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動態】第58屆日本生物物理大會年會暨「中日聯合論壇」成功...

2020-12-05 澎湃新聞

【學會動態】第58屆日本生物物理大會年會暨「中日聯合論壇」成功召開

2020-09-17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責編 ∣吉 佳

學會動態

近日,由日本生物物理學會主辦的第五十八屆年會以在線會議的形式隆重召開。

與日本生物物理學會有著長期合作關係的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參與組織了「中日聯合論壇」分會場,分會場的議程在9月17日上午舉行。聯合論壇的組織工作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分會的胡俊傑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的Hiroko Bannai博士和RIKEN研究所的Rikiya Watanabe博士合作完成。

今年的聯合論壇主題為「膜動態的前沿進展」。聯合論壇由Hiroko Bannai博士主持,日本生物物理學會的主席Yoshie Harada教授致歡迎辭。在致辭中,Yoshie Harada教授講述了兩大學會合作的由來,尤其是去年天津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物理大會期間,包括她在內的日方代表受到了中方的熱情款待,雙方的學術交流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Yoshie Harada教授表示,感謝大家在疫情下,克服困難積極參與本次論壇,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參會報告人

論壇首先由來自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郭玉松博士報告了運用新的研究方法發現膜轉運中重要貨物的輸出信號和貨物受體的重要發現。接下來,RIKEN研究所的Satomi Matsuoka博士介紹了用單分子螢光成像的手段研究細胞極性運動中信號分子的分布特徵。中山大學的高嵩博士講述了線粒體外膜融合的結構基礎和重要機制。RIKEN研究所的Masataka Yanagwa博士匯報了利用單分子成像研究GPCR信號複合物調控的新發現。上海科技大學的莊敏博士描述了一種全新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用於解決低豐度蛋白和弱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瓶頸。岐阜大學的Kenichi Suzuki博士也運用了單分子的技術,成功標記了脂筏特異性的脂質,並研究了脂筏的組成與功能。

論壇現場

最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胡俊傑研究員講述了線粒體內膜融合的特殊性,以及介導融合的分子基礎和新的機制。與會人員通過在線留言提出了諸多問題,並與報告人展開了全面熱烈地討論。

報告結束後,胡俊傑研究員作了會議總結。胡俊傑代表學會徐濤理事長和張宏秘書長感謝日方的邀請和周到的組織工作,感謝所有報告人帶來的精彩匯報,並肯定了日方在最新生物物理研究技術方面的突破,預祝日方的年會圓滿成功,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和日方同行在下一屆聯合論壇中討論科研進展。

會後,雙方的參會人員還就研究人員的互訪和生物物理研究的環境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代表們一致認為這次聯合論壇收穫頗多,期待中日在生物物理學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能夠繼續發展。

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的

「第十八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

將於2020年11月15-18日

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

歡迎全國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

和企業的科技工作者參加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原標題:《【學會動態】第58屆日本生物物理大會年會暨「中日聯合論壇」成功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