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常用電源設計電路,電源工程師必備知識寶典!

2021-01-15 電源研發精英圈

▶ 點擊領取雙十一限時福利


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電源技術這一領域的飛速前進,同時也給電源工程技術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小到家用電器,大到大型電力行業所用的儀器設備,無不需要電源來提供能源,這也更需要大量具有電源專業知識水平的工程師來完成設計和開發。


而電源工程師主要是指從事開關、通訊、設備等電源的設計與研發工作的相關人員。


那麼,一個成熟的電源工程師是怎樣工作的呢?主要有十點:

一:接過電源設計要求!評估成本,定可行性方案。

二:根據客戶報價!給定大體的元件成本與生產成本,可行性電路。

三:構想出原理圖!確定所選取的功率管,變壓器,最穩定最簡單生產又方便的原理方案。

四:根據原理圖,客戶給定的樣板要求或外殼要求設計PCB。

五:根據原理圖,裝配合適元件,對電器參數調整。讓本機在最低要求下能正常工作。

六:上負載測試,功率達80測式,檢查輸出波形,電壓要求,電磁性能,功率管溫度,電壓穩定度,轉換效率。在這一個程中,對電子元件進行合適的參數調整。

七:強化測試!也就是超負何,短路,低壓,過壓,強溫,防震等測試。

八:根據樣板確定原理圖準確的參數,定好方位圖,物料圖,發給生產部,倉管,跟單員,對樣板進行小批量生產。

九:對樣板進行嚴格測試,各種性能OK,由業務員發給客戶評估。OK了,可以量產。

十:以後生產對項目進行跟蹤,改良,以最短時間,最好質量給客戶出貨。


作為一名合格的電源工程師平時工作經驗的積累很重要,但同時也應該提高理論水平,通過積累幾個常用的電源電路,說不定下次就能用上,真是學習吧!



反激式電源中的鐵氧體磁放大器對於兩個輸出端都提供實際功率(5V 2A和12V 3A),兩者都可實現± 5%調節)的雙路輸出反激式電源來說,當電壓達到12V時會進入零負載狀態,而無法在5%限度內進行調節。線性穩壓器是一個可實行的解決方案,但由於價格昂貴且會降低效率,仍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我們建議的解決方案是在12V輸出端使用一個磁放大器,即便是反激式拓撲結構也可使用。為了降低成本,建議使用鐵氧體磁放大器。然而,鐵氧體磁放大器的控制電路與傳統的矩形磁滯回線材料(高磁導率材料)的控制電路有所不用。鐵氧體的控制電路(D1和Q1)可吸收電流以便維持輸出端供電。該電路已經過全面測試。變壓器繞組設計為5V和13V輸出。該電路在實現12V輸出± 5%調節的同時,甚至還可以達到低於1W的輸入功率(5V 300 mW和12V零負載)。



圖1



使用現有的消弧電路提供過流保護 考慮一下5V 2A和12V 3A反激式電源。該電源的關鍵規範之一便是當12V輸出端達到空載或負載極輕時,對5V輸出端提供過功率保護(OPP)。這兩個輸出端都提出了± 5%的電壓調節要求。


對於通常的解決方案來說,使用檢測電阻會降低交叉穩壓性能,並且保險絲的價格也不菲。而現在已經有了用於過壓保護(OVP)的消弧電路。該電路能夠同時滿足OPP和穩壓要求,使用部分消弧電路即可實現該功能。


從圖2可以看出,R1和VR1形成了一個12V輸出端有源假負載,這樣可以在12V輸出端輕載時實現12V電壓調節。在5V輸出端處於過載情況下時,5V輸出端上的電壓將會下降。假負載會吸收大量電流。R1上的電壓下降可用來檢測這一大量電流。Q1導通並觸發OPP電路。

圖2


有源並聯穩壓器與假負載在線電壓AC到低壓DC的開關電源產品領域中,反激式是目前最流行的拓撲結構。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獨有的成本效益,只需向變壓器次級添加額外的繞組即可提供多路輸出電壓。


