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玉九在QQ上跟我說,禹澎《靡初》出刊一周年了,你給《靡初》寫篇序言吧!其實我一開始本來是想拒絕的,主要是因為最近特別忙,各種催稿的壓力很大,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寫這個序。二是我怕寫不好,誤人子弟。但是玉九身上的那份執著和狂熱最終打動了我,讓我仿佛瞬間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在那些青春年華裡我和他們一樣,十七八歲的年齡,心懷撰寫武俠小說的夢想,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寫的稿子能出版成書,變成印刷體,變成鉛字文。
十年後的今天,回想起當年的自己,好像就在昨天。那時候與其說我們是對文學的狂熱,不如說是對武俠的執著,確切點說或許我們的文學夢想最早都是從武俠小說開始的。記得那時候我還有一本專門研究武俠小說的書,是一所大學藝術教育叢書,貌似編著者是一個大學教授叫李玉萍,書名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叫《新派武俠小說研究》,裡面記載了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溫瑞安的很多事跡和作品。這本書對當時上高三的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本寶書,其重要程度若是用武功秘籍來衡量絕不亞於《九陽神功》對張無忌的意義。
當然我不敢標榜自己是一個文人,但至少是一個愛好文學的人,其實往往愛好文學的人都有一個充當俠客的夢想,刀光劍影,笑傲江湖,仗劍天涯載酒行。不得不說那些年那些熱血的江湖真的是沸騰了一代人的夢想。陳默曾說千古文人俠客夢!這話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或許在每個愛好文學的孩子心中都存活著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形象,都有一個十年一覺的江湖夢。說著說著扯遠了,抱歉,回歸主題,接著說《靡初》和玉九。
其實和玉九認識有一年多的時間,說來也是偶然,那時候我還在威海電視臺上班,無意中被一個喜歡古風言情小說的小女孩拉到了一個文學討論群組裡,群裡大部分都是一群上高二高三的孩子,當時的那個群組名就叫《靡初》,進去後其實我很少說話,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隱身狀態,看著他們在激烈的討論著唐三,番茄,跳舞,天蠶土豆等等一眾網絡大神,話語中充滿的崇拜與嚮往,就像當年我們討論鳳歌,滄月,步非煙一樣,那種嚮往十年後依然有人在傳承。就像北漂一樣,一批舊人離開了,一批新人又進來了!拋頭顱,灑熱血,只為撰寫一代人的夢想;拋頭顱,灑熱血,更為書寫一代人的青春。只是主角變了,偶像變了,但夢想和執著卻從未變過!
在《靡初》的群組裡,他們有嚴格的分工和撰寫計劃,雖然在我看來很多地方有些幼稚,但幼稚背後的那份執著和認真卻令人敬畏。靡初群組成員會定期將自己寫的小說分享到群裡,大家一起討論,當然大部分都是古風仙俠系列,這種仙俠小說很少能得到正統出版社的認可,除非你成名於網絡,才可能被出版商看中,但這個機率無異於大海撈針,成功的不過作家財富榜榜單的聊聊數人而已。
我定期會上去看看他們分享的小說,無論好壞,我都會耐著性子認真讀完,因為我知道每一篇稿子都是作者的心血,哪怕他寫的在爛,那也是心血。不管寫得怎麼樣,能寫出來就值得我們尊重,況且他們之中不乏有很多寫得很棒的仙俠文。
我知道《靡初》對玉九來說有非凡的意義,那裡承載了「路途遙遠,我們陪你,青春荒唐,我不負你」的文學夢想。玉九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玉洛書,我不知道玉洛書這個名字具體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玉九沒提過,我也沒問過,或許只是隨便起的名字。其實我想說我高中時起過一個和你差不多的名字叫玉劍寒,當時還很牛叉的給這個自認為很霸氣的名字寫了一段解釋含義的話,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在這吟一遍給你聽聽:玉乃石中之精,寒乃冰中之魂,劍乃百刃之君,冰中玉劍不出則已,出則威震四方,蕩平天下。哈哈哈,現在看來多少有些年少輕狂的感覺,不過話又說回來,年輕人沒有點輕狂之舉怎麼對得起青春二字。
