白增安、董源)今天,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
  • 雲田畫論:淺析中國山水畫中「樹」的寄情寓意
    淺析中國山水畫中"樹"的寄情寓意夏紹毅【摘要】:縱觀中國繪畫史,為什麼在隋唐以後山水畫藝術獨立成科,經過五代的發展,到宋代走向成熟並出現繁榮。至此,山水畫作為獨立的畫科而長盛不衰。其箇中原因,一方面,由於繪畫自身發展規律的制約,與人們的審美趣味有關;而更重要的一面是由於山水畫中,其樹木寄情寓意的特殊功用,使之與個人的志向喜好相結合,從形成有別其他畫家的獨特筆墨語言,並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本文就山水畫的樹木寓意性作一粗淺的探索,以求教於行家。關鍵詞:山水畫;寄情寓意;蒼松;枯木寒林;一、中國山水畫的發源。
  • 元稹和徐志摩都寄情於詩、放縱與情,至情至性,究竟是誰更勝一籌
    如果說寫情詩的才子,在中國古代非唐代的元稹莫屬,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直到現還是愛情詩歌中的經典。而現代的才子又屬徐志摩最是優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直到現在還讓多少少男少女對愛情充滿了嚮往。元稹和徐志摩一古一今,都是是不可多得的才子,都浪漫多情,都辜負了好許的痴情女子的心,那麼他們誰更勝一籌呢?
  • 書法,寫的是人生符號
    他們寫的字為什麼要離漢字本來面目越來越遠呢?我們為什麼要家家王羲之戶戶蘭亭序呢?有的人以臨摹王羲之、啟功等書法名家字體為目標,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技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沒有真正體悟書法是幹什麼用的,以致學得某一家之技法而自得。我覺得自李斯把大篆變化為小篆之後,中國書法就超越實用而走向藝術了。藝術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道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是當時人們思考的產物。
  • 「翰墨飄香·時光剪影」書畫展開展
    為了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給市民提供展現才藝的平臺,培養挖掘優秀人才,近日,「翰墨飄香·時光剪影」書畫展在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彩雲社區開展。 本次書畫展由關上街道文化綜合服務中心主辦、彩雲社區承辦,書畫展期為11月23日至30日。
  • 「翰墨廉韻 清風獅城—滄州市作風教育廉政書畫展」開幕
    12月1日上午,滄州市紀委監委、滄州師範學院紀委聯合舉辦的「翰墨廉韻 清風獅城
  • 席琳迪翁吻夫棺道別 獻紫馬蹄蓮花語寄情
    席琳迪翁昨身穿黑裙、頭戴黑紗與三個小孩、老公的養子、母親一同到達告別式現場,過程中席琳頻頻拭淚,眼神中透露著對丈夫的不舍,她特別選了深紫色的馬蹄蓮放入棺木中、丈夫枕邊,讓美麗的花束陪丈夫走完最後一程,而紫馬蹄蓮的花語是希望、單純的愛,也以此寄情兩人永恆愛情。
  • 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 全國書法大賽評選結果揭曉
    日前,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全國書法大賽」評選活動在朝陽區圓滿結束。經過初評、終評兩個評審環節,最終共選出一等獎作品5件、二等獎作品10件、三等獎作品20件、優秀獎作品80件,入展作品150件。第四屆「中國夢·翰墨朝陽」全國書法大賽獲獎名單一等獎(5名)王光偉(貴州)張佔軍(河北)陳中晟(北京)趙 毅(山西)
  • 創傷下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確立的必要性
    在與孩子親密相處的時候,通過就事論事的聊天方式潛移默化到孩子的意識中,形成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是我們為人父母最願意看到的。幾點建議如下:第一、是底限、是框架。無論發生什麼,所有的行為要遵守法律。在此前提下才能談得上熱愛生命;第二、家人日常聊天時要注意弘揚正能量,不給孩子透露負面的信息,對孩子已經知道的負面事件輕描淡寫,絕不誇大其詞,避免孩子消極厭世,培養孩子正面解決問題思維;第三、任何情況下,先把自己保護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第四、一旦遭遇不公對待甚至災難,學會正面解決問題,人生總是山重水複疑無路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展
    本報記者李磊攝本報訊(記者李海榮)7月24日,由市社科聯、市文聯、邯鄲學院、市博物館及邯鄲市國學研究會、中日古墨書法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展。本書法展展期至7月31日。 此展共展出王樂同和其學生、弟子作品64件,國內再傳弟子作品17件,日本再傳弟子作品40件。
  • 翰墨大明山·福澤古越地|桂魯書畫名家齊聚大明山,以藝術共話中國夢
    翰墨為媒,丹青抒懷。
  • 「翰墨凝華——書法家李永斌作品展」在京舉行
    2020年9月19日,在首都北京這個美好的季節裡,在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琉璃廠,翰墨凝華——書法家李永斌作品展在北京汲古閣畫廊隆重舉行。
  • 書畫進校園 教室翰墨香
    碧玉學校校長祁懂禮說,學校將進一步深入提煉中國書法的「精、氣、意、韻、品」等優秀文化元素,將之與學校的文化精神相融合,並滲透到課程和學校管理中,融入到師生的學習生活中,內化為品格,外顯到行為,讓學生在翰墨書香中立德、怡情、啟智、健體,使學校的辦學品位不斷提升。《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11日第1版
  • 國畫的寄情山水和西畫的人文精神——淺析中西繪畫題材的差異性
    北宋 徐熙本《玉堂富貴圖》實際上,中國畫不像西方的油畫那樣作為一個單獨的文化門類,幾千年來,繪畫一直沒有單獨劃分出來,是屬於讀書人的附屬技能,這些讀書人對詩詞歌賦的感性的思維方式更容易使人觸景生情,所以表現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題材的繪畫一直是文人、士大夫鍾情的繪畫題材,寄情山水也就成為了中國畫的主要特點
  • 李白寫明月的9首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其中的唐代詩仙李白,絕對是寫明月詩最多也最好的詩人,為我們留下許多佳篇名句。一、《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酒、友是李白詩中最常見的元素,而且三者經常出現在一首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