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鶴望蘭的葉子長得快,開出「小鳥兒」,這幾招就得學
其實種在公園、綠化帶中的鶴望蘭,並不算很起眼,經常會被一些景色所覆蓋住。但要是你將它種植在花盆中,那就不一樣了,它的美感就會被激發,不一樣的花朵總是能夠吸引人的目光。所以說植株的觀賞價值與環境也是有關係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盆植的鶴望蘭是要如何管理的。
鶴望蘭是屬於熱帶植株,耐寒的能力非常的差,當環境溫度低於五度時,它便會出現不良的生長反應。所以在養護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環境溫度的變化,儘量避免植株在低溫處長期生長,如果能夠維持在二十度左右,對其生長的幫助是最大的。
它很喜歡厚肥,在上盆之前,一定要在花盆中墊上一層底肥,可以是漚肥、餅渣、豆餅肥、農家肥等。此後,在植株生長的過程中,必須過一段時間就追加一次薄肥,家中有發酵好的農家液體肥是最理想的,沒有也可以採用專用複合肥,一樣能夠起到促進生長的效果。不過,當植株有花蕾萌生跡象時,就要注重肥料的元素含量了,含有氮元素的就不能再用了,不然會導致花量減少的。
都說鶴望蘭有「兩怕」,一是怕幹、二是怕旱。盆植的水分控制還比較容易,我們能夠明確判斷盆土的乾濕狀態。在高溫、乾燥的季節,一部分水分被植株所吸收,而更多的水分是揮發掉的,為了防止葉子缺水乾枯,我們要提高空氣的溼度,不要只盯著盆土,葉片也是有吸收水分的功能的。
在進入低溫季節,你會發現植株生長明顯變慢,水分需要很長時間才被吸收掉,此時,我們就可以偷懶一下了,儘量降低澆水量或者延長補水時間間隔。如果一開始擔心控水不好,可以藉助一些小工具,比如竹籤,將其插進土壤中,查看盆中的乾濕狀態。幹則澆,溼則等,根據這一補水原則,一定不會出錯。
盆栽的花盆選擇要謹慎,其根系生長是向下的,但不是很長,所以不用用深盆栽種,但也不適合種在淺盆中,植株一長大容易出現倒伏的跡象。
小花建議大家採用三十釐米左右深度的花盆,至於寬度就看你的栽種數量的。如果一盆一株的話,可以選直徑小一點的;要是想種一叢的話,可以選寬一點的花盆。入盆不用深埋,對於新生的苗子並不利於生長,會對新葉子造成生長壓力,其次就是培植土不能太粘,儘量選擇鬆散、排水性好、肥力充分的土壤,對其肉質根莖生長是很友好的。
小花認為播種繁殖的話,可以先根據人工授粉來獲得種子,播種下去慢慢長出小苗子,從觀賞葉子開始一直到花開,還可以選取長得比較好的苗子。將播種的苗子送人,也能傳達一些寓意,豈不是一種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