通常,反饋來自對輸出容差有最嚴格要求的輸出端。然後,該輸出端會定義所有其它次級繞組的每伏圈數。由於漏感效應的存在,輸出端不能始終獲得所需的輸出電壓交叉穩壓,特別是在給定輸出端因其它輸出端滿載而可能無負載或負載極輕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可以使用後級穩壓器或假負載來防止輸出端電壓在此類情況下升高。然而,由於後級穩壓器或假負載會造成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因而它們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特別是在近年來對多種消費類應用中的空載和/或待機輸入功耗的法規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這一設計開始受到冷落。圖3中所示的有源並聯穩壓器不僅可以解決穩壓問題,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效率影響。


圖3:用於多路輸出反激式轉換器的有源並聯穩壓器。


該電路的工作方式如下:兩個輸出端都處於穩壓範圍時,電阻分壓器R14和R13會偏置三極體Q5,進而使Q4和Q1保持在關斷狀態。在這樣的工作條件下,流經Q5的電流便充當5V輸出端很小的假負載。


5V輸出端與3.3V輸出端的標準差異為1.7V。當負載要求從3.3V輸出端獲得額外的電流,而從5V輸出端輸出的負載電流並未等量增加時,其輸出電壓與3.3V輸出端的電壓相比將會升高。由於電壓差異約超過100 mV,Q5將偏置截止,從而導通Q4和Q1並允許電流從5V輸出端流到3.3V輸出端。該電流將降低5V輸出端的電壓,進而縮小兩個輸出端之間的電壓差異。


Q1中的電流量由兩個輸出端的電壓差異決定。因此,該電路可以使兩個輸出端均保持穩壓,而不受其負載的影響,即使在3.3V輸出端滿載而5V輸出端無負載這樣最差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壓。設計中的Q5和Q4可以提供溫度補償,這是由於每個三極體中的VBE溫度變化都可以彼此抵消。二極體D8和D9不是必需的器件,但可用於降低Q1中的功率耗散,從而無需在設計添加散熱片。


該電路只對兩個電壓之間的相對差異作出反應,在滿載和輕負載條件下基本不起作用。由於並聯穩壓器是從5V輸出端連接到3.3V輸出端,因此與接地的並聯穩壓器相比,該電路的有源耗散可以降低66%。其結果是在滿載時保持高效率,從輕負載到無負載的功耗保持較低水平。


採用StackFET的高壓輸入開關電源使用三相交流電進行工作的工業設備常常需要一個可以為模擬和數字電路提供穩定低壓直流電的輔助電源級。此類應用的範例包括工業傳動器、UPS系統和能量計。


此類電源的規格比現成的標準開關所需的規格要嚴格得多。不僅這些應用中的輸入電壓更高,而且為工業環境中的三相應用所設計的設備還必須容許非常寬的波動—包括跌落時間延長、電湧以及一個或多個相的偶然丟失。而且,此類輔助電源的指定輸入電壓範圍可以達到57 VAC至580 VAC之寬。


設計如此寬範圍的開關電源可以說是一大挑戰,主要在於高壓MOSFET的成本較高以及傳統的PWM控制環路的動態範圍的限制。StackFET技術允許組合使用不太昂貴的、額定電壓為600V的低壓MOSFET和Power Integrations提供的集成電源控制器,這樣便可設計出簡單便宜並能夠在寬輸入電壓範圍內工作的開關電源。


圖4:採用StackFET技術的三相輸入3W開關電源。


該電路的工作方式如下:電路的輸入端電流可以來自三相三線或四線系統,甚至來自單相系統。三相整流器由二極體D1-D8構成。電阻R1-R4可以提供浪湧電流限制。如果使用可熔電阻,這些電阻便可在故障期間安全斷開,無需單獨配備保險絲。pi濾波器由C5、C6、C7、C8和L1構成,可以過濾整流直流電壓。


電阻R13和R15用於平衡輸入濾波電容之間的電壓。


當集成開關(U1)內的MOSFET導通時,Q1的源端將被拉低,R6、R7和R8將提供柵極電流,並且VR1到VR3的結電容將導通Q1。齊納二極體VR4用於限制施加給Q1的柵極源電壓。當U1內的MOSFET關斷時,U1的最大化漏極電壓將被一個由VR1、VR2和VR3構成的450 V箝位網絡箝位。這會將U1的漏極電壓限制到接近450 V。


