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人類才會水肺潛水?不,蜥蜴、蜘蛛、昆蟲也會自製氧氣瓶

2020-08-27 法蘭西is培根

技術延展了人類的腳步,讓我們藉助外力上天下海,開拓單憑肉身無法企及的領域。

你背上氧氣瓶,縱身躍入海洋,即使沒有魚鰓,也能自由呼吸。攜帶水肺的你,像魚兒一樣在珊瑚礁間穿梭,像螃蟹一樣在海底沙礫上橫行。不過水肺潛水可不是你的專利,很多沒有鰓的動物也有自己的外用氧氣瓶。

說起水中呼吸,靠鰓換氣只是一種方式。其它呼吸辦法還有:靠憋氣,用體內儲存的氧氣呼吸,比如鯨和企鵝。靠皮膚換氣,比如海蛇和海星。另外一種呼吸方式,跟我們一樣,不依靠自身呼吸天賦,而是依靠外援,外帶氧氣瓶下水,比如蜥蜴、蜘蛛、昆蟲。

上圖是哥斯大黎加蜥蜴的水下照片,它頭上頂著外帶氧氣瓶。水蜥蜴(Anolis aquaticus)生活在山林溪水邊,奔跑的速度並不快。跑不過天敵沒關係,它有一個避敵絕招:藏到水裡。

美國賓漢頓大學團隊拍攝到水蜥蜴在溪水裡,依靠頭頂上的空氣泡吞納吐息。它的空氣泡有點兒像你的鼻涕泡,隨著氣體的呼出吸入而擴大縮小。水蜥蜴在溪水裡安靜地呆了16分鐘,發現攝影師後轉身逃走了。如果沒人打攪,依靠頭頂空氣泡,它在水裡停留的時間遠遠超過16分鐘

水蜥蜴下水不僅僅為了逃避捕食者,它潛水時還會捕食昆蟲,團隊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很多水生昆蟲。趴在水底時,氣泡穩穩地駐紮在水蜥蜴的頭頂。呼吸吐納之間,氣泡既不會破裂,也不會飄離皮膚。團隊對水蜥蜴的觀察剛開了個頭,水蜥蜴怎樣控制氣泡的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雖然水蜥蜴的水下空氣泡研究剛開始,但另外一種動物的外帶空氣泡已經被分析得很全面了,它就是我們熟悉的水蜘蛛。相比水蜥蜴的小氣泡,水蜘蛛的氣泡要大得多。有些蜘蛛甚至在水下建造一個空氣站,依靠氣站,可以整天住在水裡不上岸。

水蜘蛛

水蜘蛛(Argyroneta aquatica,也叫潛水鐘蜘蛛)很常見,足跡遍布歐亞大陸,生活在乾淨的湖泊池塘之中。

找片波瀾不驚的平靜水域,水蜘蛛下水安家過日子。在水草間用蛛絲編制一張網,網上掛上一個空氣泡。布置妥當後,水蜘蛛爬上蛛網,肚皮貼著空氣泡,安安靜靜地等著小蟲小魚小蝦米自投羅網。

水蜘蛛橢圓形的空氣泡像口小鍾,開口朝下,鐘面晶瑩剔透。它的空氣鍾跟水蜥蜴的空氣泡有點兒不一樣,水蜥蜴的氣泡靠水的表面張力形成,加一點兒外力擾動,很容易破損。而空氣鍾是水蜘蛛用蛛絲和一種蛋白質水凝膠編織成的,像你用泡泡糖吹出的泡泡,有彈性能持久。

空氣泡只能隨身攜帶,空氣鍾卻能固定安置在水下蛛網上。當空氣鍾裡的氣體用完後,水蜘蛛浮到水面上,隨身帶個小氣泡充點兒氣,然後下水回到空氣鍾,補充裡面的氣體。

上圖左邊是一隻水蜘蛛隨身攜帶的小氣泡,右邊是水蜘蛛掛在蛛網上的空氣鍾。空氣鐘有大有小,一般根據蜘蛛的身材匹配尺寸,大個頭的蜘蛛用大鐘,小個頭的用小鍾。空氣鍾並不是封閉的球體,它像掛鍾一樣,底部開口。小的空氣鍾開口處只夠蜘蛛把肚皮放進去,大的空氣鍾像個房間,整隻蜘蛛都能住在裡面。當雌蜘蛛要產卵時,會建造一隻像蠶繭一樣的大空氣鍾,這是它的育嬰室,雌蜘蛛在裡面產下30~70枚蛛卵。

