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車事原創稿件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站在集結區時,我有點懵,一來是第一次這麼靠近起跑線,二來發現四周全是大神級的嚴肅跑者,只有我一個女生莽戳戳報了全程。怪不得在檢錄處入口,偶遇兼職組委會工作人員的Rise小夥伴時,夏楊看起來那麼意外,「在雙遺跑全程?30公裡之後有點具體哦,加油。」
3月19日,同一天,在山城重慶,在嘉陵江邊,明明有條大平路,而且重慶馬拉松還是國際田聯認證的銀牌賽事,功利一點來說,重馬成績的分量其實更重、更有利於報其他比賽。
那我為什麼還選擇在成都雙遺馬拉松跑全程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裡是成都,這是在家門口。就算不是我的首馬,但能在家門口跑一次全程,或許是每個跑者的嚮往,畢竟,用儀式感來定格對這座城、對跑步的熱愛,用PB來為這一場馬拉松劃上刻度,用跑後多天的酸痛區別這一場和其它場的不同,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
此前,我全程的PB是去年上馬的509。雖然500小分隊沒人守住,但當莫非再次拉了個成馬500微信群時,我還是幻想自己可以跑進5小時的。
事實證明,去年跟著寶馬跑成馬,跑出了當時的半程PB 213(去年12月的廣馬,已被戰神帶到210);今年跟著寶馬第二次跑成馬,在德輝和莫非的加持下,雖然最後幾公裡很崩潰,但跑出了447的成績,這之後應該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再次PB了。
▶ 跑步的人更懂跑步的樂趣,由蘇裡和Sonic帶隊的寶馬悅跑團賽前訓練營也好玩
復盤成馬,其實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前面慢、中間穩、後面全靠扛。
但從35公裡開始的死扛,那反覆的、糾結的、可以寫180集的內心戲,還是有必要寫下來提醒自己「一切的痛苦都是源於平時的積累不夠,沒有厚積,就不要企圖薄發。」
元旦的廈馬,陪詩萍跑了個552的家鄉首馬。雖然暴曬了近6小時,但是後10公裡的跑走結合對我來說是沒有難度的。正是因為這種無壓力,讓我失去了對全程的敬畏之心,加上一二月份均未過百的跑量,還奢望500的我很快就被打臉了。成馬剛過24公裡,大腿就發酸,與此同時,即將而來的青城山新山門到老山門一段的大上坡也讓我開始擔心。
但有的時候,人的意志真是神奇。當我意識到不能這麼早就出現畏難情緒、不能有走的想法時,我嘗試著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只盯著前方三米遠的路面,跟著莫非的配速默默奔跑。
▶ 前半程,500小分隊還能跑得輕鬆愉悅
國內的馬拉松,Pacer(配速員)有個可愛的暱稱,叫做「兔子」。但各種借勢營銷的廣告兔和官方兔混在一起,讓人真假難辨,加上兔子也是人,也有可能跑崩,所以靠譜的私兔才是PB的有力保障,比如董寶青、蔡戰、楊克銓、莫非等既快且穩的大神們,都有豐富的私兔經驗。
平時跟莫神跑步,我已經習慣他半程都可以維持每公裡3秒內的誤差了,但跑比賽能延續這個狀態,還是驚豔到了第一次跟他搭檔陪跑的李德輝。
比賽時的興奮、被身邊跑友帶快,很容易讓人失去自己的節奏,此時,一個穩定的Pacer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及時慢下來才是Pacer實力的體現。跑進新山門,一段緩緩的小坡後,爬升路段正式開始了。
此前,我遇坡就靠走。這次,一步不走是我的小目標。
繼續放空自己,盯著前方跑友的腳跟,埋頭爬坡。跑過才知道,這1公裡多的上坡裡,原來是三段綿延的爬升,而且越來越陡。我在不知不覺間已被前方跑友帶得過快,與此同時,過高的心率也會給後續的十幾公裡增加負擔。幸好有莫非及時提醒我「快了,慢下來」。根據前25公裡的心率曲線,莫非已能不問我心率就一猜一個準,如此神技讓德輝的跑後感都直接寫的是:「真心佩服莫神,有那麼一刻我猛地被感動了一下!」
大上坡之後的大下坡輕鬆又愉快,但是35公裡之後不可抑制的掉速,讓我完全跟不上645的配速了。而當天,全馬4小時以內的德輝放慢到645的配速陪跑,早已冷到手僵。雨後的都江堰有最適合馬拉松的涼爽氣溫,但過慢的速度完全不能給短袖短褲的德輝提供足夠的熱量,有心無力快不起來的我一方面擔心他會不會感冒,另一方面又擔心拖累莫非再次守不住500。三番兩次讓他倆先走,他們都果斷拒絕了我。本來還有個小心思就是等他倆跑遠了,我就走走停停歇一段,結果這執著的兩人完全沒有給我機會。
當放空也不好使之後,我想起了羅芸的獨門心法:李夏,加油。就這樣,簡單的四個字反覆默念,撐過了一公裡又一公裡。當我們看到最後一個攝影點時,就算身心皆苦,還是努力保持了微笑。最後,左手莫神,右手德輝,當我們手牽手衝過終點時,一模一樣的成績背後是一路的不離不棄。
除了500小組,劉應新、羅芸、劉林源的半程進2小分隊也是最終以158的成績手牽手過線,雨荃和楊克銓的「荃心銓意」組合則完成了全馬330的手牽手……
▶ 純電動BMW i3(參數|圖片)升級款創新領跑2017成都雙遺馬拉松
成馬有i,由於今年是寶馬贊助的第二年,所以有純電動BMW i3升級款作為官方計時車來領跑成馬,這並不稀奇。而運動精神作為寶馬品牌的核心DNA,自2013年贊助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以來,寶馬已連續四年贊助上海、廈門、蘭州國際馬拉松三大金牌賽事,並兩度攜手成都雙遺馬拉松,影響了包括我在內的一大批喜歡運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加入其中。
更重要的是,在BMW之悅、跑步之悅中,通過陪跑,眾神傳遞的是一種有愛且暖的態度,這種人與人之間簡單而純粹的情誼也許正是我們為什麼跑馬拉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