與Q1相連的繞組結束時的任何額外電壓都會被施加給Q1。這種設計可以有效地分配Q1和U1之間的整流輸入直流電壓和反激式電壓總量。電阻R9用於限制開關切換期間的高頻振蕩,由於反激間隔期間存在漏感,箝位網絡VR5、D9和R10則用於限制初級上的峰值電壓。


輸出整流由D1提供。C2為輸出濾波器。L2和C3構成次級濾波器,以減小輸出端的開關紋波。


當輸出電壓超過光耦二極體和VR6的總壓降時,VR6將導通。輸出電壓的變化會導致流經U2內的光耦二極體的電流發生變化,進而改變流經U2B內的電晶體的電流。當此電流超出U1的FB引腳閾值電流時,將抑制下一個周期。輸出穩壓可以通過控制使能及抑制周期的數量來實現。一旦開關周期被開啟,該周期便會在電流上升到U1的內部電流限制時結束。R11用於限制瞬態負載時流經光耦器的電流,以及調整反饋環路的增益。電阻R12用於偏置齊納二極體VR6。


IC U1 (LNK 304)具有內置功能,因此可根據反饋信號消失、輸出端短路以及過載對該電路提供保護。由於U1直接由其漏極引腳供電,因此不需要在變壓器上添加額外的偏置繞組。C4用於提供內部電源去耦。


選擇好的整流二極體可以簡化AC/DC轉換器中的EMI濾波器電路並降低其成本該電路可以簡化AC/DC轉換器中的EMI濾波器電路並降低其成本。


要使AC/DC電源符合EMI標準,就需要使用大量的EMI濾波器器件,例如X電容和Y電容。AC/DC電源的標準輸入電路都包括一個橋式整流器,用於對輸入電壓進行整流(通常為50-60 Hz)。由於這是低頻AC輸入電壓,因此可以使用如1N400X系列二極體等標準二極體,另一個原因是這些二極體的價格是最便宜的。


這些濾波器器件用於降低電源產生的EMI,以便符合已發布的EMI限制。然而,由於用來記錄EMI的測量只在150 kHz時才開始,而AC線電壓頻率只有50或60 Hz,因此橋式整流器中使用的標準二極體(參見圖1)的反向恢復時間較長,且通常與EMI產生沒有直接關係。


然而,過去的輸入濾波電路中有時會包括一些與橋式整流器並聯的電容,用來抑制低頻輸入電壓整流所造成的任何高頻波形。


如果在橋式整流器中使用快速恢復二極體,就無需使用這些電容了。當這些二極體之間的電壓開始反向時,它們的恢復速度非常快(參見圖2)。這樣通過降低隨後的高頻關斷急變以及EMI,可以降低AC輸入線中的雜散線路電感激勵。由於2個二極體可以在每半個周期中實現導通,因此4個二極體中只需要2個是快速恢復類型即可。同樣,在每半個周期進行導通的兩個二極體中,只需要其中一個二極體具有快速恢復特性即可。


圖6:在AC輸入端使用橋式整流器的SMPS的典型輸入級。



圖7:輸入電壓和電流波形顯示了反向恢復結束時的二極體急變。

用軟啟動禁止低成本輸出來遏制電流尖峰為滿足嚴格的待機功耗規範要求,一些多路輸出電源被設計為在待機信號為活動狀態時斷開輸出連接。


通常情況下,通過關閉串聯旁路雙極電晶體(BJT)或MOSFET即可實現上述目的。對於低電流輸出,如果在設計電源變壓器時充分考慮到電晶體的額外壓降情況,則BJT可成為MOSFET的合適替代品,且成本更為低廉。


圖十所示為簡單的BJT串聯旁路開關,電壓為12 V,輸出電流強度為100 mA,並帶有一超大電容(CLOAD)。電晶體Q1為串聯旁路元件,由Q2根據待機信號的狀態來控制其開關。電阻R1的值是額定的,這樣可確保Q1有足夠的基值電流在最小Beta和最大的輸出電流下以飽和的狀態工作。PI建議額外添加一個電容器(Cnew),用以調節導通時的瞬態電流。如果不添加Cnew,Q1在導通後即迅速進入電容性負載,並因而產生較大的電流尖峰。為調節該瞬態尖峰,需要增加Q1的容量,這便導致了成本的增加。