上圖是雌蜘蛛的空氣鍾。空氣鐘不僅能儲存空氣,還能跟周圍的水進行氣體交換。鐘壁是一層透氣不透水的薄膜,依靠內外氣體分壓差的驅動,空氣鍾內的二氧化碳會擴散到水裡,水裡的氧氣能進入到空氣鍾內。不過內外氣體交換並不均衡,空氣鍾內的氣體濃度和體積會慢慢改變。當氧氣進來,二氧化碳排出的時候,鍾內的另一種氣體,氮氣,也會從空氣鍾內擴散到水裡。排出的氣體多過進入的氣體,隨著時間流逝,空氣鐘的體積越縮越小,鍾內的氧氣濃度也越來越低。這時候蜘蛛會回到水面上,攜帶空氣來補充它的水下氣站。

水蜘蛛補充氣體的時間間隔是多久?溫度越高,水裡溶解氧的濃度越低。水溫、水流緩急、酸鹼物質都影響了水中氧氣的濃度。這些變化的外部環境,還有空氣鐘的尺寸大小,又會影響水蜘蛛在水下的呼吸時長。雖然外部環境有所不同,但是水蜘蛛補充氣體的時間間隔還是比你預期的要長。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和德國洪堡大學團隊,用光纖探針(針尖尺寸小於50μm)測量空氣鍾內的氧氣含量,計算鍾內氣體體積,研究水蜘蛛水下呼吸的規律。

團隊收集了14隻空氣鐘的氣體變化數據,發現即使在最炎熱的天氣,水域靜止不動的情況下,水蜘蛛也能依靠空氣鍾在水下長時間停留。70%的水蜘蛛在水下呼吸24小時以上,才會遊到水面上來補氧。只有在嚴重缺氧的水域,或者是空氣鍾尺寸過小的情況下,水蜘蛛才會加快補氧頻率。

空氣鍾是水蜘蛛在水裡的物理鰓,編織一口空氣鍾,水蜘蛛變成了水生生物。

如果說空氣鍾是水蜘蛛的「魚鰓」的話,那麼仰遊蟲的空氣泡就是它的「魚鰾」了。仰遊蟲隨身攜帶空氣泡除了能給它供氧外,還能給它提供浮力。[頭條-法蘭西is培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其他平臺]

仰遊蟲

仰遊蟲(Anisops deanei,也叫仰泳蝽),顧名思義,它在水裡運動時,採用的是背脊朝下肚皮朝天的仰泳姿勢。

仰遊蟲的肚皮上有一凹槽,它下水時,在凹槽和疏水纖毛的空間處儲存了一個小氣泡。相比水蜥蜴和水蜘蛛的空氣泡,仰遊蟲的氣泡小得可憐。正是這個小氣泡,控制了它潛水時的停留時間。

跟水蜘蛛的空氣鍾一樣,仰遊蟲的空氣泡也能在水中交換氣體。隨著氮氣的外滲,空氣泡的體積會越來越小。當氣泡小到不能給仰遊蟲提供足夠的浮力時,仰遊蟲就會遊上水面,換個新氣泡。

團隊用2種不同的氣體,替換空氣泡中的氮氣(N2)。替換氣體分別是:氦氣(He)六氟化硫(SF6)氦氣的擴散速度比氮氣快,六氟化硫的擴散速度比氮氣慢。替換以後的實驗結果符合預測,氣泡體積決定仰遊蟲的潛水時長:正常攜帶氮氣氣泡的仰遊蟲,潛水2分鐘。攜帶氦氣氣泡的仰遊蟲,只能潛水1.5分鐘。而攜帶六氟化硫氣泡的仰遊蟲,潛水時間為3分鐘

