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70後的足球迷,是親眼見證過馬拉度納巨大的魅力的,親眼目睹過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千萬人為他打call的盛景,才會被迭戈徹底徵服,才會對今時今日梅西、C羅誰是「史上最佳」的爭論,嗤之以鼻。
迭戈-阿爾芒多-馬拉度納-弗朗哥,走了。10月30日,他剛剛度過60周歲的生日,誰曾料想,不到一個月之後,迭戈就真的走了——這一次,不是fake news。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今夜,誰在為馬拉度納哭泣?就像科比去世的那個凌晨,多少人一覺醒來,驚聞噩耗,驟然心碎。
90後的籃球迷,是看著科比打球長大的,是真的心碎。90後的足球迷,沒親眼見過馬拉度納踢球,是從錄像中,視頻中,傳說中,故事中,認識的迭戈。80後的足球迷,在馬拉度納最輝煌的時期,還是懵懂的孩子,對迭戈沒有太深的認知。
60後、70後的足球迷,是親眼見證過馬拉度納巨大的魅力的,親眼目睹過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千萬人為他打call的盛景,才會被迭戈徹底徵服,才會對今時今日梅西、C羅誰是「史上最佳」的爭論,嗤之以鼻。
而這些「老男人」,恰恰是相對不太使用社媒的群體。所以,在社交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哀悼聲中,真正了解馬拉度納的,真正熱愛迭戈的,真正為他的去世而失聲痛哭的,究竟有多少?
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在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在義大利,在那不勒斯的巷尾。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坐著,跪著,倒著,癱著;點燃一根蠟燭,無數燭光匯聚,為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默哀,祈禱,哭泣,悲鳴。
這世界上,沒有誰,比阿根廷人,比那不勒斯人,更心碎了。這不僅是因為,馬拉度納用極具個人英雄主義的表演,為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帶來了榮耀。更因為,他們失去了精神支柱。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迭戈代表著叛逆,抗爭,無畏,革命,是偶像,是象徵,是旗幟,是人造的神,讓這個國家,這座城市,擺脫了社會動蕩帶來的集體挫敗感。
迭戈-馬拉度納,不是貝利,不是科比。他是一個人的英雄史詩,像古希臘羅馬神話裡的人物,帶有悲劇底色,又是瘋狂年代、亂世洪流裡唯一能給人帶來慰藉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社交媒體上,「馬拉度納去世」登上了熱搜,但對那些遠離社媒的「老男人」來說,這是一個時代之輓歌的奏響。在這個世界上,你再也找不到一個視菲德爾-卡斯楚和切-格瓦拉為偶像的球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