用作Q1額外「密勒電容」的Cnew可以消除電流尖峰。該額外電容可限制Q1集電極的dv/dt值。dv/dt值越小,流入Cload的充電電流就越少。為Cnew指定電容值,使得Q1的理想輸出dv/dt值與Cnew值相乘等於流入R1的電流。


式2



圖8:簡單的軟啟動電路可以禁止待機時的電源輸出,同時消除導通時的電流尖峰因此,可利用小型電晶體(Q1)來保持低成本


學完這些典型的電源電路,下面通過利用LM317製作簡易電源設計電路。



LM317是應用最為廣泛的電源集成電路之一,它不僅具有固定式三端穩壓電路的最簡單形式,又具備輸出電壓可調的特點。此外,還具有調壓範圍寬、穩壓性能好、噪聲低、紋波抑制比高等優點。其主要性能參數如下。


輸出電壓:1.25-37V DC;輸出電流:5mA-1.5A;晶片內部具有過熱、過流、短路保護電路;最大輸入-輸出電壓差:40V DC,最小輸入-輸出電壓差:3V DC;使用環境溫度:-10-+85℃ 。


圖1給出了幾種常用(不同封裝形式)的LM317的外形及引腳排列圖。



由於輸出端(2腳)與調節輸入端(3腳)之間的電壓保持在1.25V,調整接在輸出端與地之間的分壓電阻R1和R2來改變ADJ端的電位,可以達到調節輸出電壓的目的,如圖2所示,原理如下:


R1兩端的1.25V恆定電壓產生的恆定電流流過R1和R2,在R2上產生的電壓加到ADJ端。此時,輸出電壓Vo取決於R1和R2的比值,當R2阻值增大時,輸出電壓升高,即:


Vo=1.25[(R1+R2)/R2]。




原理圖見圖3。改變R1和R2的比值可使輸出電壓在1.25-37V之間連續可變。



V1和V2的作用是:當輸出短路時,C2上的電壓被V2洩放掉,從而達到反偏保護的目的。此外,當輸入短路時,C3等元件上儲存的電壓會通過V1洩放,用於防止內部調整管反偏。C2用以提高IC的紋波抑制能力。C3用以改善IC的瞬態響應。C1用於輸入整流濾波。在大電流輸出時,IC會因溫升過高而截止,必須加適當面積的散熱器。R2應選用線性的電位器。



原理圖見圖4。電路由四塊LM317組成,四組輸出電勢只通過R2進行調節。調節R2,IC4的輸出電勢在1.25-30V之間連續可變,同時,與之串聯的IC1-IC3的輸出電勢也隨之改變,從而得到1.25-120V間的四組直流穩定電壓。




原理圖見圖5。輸出電壓Vout通過R1、V1對C2充電。



開始時V1飽和導通,Vout最低(約1.5V)。隨著C2上的電壓升高,V1逐漸退出飽和並趨於截止,Vout逐漸升高至額定電壓。改變R1、C2的常數可改變軟啟動的時間。D1用於關機後使C2上的電荷快速洩放。改變R2的值,可調整輸出電壓Vout的值,圖示參數輸出電壓為15V。圖中V1可用9012替換。