仰遊蟲剛下水時,必須努力划水才能克服空氣泡的浮力。空氣泡中的氧氣被呼吸消耗後,會從水裡吸收溶解氧做補充,氣泡中20%的氧氣來自水中的溶解氧。不過從水裡吸收的氣體不夠用,氣泡體積會持續縮小,浮力也隨之下降。當仰遊蟲快要失去空氣泡的浮力時,它開始放大招了:仰遊蟲釋放出儲存在腹部血紅蛋白裡的氧氣,補充空氣泡中的氧氣仰遊蟲用自帶的氧氣來調節氣泡的體積,維持它在水裡的中性平衡。

跟水蜘蛛不同之處在於:決定仰遊蟲潛水時長的關鍵因素是氣泡的體積,而不是氣泡中氧氣的濃度。水蜘蛛的空氣鍾是它的氧氣瓶,而仰遊蟲的空氣泡是它的救生圈。

當你潛水時,裝備全副武裝:氧氣瓶,BCD(浮力調節裝置),配重帶。呼吸依靠氧氣瓶供氧,在水中下沉上浮時依靠BCD調節浮力,潛水新手腰間還得揣上幾塊鉛塊才能沉入海洋。現在來看看什麼裝備都沒有的動物吧,它們赤手空拳,自個兒吹個空氣泡就能實現水肺潛水。只需要一個氣泡就能做到水中呼吸,調節浮力保持中性平衡。水肺潛水的本領,水蜥蜴、水蜘蛛、仰遊蟲,統統都比你優秀。

自然界一直走在我們的前面,平凡不起眼的蜥蜴、蜘蛛、昆蟲,也擁有我們比不上的天賦本領。

參考資料:

1:「Anolis aquaticus (= Norops aquaticus) (Water Anole). Underwater breathing」,Swierk, L., Herpetological Review, 2019

2:「The diving bell and the spider: the physical gill of Argyroneta aquatica」, Roger S. Seymour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1

3:「Air bells of water spiders are an extended phenotype modified in response to gas composition」, Schütz, D.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2007

4:「Gas exchange and d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e-swimming backswimmer Anisops deanei」,Karl K. Jones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5