我不知道一開始玉九給雜誌取靡初這個名字,是不是根據「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這個典故,不論初衷怎樣,但這個名字確實有他深層次的含義。因為寫小說是很多少年人的夢想,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想想而已,付諸行動並能堅持下來的人其實少之又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就是希望所有加入靡初的人,都能有始有終,堅持夢想,付諸行動,靡初也會為共同懷有文學夢想的你我他提供實現你作家夢的平臺。
青春文學這個名詞是九十年代末期才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當然時至今日這個名詞的背後已經承載了一個龐大的作家群體,出現了一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九十年代末期,特別是在99年新概念大賽之後,一群飽受爭議的80後作家的崛起,似乎讓很多乳臭未乾的孩子們人看到了鉛字文夢想實現的希望。
那時候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也沒有所謂的網絡文學,還停留在用筆寫文章的時代,沒有鍵盤俠,沒有網文,也沒有提筆忘字的尷尬。作家是對魯迅,老舍這種人的稱呼,那時候80後作家還是個比較新潮的詞,只知道有人作文寫得好,高考有學生用古文寫了一篇《赤兔之死》得了個滿分。我們爭相膜拜,平靜的文壇,80後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而已,怎麼可能寫書。可是時任上海文聯主席兼《萌芽》雜誌主編的趙長天推出了一個新概念作文大賽,往平靜的文壇投了一塊巨石,濺起了巨大的水花。「不良少年」韓寒的一篇《杯中窺人》打破了文壇現有秩序,《三重門》讓文壇前輩痛批的同時卻得到了無數同齡人的支持,我不知到暢銷書作家是不是從那時候才出現的名詞,但無疑韓寒,郭敬明算得上是暢銷書作家的先驅者,也讓文壇有了新的評判標準,評獎機構覺得很爛的作品,卻擁有成千上萬的讀者,數百萬冊的市場銷量瞬間秒殺那些所謂的權威專家的否定言論,畢竟鄧爺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作品是好是壞拉倒市場上賣賣不就知道了麼?
就像我們經常說為什麼有些書寫得很爛,但他就是暢銷,這就跟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許永遠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但它卻能風靡全球,這是通俗文學和正統文學的一次正面交鋒。你說誰好誰壞,對於文學這個東西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老輩子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當然這也是為什么正統文學和通俗文學代表人物吵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個結果的原因。
現在又冒出了個網文,以玄幻武俠為主要寫作題材的網文更是被正統文學全面封殺,國內文學獎項評選中似乎很少有或者說基本沒有武俠玄幻題材的作品能進入入圍榜單。我不知到若是金庸現在重出江湖寫一部武俠小說能不能去評選個茅盾文學獎?或許不能吧!不管能與不能,有一個事實你卻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很多寫手的文學夢想都是網絡武俠玄幻小說開啟的。
他們推崇網文,崇拜唐家三少、南派三叔就像當年我們一起崇拜韓寒,郭敬明,張悅然一樣,十八九歲的年華便能在新概念中脫穎而出,出版自己的作品,那年的我們是那樣的羨慕他們,我們一群中學生都把他們當作偶像。當年新概念開啟了韓少小四的文學夢,而韓少小四又開啟了我們的文學夢。這就像今天網文開啟了唐三跳舞的文學夢,而唐三跳舞又開啟了玉九和靡初小夥伴們的文學夢。
但文學夢想這個東西就是理想很風情,現實卻性冷淡,這條路途不平坦,坎坷又遙遠,中途會有很多當年和你一起出發的小夥伴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然後尋找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光明正大而又堂而皇之的離開,希望幾年以後,在最艱難的時候,你依然能以你偶像為榜樣,堅持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玉九和靡初的小夥伴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飲完兄弟這杯酒,艱難跋涉也莫回頭。願你能斬盡荊棘,通達彼岸!
只是此去天長路遠,誰人能波瀾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