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源頭何在?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2020-10-28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 劉世昕)10月27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微信公眾號上披露了該機構聯合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機構攻關的最新成果,認為來自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極有可能是今年6月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源頭。

2020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現,打破了北京連續56天無新增病例的平靜。該患者(指示病例)馬上被收治,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他從何處感染了病毒,卻成了一個謎。

為了進一步查清新發地疫情的病毒來源,多家單位聯合攻關。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線發表題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現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Cold-chain food contamination as the possible origin of Covid-19 resurgence in Beijing)的研究論文(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a264/5936602)。

論文電子版截圖

該論文通過對2020年6月北京疫情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了該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

針對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對該市場538名員工擴大進行病毒核酸篩查,又發現45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15日,北京市啟動了全市核酸篩查。通過對1000餘萬人口和5000餘份環境樣本的檢測,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些感染者均與新發地市場有直接或者間接關聯:其中169人是新發地市場的工作人員,103人於5月30日至6月12日期間去過新發地市場,其餘96人均為上述人員的接觸者。未發現獨立於該市場的早期傳播鏈或獨立傳播鏈,提示新發地市場是此次疫情暴發的單一源頭。

新發地綜合交易大廳負一層(牛羊肉廳)感染工作人員分布

結合新發地市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人員初步確定綜合交易大廳地下一層(牛羊肉大廳)水產區S14號攤位可能是感染的源頭:S14號攤位的7位工作人員均為新冠確診病例,且症狀出現時間相對較早。根據流行病學模型推斷的疫情開始時間範圍內,共有5位顧客新冠抗體檢測陽性,且這5位顧客都到訪過S14號攤位。這5位顧客及其密切接觸者在之前14天內都未到訪過中高風險區域或接觸來自中高風險區域的人員,進一步提示疫情是由新發地市場向外傳播。

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自主開發的低病毒載量樣品處理方法,對110個病例和環境樣本進行了高通量核酸測序,共獲得了72條高質量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這些序列均具有8個特徵性突變位點(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GGG28881-28883AAC和C6026T),這些位點在我國此前的本土和輸入病例中從未發現過。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庫比對,發現除C6026T之外,具有其他7個突變位點的病毒主要存在於歐洲。這些結果進一步提示新發地疫情的病毒應為單一性的新發境外輸入。

新發地疫情中的病例和環境樣本中獲得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表明其病毒序列具有明顯的突變特徵,和我國之前所發現的本土及輸入病例均不相同,揭示該次疫情應為單一性的境外輸入。

綜合上述結果,同時確認S14號攤位的工作人員未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者,且5月至6月初,北京也無報告新增感染病例,提示病毒極可能來源於境外輸入。進一步調查顯示,S14號攤位售賣的物品中冰鮮三文魚是唯一來自境外的商品,且攤主曾於5月30日從某供應商(X公司)處採買過從存在新冠病毒疫情國家進口、包裝完整的三文魚,在市場內切割處理後零售。為此,對新發地市場內所有三文魚供應商的冷庫進行了採樣檢測,發現X公司有5份魚體拭子樣本呈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中1份未開封魚體拭子樣本中測序獲得的病毒基因組序列與本次疫情中人和環境樣本中的病毒高度同源。

因未能從魚體上分離獲得活病毒,因此尚無法證明魚體上的病毒活力。但是將高質量病毒基因組序列特徵分析與流行病學調查結合,提示來自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極有可能為本次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在本文發表過程中,中國疾控中心報告從青島獲取的冷鏈食品中分離出新冠病毒,進一步提示冷鏈食品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本研究對於揭示北京新發地疫情的病毒來源提供了重要證據,為優化疫情常態化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悉,該論文的完成依賴多方高效通力協作。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和檢測組參與完成現場調查、樣本採集和核酸篩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王健偉/任麗麗研究團隊在P3實驗室完成了樣品的核酸測序前處理流程。清華大學王建斌課題組與北京大學黃巖誼課題組發展的快速基因組測序樣品處理方法,為新發地疫情關鍵樣品的準確快速病毒測序提供了技術基礎和實驗支持。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李明錕課題組完成了對關鍵樣品序列的分析。該工作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統籌協調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北京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的資助。快速響應的高通量測序工作得到了北京大學ICG/BIOPIC高通量測序平臺的積極協助。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龐星火主任醫師、吳雙勝主管醫師,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任麗麗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生馬文泰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王健偉研究員,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化學學院黃巖誼教授,清華大學(北京)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學院王建斌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李明錕研究員,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全意研究員、潘陽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圖片來自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頭條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哪?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據北京晚報27日晚間消息,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近日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原來是……
    據北京晚報27日晚間消息,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近日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最新結論公布!冷鏈運輸或成病毒傳播新途徑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最新!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這裡......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最新研究:北京新發地疫情極可能源於境外冷鏈進口食品
    【僑報網綜合訊】中國研究人員近日揭示,北京新發地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據北京日報27日報導,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最新結論:單一性新發境外輸入
    最新一份研究認為,來自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極有可能是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源頭。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家科學評論》上在線發表題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現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研究論文。10月27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披露了該成果。
  • 新發地市場疫情最新科學論斷:病毒源頭極可能源於冷鏈進口食品
    10月23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始於今年6月的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最新結論!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這些感染者均與新發地市場有直接或者間接關聯:其中169人是新發地市場的工作人員,103人於5月30日至6月12日期間去過新發地市場,其餘96人均為上述人員的接觸者。未發現獨立於該市場的早期傳播鏈或獨立傳播鏈,提示新發地市場是此次疫情暴發的單一源頭。
  • 最新結論!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極可能源自冷鏈進口食品
    今早,北京新發地疫情最新結論衝上熱搜。未發現獨立於該市場的早期傳播鏈或獨立傳播鏈,提示新發地市場是此次疫情暴發的單一源頭。(牛羊肉廳)感染工作人員分布結合新發地市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人員初步確定綜合交易大廳地下一層(牛羊肉大廳)水產區S14號攤位可能是感染的源頭:S14號攤位的7位工作人員均為新冠確診病例,且症狀出現時間相對較早。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最新結論: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水產區S14號攤位可能是感染的源頭
    中國小康網10月28日電 近日,據媒體報導,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
  • 最新結論來了!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外匯天眼APP訊 :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