:今天更新自然界裡的秘密系列文章,這是第26篇:水肺潛水

相關焦點

  • 不是氧氣瓶!吸純氧潛水會出人命!
    出去後別說是我教的……「你們潛水時背的氧氣瓶是不是很重呢?」——謝謝,那是空氣瓶。重。(此處省略一萬個問題……)說到水肺潛水的氣瓶,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氧氣瓶。這種誤解不是外行才有,就連一些潛水員也常常把氧氣瓶掛在嘴邊,可能只是口誤。
  • 每日歡笑:自製氧氣瓶,每次潛水都能用一天
    6.當媽的也回味了一下童年7.也許裝死才是他逃生的唯一可能8.大師級教練就是不一般,單腳凌空翻,耍得比猴哥還要厲害9.看你這打扮,便能理解你最想去的地方了10.這麼熱情的招攬客人,我不得不來這家了11.最有骨氣的猴子,不吃嗟來之食12.畫斑馬線的人是怎麼想的13.行走的荷爾蒙,是不是這樣的
  • 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
    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7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Do Immediately After Diving「大多數潛水員都知道,在進行水肺潛水後立即乘飛機旅行會導致減壓病。但是,你知道還有其他類似的潛水規則嗎?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潛水後的飛行規則。
  • 水肺潛水貝里斯堡礁
    其中最著名的是燈塔礁,它是貝里斯最偏東的潛水熱點,並且是大藍洞的所在地。結果是,貝里斯可以說是西半球水肺潛水最特別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牆壁,石峰和礁石可供探索。它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提供了超過100種珊瑚,500種魚類和數百種無脊椎動物。鑑於仍有90%的貝里斯堡礁正在等待研究,科學家們估計有數千種新海洋物種正等待發現。
  • 他們身穿潛水服、後背氧氣瓶……全套潛水裝備只為非法捕撈
    嫌疑人的潛水設備。警方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9日14時20分訊(記者 闕影)頭戴潛水鏡,身著潛水服、腳蹼,後背氧氣瓶,擁有專業裝備,卻不是為了潛水,或水下救援。12月4日凌晨,民警在北碚區白沙沱成功將參與非法捕撈的張某等6人全部抓獲,現場查獲漁獲物144.21公斤,查扣電擊魚槍5把,自製電魚杆2把,探測魚器1部,電瓶5臺,潛水裝備4套,氧氣罐8個,充氧機1臺,查扣涉案車輛4輛,涉案船隻1艘,手機6臺,查封涉案倉庫1處。
  • 全球13種超巨型昆蟲 巨駱駝蜘蛛竟食蜥蜴
    12月4日消息,小蟲子往往會給人以麻麻酥酥的感覺,尤其是一些甲殼類昆蟲,如果不小心落到身上或出現在眼前,絕對會讓你頭皮發麻,驚聲尖叫。
  • 不用氧氣瓶也能潛水!國外造出新型潛水裝備,水下呼吸全靠腿~
    除了想要上天跟太陽肩並肩,還想要下水和魚兒嘴對嘴~光有追求卻不識水性的話,下了水就得等7天以後才能上來了...最近,一家來自奧地利的初創公司就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潛水工具
  • 世界上10個最不尋常的蜥蜴,其中一種是頂級殺手,除了人類沒有天敵!
    它們以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的總長度是20 - 23釐米,這些壁虎的特徵是它們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的能力。7. 菲律賓斑帆蜥蜴世界上第七隻最不尋常的蜥蜴是菲律賓斑帆蜥,只在菲律賓發現。這些蜥蜴是雜食動物,它們以水果、樹葉、花朵、昆蟲和小哺乳動物為食。它們喜歡生活在溼潤的森林裡,靠近水、河流、稻田等,成年後可以長到一米長。
  • 世界上最大織網蜘蛛 能吃蝙蝠甚至蜥蜴
    世界上最大織網蜘蛛 能吃蝙蝠甚至蜥蜴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1日報導,斯洛維尼亞和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巨大的非洲蜘蛛,直徑可超過4英寸(約10釐米),為世界上最大的織網蜘蛛。這種蜘蛛可以織出直徑1米的網,通常以昆蟲為食,但它也捕捉小鳥、蝙蝠甚至蜥蜴。科丁頓博士說,這種被命名為「科瑪奇蜘蛛」的巨蛛雖然身軀龐大,對人卻不會有危險,「像大多數蜘蛛一樣,它們能抓到什麼就吃什麼,也許它們更喜歡大的昆蟲,比如蝗蟲。」「科瑪奇蜘蛛」織的網通常直徑都會超過1米。科丁頓博士教授說:「它織的網很牢固,能夠捕捉體型較小的鳥、蝙蝠或者蜥蜴。」
  • 潛水時關閉潛友氧氣瓶,算不算刑事犯罪?律師這樣說
    近日,一則從菲律賓PG島傳來的消息,在潛水愛好者群體中掀起軒然大波。傳聞稱,有人在潛水過程中,連續兩天將其他潛友的氧氣瓶故意關閉。事件的可怕之處在於,潛水的氧氣瓶多攜帶於潛水者的身體後側,如果有人悄悄將氧氣瓶閥門關閉,潛水者很難第一時間察覺。
