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0年10月22日,島津「專用於RoHS/ELV/法規限制有害元素篩選分析的X射線螢光分析儀EDX-LE」新品發布會在東莞成功舉辦,來自電子產品生產廠商、檢測機構等單位近80多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會議期間儀器信息網就EDX-LE的研發理念、市場定位以及RoHS最新動態等問題採訪了島津製作所分析計測事業部EDX研發部主任古川博朗先生、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EDX首席專家於曉林先生和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型儀器事業部電子電氣行業負責人章維斌經理。
Instrument:島津公司有多款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比如EDX-720、EDX-GP以及μEDX系列,此次推出的EDX-LE,主要針對哪些市場領域?
於曉林先生:EDX-720是島津公司較早推出的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是通用型儀器,主要應用在高端領域;μEDX系列主要用於微區分析;EDX-GP是2009年推出的產品,是適用於各種法規限制的有害物質的機型,主要應用於中高端領域;EDX-LE是2010年推出的新產品,主要應用於中低端領域專用機型,例如電子產品、器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工廠等。EDX-LE的推出是對於電子電氣行業需求的補充,使島津公司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在高、中、低端領域的產品線更加完善。
古川博朗先生:EDX-GP用於根據用戶所購買的標樣進行RoHS/ELV、無滷素和玩具的分析,採用液氮製冷型高分辨檢測器。EDX-LE用於RoHS/ELV和無滷素篩選分析,配備了電子製冷檢測器。EDX-LE的研發歷時一年半,其研發理念體現了島津公司對RoHS法規的全面理解,實現了從「分析儀器」到「檢查儀器」的過渡。其針對的市場主要是電子產品的快速篩選。
Instrument:目前XRF市場產品競爭非常激烈,請介紹一下島津此次推出的EDX-LE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目前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用於RoHS檢測面臨哪些挑戰?
於曉林先生:EDX-LE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方面和設計理念方面。在技術方面,電子製冷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的實質性進展,它降低溫度的程度有限,只能做到負幾十度,目前電子製冷技術還無法提升此類檢測器的靈敏度。島津公司在技術方面做了一些改進,提高了檢測器的解析度,基本滿足中低端的測試需求。
在設計理念方面,從「分析儀器」向「檢查儀器」過渡,歐盟版和中國版RoHS也在向這方面轉變。大家知道,做到極端環保是不可能的,符合法規的限制閾值的合格產品是今後的管控目標。EDX-LE的推出是市場、客戶以及法規方面的需求。
當然EDX技術也會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法規限制的元素將隨著環境和技術的進步要擴展對其他有害物質的管控,對於EDX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的EDX-GP以上的儀器據有很強的擴展性能,例如對於玩具法規所限制的元素就有八種,目前島津公司能夠進行快速篩選測試。另外,對於複雜樣品例如鍍層和覆層中的有害元素的測定,XRF和精確的化學分析手段都是非常困難的,目前歐盟RoHS還沒有相關的測試和判定標準。
Instrument:用於RoHS檢測儀器也有很多種,請您談談能量色散X射線螢光光譜儀在RoHS檢測中所處的地位?
於曉林先生:檢測方法一般有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IEC 62321將XRF的篩選分析作為第一種方法來應對RoHS法規檢測,並制定了依據RoHS指令的限制閾值扣除方法最大誤差和儀器誤差的篩選方法判定標準,如果XRF的檢測結果在這個判定標準下得到「清晰的合格」判定,可以不再採用其他的精確化學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對於複雜的樣品XRF不能作出相應的判定時,需要採用其他的精確化學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我們認為XRF將來可能承擔超過90%的RoHS檢測任務,其它的檢測方法所佔的比重會逐步減少,因為在法規的管控下,合格產品會越來越多。XRF是相對「環保」的檢測方法,而其他的精確化學檢測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汙染,檢測成本和時間遠遠大於XRF。
相對於XRF的其他的精確化學檢測方法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難是電子行業的有些部件溶解非常困難,即使採用微波消解的方式,也存在較大誤差;其實ICP等精確測試儀器面臨最大的挑戰還是樣品前處理的問題。另外,測試成本對電子電氣行業大量樣品的測試也是較大的負擔。另外在人員方面,ICP等精確測試儀器需要專業的人才,而操作XRF儀器的人員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培訓就能夠上崗操作,尤其是對於專用RoHS檢測儀器,簡單化和易用性是其最重要的特點。
Instrument:請談談您對於中國RoHS和歐盟RoHS看法?
於曉林先生:在歐盟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產品絕大多數是在歐盟以外生產的,而中國是世界的「大工廠」,生產了大部分電子產品和元器件。中國RoHS在2004年才開始制定,而歐盟在2006年就開始實施了。中國RoHS分兩步走,第一步先自我聲明標識,第二步,依據電子電氣產品重點管理目錄進行強制的3C認證。實際上要比歐盟的RoHS還要嚴格。歐盟是後市場管理,中國是市場準入制度,所以中國需要給企業一定的準備時間。歐盟是管控整機產品,中國是管控整個製造過程。我贊同中國的方式,雖然進程比較緩慢,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中國RoHS和歐盟RoHS有差別,目前對於企業來說只能按照兩套法規來實行,但是隨著中國RoHS的修訂,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是總的方向,在原則上的問題是一致的,比如:限制的有害元素和限制閾值是一樣的。
Instrument:請您談談自2006年RoHS實施以來,主要有哪些新進展?
於曉林先生:自2006年歐盟RoHS實施以來,我感覺主要的進展有以下幾方面:
(1) 正在制定的新版歐盟RoHS在法律層次方面對一些基本概念進行了規範,主要是為了後市場的監督;
(2) 正在制定的新版歐盟RoHS很重要的修改是提出「撤出市場」和「招回產品」,這對於電子行業的觸動是非常大,因為電子消費品的招回對於企業是非常困難的。
(3) 正在制定的新版歐盟RoHS準備採用CE認證的方式,採用「假定合格」的理念是較大的進步。
最後,在談到中國RoHS儀器市場發展情況時,於曉林先生認為中國市場是世界上RoHS儀器需求量最大的市場,90%以上的歐盟RoHS管控的電子電氣產品都在亞洲,主要在中國生產,即使是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產品實際上大部分也是在中國生產的,估計十幾年後情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此依據法規管控的檢測儀器的需求量會更加平穩,電子電氣行業對檢測儀器的要求也會更加理性。
章維斌先生(右一),古川博朗先生(右二),於曉林先生(右三)與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