原理圖見圖6。當外來的TTL控制信號使V1截止時,輸出電壓為5V。同樣,改變R2使的值可獲得不同的電壓輸出。V1可用9013等NPN管替換。


相關焦點

  • 6大常用電源設計電路,電源工程師必備知識寶典
    ,無不需要電源來提供能源,這也更需要大量具有電源專業知識水平的工程師來完成設計和開發。而電源工程師主要是指從事開關、通訊、設備等電源的設計與研發工作的相關人員。那麼,一個成熟的電源工程師是怎樣工作的呢?主要有十點:一:接過電源設計要求!評估成本,定可行性方案。二:根據客戶報價!給定大體的元件成本與生產成本,可行性電路。三:構想出原理圖!
  • DC-DC電源常用電路設計方案知識
    DC/DC轉換電路主要分為穩壓管穩壓電路、線性(模擬)穩壓電路和開關型穩壓電路三類,下面來談談這三類的常用設計方案。(一)在眾多DC/DC轉換電路方案中,最簡單的是穩壓管電路設計方案。穩壓管穩壓電路結構簡單,但是帶負載能力差,輸出功率小,一般只為晶片提供基準電壓,不做電源使用。
  • 電源工程師基礎知識及必備技能詳解
    本文面對的是第二類的,也就是面對應用階層的電源設計工程師。 必須加一句,像陶顯芳老師、趙修科老師這一類的妖怪級別的大師寫的書,新手完全沒必要使勁啃的,很費時費力。大可囫圇吞棗看一下,能懂多少是多少。然後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回頭再看,就會有很大的收穫。我們是做工程的,他們搞理論基礎的。大師寫的書,一下子完全看懂,不大可能。那些書很多方面寫得很詳細,有完整的理論推導,包括的也非常全面。
  • 電子工程師必備:電源設計及電源測評指南
    電源工程師在電源設計或者電源測評時須考慮以下要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8217.htm  一、描述輸入電壓影響輸出電壓幾個指標形式  1、絕對穩壓係數  A、絕對穩壓係數:表示負載不變時,穩壓電源輸出直流變化量△U0與輸入電網變化量△Ui之比。
  • 從化學改行設計電源,工程師成長錄
    而隨身聽的供電電源一般是兩節5號電池,只有3V,如何通過這3V,得到正負12V。這大概是最早的讓我絞盡腦汁的電源設計了。在一個暑假裡,我完成了NE5532的放大電路,實現了磁頭信號的放大,我可以從耳機裡聽到我自己進行放大的美妙音樂。但是我一直都沒有合適的方案從3V電源得到正負12V電源。那時候其實對電源還是個門外漢,只會仿製別人設計好的電路,沒有自己的設計和計算能力。對電源的變換拓撲也是一竅不通。
  • 拆開電源看優劣——工程師眼中的ATX電源
    故此,本刊特邀金河田資深電源工程師劉正波做客技術廣角,從專業角度分析ATX電源的優劣。劣質ATX電源的大電容容量大部分不足,最明顯的是大電容的體積偏小。在網吧與公司這樣電腦集中使用場合中,被動式PFC的效果非常明顯;另一種是主動式PFC電路,其AC部分有一大的環形電感,此處還大多帶一塊PFC控制小卡。主動式PFC功率因數高,AC輸入電壓可以設計成100~264Vac,不過相對於被動式PFC而言,其成本較高,可靠性反而不如被動式PFC設計。
  • 電源知識大匯總 了解電源之EMI電路
    為什麼需要EMI電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190.htm電源在工作時
  • 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三)
    牽涉到開關電源技術設計或分析成為電子工程師的心頭之痛已是不爭的事實,推出《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系列三和工程師們一起分享,請各位繼續關注後續章節(如400W以下為25mm×20mm×11mm)中,引出3~4個引腳,外接電路如圖6(a)所示。
  • 電源快速充電電路圖集錦 | 設計電路分享
    交流電經過整流可以變成直流電,但是它的電壓是不穩定的:供電電壓的變化或用電電流的變化,都能引起電源電壓的波動。要獲得穩定不變的直流電源,還必須再增加穩壓電路。電路圖如圖6 所示。  由輸入選擇電路選擇外接電源的供電方式,電源輸入的電壓值為4.5~6 伏,有外接電源時,直接經3.3V 穩壓器穩壓後輸出,如果電池電量不足時,同時通過鋰電池充電電路對鋰電池進行充電;沒有外接電源時,由鋰電池供電,經3.3V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穩壓後輸出,供電選擇電路根據是否有外接電源,選擇由外接電源供電或者鋰電池供電。
  • 硬體工程師都是怎麼設計電源正負極反接保護電路的
    硬體工程師的很多項目是在洞洞板上完成的,但有存在不小心將電源正負極接反的現象,導致很多電子元器件都燒毀,甚至整塊板子都廢掉,還得再焊接一塊,不知道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01.二極體串聯型防反接保護電路在正電源輸入端串聯一個正向二極體,充分利用二極體正嚮導通、反向截止的特性。正常情況下,二級管導通,電路板工作。
  • 工程師必知:教你熟透開關電源設計的各種元器件
