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聽李說教育。這是筆者第一次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專業相關內容,如有什麼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正!因本人學習的是化學專業,故以下內容主要以化學來舉例說明。其他學科也可借鑑使用。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原有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筆者認為教學方法的選取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就是教師本身的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教學方法也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教師的個人特質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擁有自己的個人教學魅力。第二就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幫助教師更好的教和學生更好的學,如此一來才有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則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也就是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選取或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 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將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會上好一堂課。
教法體現在教學當中,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已不可取,這容易讓教學陷入僵局。筆者認為,化學是一門比較活躍且簡單的學科,它本來應該是受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易學的,但據觀察,事實並非如此。基於此種現象,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優化化學課堂,尋找真正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靈魂」教法進行了全面解析。
筆者認為,學習化學要從質疑、興趣與體驗等方面著手。接下來主要談談如何從興趣入手,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我們總是愛抱怨學生缺乏學習的耐力和持久力,但卻不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否能夠讓學生時刻保持這種持續的戰鬥力。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的情緒才能始終昂揚,對某一件事或某個知識點保持熱情?只有當興趣濃厚,探究已經成為他內心所需時,人才會顯露出無限的活力,所以興趣才是促進學生持續解疑的最佳動力。怎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這就要讓學生具備憑藉自身力量獲得知識的能力,只要他們感到自己有了這種能力,就會迸發出熱情,激發出潛能。筆者認為,教法應當與時俱進,不可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應當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他們的興趣來提升化學化學的興趣,例如當今的學生大多數喜歡表情包,故我們可以利用「化學表情包」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潛能,促進學習動力。
筆者有位學生,化名李華,她邏輯思維能力強,但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對於學過的知識運用不夠熟練,學習習慣不好,有惰性,學習興趣不夠。我的目的就是通過「化學表情包」吸引李華,使其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所學知識。
舉個例子,可以利用表情包,引入所學內容,如此一來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化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和美妙,而且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探索欲望,拓展了創新意識的發展平臺。
如:在學習「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時,教師可以用與儀器相關的表情包引入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如:在學習「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實驗室製取氨氣」「實驗室製取氯氣」時,可引入「令人窒息的操作」表情包。
在學習「製取氫氣」時,可引入「令人惱火的操作」表情包等,如此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簡單了解實驗裝置的使用,藥品的性質等之後,可組織學生按照書本上的步驟進行第一次探究,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現象,記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等。之後可繼續指引學生第二次探究,來研究它們的性質,可通過自己設計實驗,引導他們通過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和驗證的過程,去體驗科學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這就給了學生一個展現合作能力和學生主動性的最好的機會。事實證明,多種體驗帶來的就會是不斷的探究。
如:在對於學習「有機化學」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有機物的相關表情包」來吸引學生興趣,例,在學習「烴」時,可引入「向大佬低頭」表情包;在學習「醛」時,可引入「苯寶寶讓你嘗嘗醛基的厲害」表情包;在學習「三硝基甲苯」時,可引入「苯寶寶炸了」表情包;在學習「有機酸」時,可引入「一臉辛酸」表情包;在學習「芳香烴的衍生物」時,可引入「苯寶寶乙烷」表情包等等。
通過以上對「表情包」的引入,李華能夠對新知進行自主預習,上課時的積極性提高很多,做題速率及正確率進一步提升。通過「體驗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加深了對於知識的理解運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通過對「表情包」的引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於知識的記憶、理解與運用能力。此外,有利於形成「以學為主,以教為輔,以質疑為軸,以探究為線」的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歡迎各位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多多交流,讓教育變得簡單!因本人能力有限,如有什麼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