  • 為了呼吸,水下小蜥蜴在頭頂造出一個空氣泡,展示了潛水特殊技能
    趣味探索訊 儘管人類是這個世界上進化得最聰明的物種,但人類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物種。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跟豹相比,我們沒有那麼快速度,跟熊相比,我們沒有那麼大力量,跟象相比,我們也沒有那麼偉岸身軀。現在又一種小型動物匪夷所思的潛水技能又把我們給驚到了。
  • 世界上最大織網蜘蛛 能吃蝙蝠甚至蜥蜴(圖)
    世界上最大織網蜘蛛 能吃蝙蝠甚至蜥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1日報導,斯洛維尼亞和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巨大的非洲蜘蛛,直徑可超過4英寸(約10釐米),為世界上最大的織網蜘蛛。  這種蜘蛛可以織出直徑1米的網,通常以昆蟲為食,但它也捕捉小鳥、蝙蝠甚至蜥蜴。
  • 關氧氣瓶男子被指推銷潛水套餐賺佣金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關氧氣瓶男子被指推銷潛水套餐賺佣金
  • 潛水氧氣瓶被惡意關閉,不是每人都有「採珠人」的魄力!
    第二天,「T仔」在同一水域的8米深處再次關閉了另外一名同行潛水愛好者的氣瓶,造成對方嗆水。事後,「T仔」對自己的「不當行為」向兩位當事人致歉,而藉口僅僅是「開玩笑」。此事在潛水圈引起軒然大波,潛水方面的專業人士形容,潛水新手在水下被關掉氧氣瓶這樣的事情非常危險,後果無法預料。有律師則認為「T仔」的行為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未遂)。據悉,目前雙方仍在協調中。
  • 兩遊客潛水時氧氣瓶被潛友惡意關閉,事後道歉稱「開玩笑」
    兩遊客潛水時氧氣瓶被潛友惡意關閉,事後道歉稱「開玩笑」進行有危險性的活動時,同伴之間應守望相助,而非開惡趣味玩笑。日前,國內幾名在網上認識的潛水愛好者,結伴到菲律賓潛水。不過,其中一個同行者卻多次在潛水時,偷關其他人的氧氣瓶,之後更攤手歪頭作挑釁,讓其他潛友們幾乎窒息。
  • 闢謠:蛛網是蜘蛛的菜籃子,蛛絲不是從嘴吐出來的,而是拉出來的
    美國最新的昆蟲學調查顯示,人類75%與68%的浴室與臥室都有蜘蛛的痕跡。蜘蛛不像螞蟻,成群結隊一起生活,它一般喜歡獨行,靠自己單打獨鬥活在這個地球上,還真是不容易。不過,不用擔心,它們有自己的獨門秘籍——能織出各種形狀蜘蛛網的蛛絲。蜘蛛「拉」出來的絲,單根最長可達700米,是迄今為止最結實的天然纖維之一。
  • 不會遊泳能潛水嗎?深入海底,才發現敬畏自然是人類求生本能
    深入海底後,才發現敬畏自然不僅是保護生態,更是人類的求生本能。這一點,我非常佩服日本的這一位男明星,年輕時是真的帥呆了。木村拓哉,由於他酷愛滑板衝浪,常年與大海親密接觸,但是他從來不塗防曬霜。一方面是塗抹防曬霜之後身體容易打滑不安全,另一方面是他很早就意識到防曬霜融入海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 人類為什麼要害怕昆蟲?有點不合乎常理
    不管是從生命形態、身體結構上來說,簡直就不像是一個星球的物種。人類本身就會對奇奇怪怪、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產生莫名的恐懼,而昆蟲正是這樣,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總是對它們不甚了解,而且這種生物並不會躲避人類。
  • 這麼小的氧氣瓶竟能在水下呼吸十分鐘,還能用打氣筒充氣?
    潛水!來到風景如畫的海島,一邊享受令人心曠神怡海風,一邊秀出你自己一直引以為豪或是不甚滿意的身材, 之後,潛到水下看看海底世界,絕對是夏日裡最過癮的經歷和海邊度假的標配活動~可是你知道,只要潛水就離不開氧氣。傳統的氧氣瓶不僅非常笨重,而且操作起來難度很大,除非有專業教練的指導,否則初學者只有干著急的份兒。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最初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蜘蛛的毒素會對人類如此致命。因為在蜘蛛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既沒有成為它們的獵物,也沒有成為捕食者。研究人員發現,漏鬥網蜘蛛的毒液中含有一種叫做Delta-hexatoxin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對人類的神經系統有毒,會導致神經失控。被咬傷後,中毒者會出現出汗、嘔吐和肌肉痙攣等症狀。嚴重的,血壓會下降到危險水平,進而昏迷、器官衰竭而死。在1981年引入抗毒劑之前,已經有13例死亡記錄與漏鬥網蜘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