    設計開關電源並不是如想像中那麼簡單,特別是對剛接觸開關電源研發的童鞋來說,他的外圍電路就很負責,其中使用的元器件種類繁多,性能各異。要想設計出性能高的開關電源就必須弄懂弄通開關電源中各元器件的類型及主要功能。本文將總結出這部分知識。
  • 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四)
    牽涉到開關電源技術設計或分析成為電子工程師的心頭之痛已是不爭的事實,推出《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系列四和工程師們一起分享,請各位繼續關注後續章節因而,開關電源產生的對外騷擾,如電源線諧波電流、電源線傳導騷擾、電磁場輻射騷擾等只能用減小騷擾源的方法來解決。一方面,可以增強輸入/輸出濾波電路的設計,改善APFC電路的性能,減小開關管及整流、續流二極體的電壓、電流變化率,採用各種軟開關電路拓撲及控制方式等;另一方面,加強機殼的屏蔽效果,改善機殼的縫隙洩漏,並進行良好的接地處理。
  • 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五)
    牽涉到開關電源技術設計或分析成為電子工程師的心頭之痛已是不爭的事實,推出《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系列五和工程師們一起分享,請各位繼續關注後續章節。因而,開關電源產生的對外騷擾,如電源線諧波電流、電源線傳導騷擾、電磁場輻射騷擾等只能用減小騷擾源的方法來解決。一方面,可以增強輸入/輸出濾波電路的設計,改善APFC電路的性能,減小開關管及整流、續流二極體的電壓、電流變化率,採用各種軟開關電路拓撲及控制方式等;另一方面,加強機殼的屏蔽效果,改善機殼的縫隙洩漏,並進行良好的接地處理。
  • 工程師推薦一款兩用可變直流穩壓電源電路設計
    兩用可變直流穩壓電源,是無線電愛好者必備的維修時使用的儀器。這裡介紹一種輸出±1.25V~15V或+1.25V~30V,輸出電流約1.5~2A左右。它容易製作,使用起來方便且得心順手。
  • DC-DC電源設計
    圖中所示只是這也是三端穩壓器的基本原理,其實負載大小可以可以把三極體換成達林頓管等等,這種串聯型穩壓電路做組成的直流穩壓電源處理不當,極易產生振蕩。現在沒有一定模擬功底的工程師,一般現在不用這種方法,而是直接採用集成的三端穩壓電路,進行DC/DC轉換電路的使用。第六條、 線性(模擬)集成穩壓電路常用設計方案線性穩壓電路設計方案主要以三端集成穩壓器為主。
  • 教你如何快速的設計大容量開關電源電路及實現
    對於大容量電源系統,往往採用多個同一電壓等級的小容量電源模塊並聯的方法來實現,但如果並聯的電源模塊太多,就不利於均流和可靠性,因此用戶迫切要求大容量電源模塊的出現,基於這種背景作者開發了大容量開關電源。
  • 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六)
    牽涉到開關電源技術設計或分析成為電子工程師的心頭之痛已是不爭的事實,推出《工程師不可不知的開關電源關鍵設計》系列六和工程師們一起分享,請各位繼續關注後續章節在電氣技術指標滿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為使電源在惡劣環境及突發故障情況下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須設計多種保護電路,比如防浪湧的軟啟動,防過壓、欠壓、過熱、過流、短路、缺相等保護電路。同時,在同一開關電源電路中,設計多種保護電路的相互關聯和應注意的問題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如何設計開關電源的啟動電路
    好的啟動電路只在電源系統啟動時為其提供能量,當系統正常運行後便停止工作,那麼怎樣才能使啟動電路即安全可靠又能在輸出電壓建立後停止工作呢?  1、啟動電路設計構思  DC-DC開關電源的輸入電壓範圍寬,而電源IC晶片又需要穩定的工作電壓,則啟動電路就需要為IC提供安全穩定的啟動電壓。
  • 介紹幾個模塊電源中常用的MOSFET驅動電路
    MOSFET因導通內阻低、開關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開關電源中。MOSFET的驅動常根據電源IC和MOSFET的參數選擇合適的電路。下面一起探討MOSFET用於開關電源的驅動電路。在使用MOSFET設計開關電源時,大部分人都會考慮MOSFET的導通電阻、最大電壓、最大電流。
  • 拆開電源看電路!「一目了然」學知識
    電源不像處理器,可以看規格知性能;電源也不像顯卡,由一顆關鍵的GPU來決定檔次。 一款好的電源除了滿足功率需求以外,還必須考量穩定、節能、靜音、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沒有專業設備進行檢測的情況下,我們只有了解一些電源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知識,才能做到對電源「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