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實習記者 魯哲之 北京報導
近日,5G射頻濾波器晶片設計製造公司宙訊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宙訊科技向本報記者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5G射頻濾波器研發和生產基地建設,核心內容包括廠房建設、生產製造設備採購、科技尖端人才引進,以及渠道建設和企業品牌打造等。
宙訊科技SAW以及BAW已具備完全自主產權
據悉,宙訊科技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高性能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以領先的專有射頻微納製造技術、革新的射頻前端架構及創新的射頻電路方案,致力於向市場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射頻前端集成電路產品。晶片應用領域涉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基站、衛星定位導航設備等。
據了解,宙訊科技細分產品包括1814、1411、1109等尺寸分立濾波器、用於射頻模組的TinyCSP濾波器、帶有溫度補償的TC-SAW濾波器、高品質因數的U.H.Q.SAW和體聲波濾波器BAW(FBAR)以及各種射頻模組等。晶片應用領域面向智慧型手機、物聯網、平板電腦、基站、衛星定位、導航設備等多個行業,目前已實現少批量供貨。
9月18日,宙訊科技運營總監Cyndi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已全面掌握SAW以及BAW的關鍵核心技術,並且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對5G應用各頻段(2.6GHz、3.5GHz、4.9GHz)能做到產品全覆蓋,主要表現在:一是產品開發周期短,從新產品獨立自主設計開發、測試到投產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二是產品性能穩定,目前在國內屬於領先水平;三是產品規格及品種相對較全,規格及品種齊全更容易擴大市場份額,佔領市場;四是國內率先研發出TinyCSP產品,擁有整合射頻前端業務能力和5G通訊產品的優勢,和PA、開關、天線、濾波器、雙工器集成都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可定製各類通訊模塊、手機射頻產品,能更好與市場和客戶共同打造射頻(RF)前端業務生態鏈。
事實上,公司創始人周衝在濾波器行業有著多年深厚的經驗積累,2012年,周衝於天津大學上學期間便成功設計了中國第一款高性能FBAR雙工器,實現了國內該產品的零突破。創立宙迅科技期間,周衝先後獨立自主研發和量產了聲表面波(SAW)濾波器和雙工器產品。在國際頂級刊物上發表多篇SAW/BAW項目論文,並主導申請該領域多項專利。
縱觀整個5G產業,目前主要分為:網絡規劃設計(前期技術研究及網絡建設規劃,或最早受益);無線主設備(核心網、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光器件/光模塊、小基站等,無線配套、網絡覆蓋與優化環節開始布局);傳輸設備(無線設備後需要有線傳輸連結,緊跟其後的包括光纖光纜、系統集成、IT支持、增值服務等);終端設備(晶片及終端配套)以及運營商幾個環節構成。
其中射頻前端(RFFE),是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主要起到收發射頻信號的作用,它包括功率放大器(PA)、雙工器(Duplexer和Diplexer)、射頻開關(Switch)、濾波器(Filter)、低噪放大器(LNA)等五個組成部分。
從5大器件的營收佔比來看,濾波器約佔射頻器件營收的50%,射頻PA約佔30%,射頻開關和LNA約佔10%,其他約佔10%。可見,濾波器和PA是射頻器件的重中之重。對於通信設備而言,沒有PA,信號覆蓋會成問題,而沒有濾波器意味著設備喪失抗幹擾能力
作為國內唯一同時擁有SAW和BAW技術的公司。Cyndi表示,目前來看,SAW主要用於中低端手機,約佔據濾波器市場70%的份額,BAW主要用於高端手機,約佔30%的份額,未來隨著5G高頻應用的增加,BAW濾波器份額有望得到提高。
就目前市場環境而言,Cyndi則表示,與4G手機相比,5G手機射頻前端的濾波器從40個增加至70個,對其餘部件的需求量均不同程度的大幅上升帶動,從而單機射頻前端價值量大幅提高,單部手機的射頻半導體用量達到25美金,相比4G手機近乎翻倍增長,濾波器佔比超過60%。隨著5G商業化的逐步進行,預計射頻前端市場未來將迎來高速增長。
同時目前射頻器件四大件中 PA、開關及 LNA 均已部分實現國產化,濾波器產品由於開發難度較高、投入較大,國產化水平較低,尚不足2%,且主要集中在低端領域,是國內一項典型的「卡脖子」技術。國內沒有一家可以在手機濾波器領域與歐美日廠商競爭,所以歐美日廠商在中國處於價格壟斷地位。此外為防止貿易戰的不確定性,高端元器件的國產化迫在眉睫,也給宙訊科技的發展帶來良好機遇和廣闊前景。
5G商用已成必然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5G新基建已經成為各國必爭的堡壘,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4個國家和地區實現5G商用,部署3000多個應用實踐。而2020年的疫情,也催生了更多5G業務需求,比如在家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中長期來看,5G新基建前景可期。2020年3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是當前5G商用關鍵時期推動5G加快發展的工作指引,有利於凝聚共識、明確方向,集聚各方力量,加快5G協同發展。
Cyndi表示,5G技術將帶動全球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是當前全球產業與經濟競爭的焦點。同時IHSMarkit研究數據表明,到2035年,5G給全球創造的經濟產出將達到12.3萬億美元,佔全球實際產出的4.6%;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
高性能、低延時、大容量是5G網絡的突出特點,5G技術的日益成熟開啟了網際網路萬物互聯的新時代,融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多項技術。5G已成為推動交通、醫療、傳統製造等傳統行業向智能化、無線化等方向變革的重要參與者。有相關分析師認為,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發展切合了傳統製造業智能製造轉型的無限網絡應用需求,其高性能、低延時的特點也滿足了無人駕駛等垂直領域的發展要求,智能製造、智慧出行將成為5G技術發展的最新戰場。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20年,5G直接創造的GDP約為920億元,間接拉動GDP增長將超過4190億元;2030年,5G直接拉動的GDP將超過2.9萬億元,間接拉動的GDP將增長到3.6萬億元。十年間,5G直接拉動GDP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間接拉動GDP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4%。
對於未來的發展,Cyndi告訴本報記者,未來宙訊科技將堅定不移響應國家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的號召,結合產業特點和優勢,深耕晶片產業,快速擴充研發團隊規模,引進高科技人才,深入開展設備、材料的研發等工作,培養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性專業人才。快速延伸上下遊產業,將在設計、製造、封測的基礎上,打破國外壟斷,對產業鏈上關鍵的設備、材料進行自主設計、生產、應用和銷售。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