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批北京援蒙掛職團隊中,有一位特殊的幹部,他的援蒙故事從第四批開始,至今仍在延續。他叫徐同軍。
徐同軍2015年退出現役,轉業來到北京市商務局,2017年3月前往內蒙古,先後掛職於自治區商務廳、扶貧辦;2019年4月,他二度援蒙,掛職烏蘭察布市商務局副局長。
掛職時間從2年變成4年,除了工作需要,更重要的是熱愛。
從自治區商務局、扶貧辦,再到烏蘭察布市商務局,這個看似「一路向下走」的過程,也是徐同軍扶貧工作不斷深入的過程。
推介當地農畜產品,讓真金白銀進到老百姓的腰包,是徐同軍來到烏蘭察布的首要工作任務。在他和掛職團隊的努力下,烏蘭察布農畜產品專店、專櫃已在北京開了12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掛職團隊腳步沒有停下。徐同軍開始在網上直播帶貨,推介當地農產品。
「我提前一個多星期做準備,跟廠家不斷溝通確認產品特點、帶貧效果……」徐同軍回憶起第一次直播帶貨前的準備工作,仍緊迫感十足。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第一次帶貨就取得50萬元的銷售成績。
採訪中,徐同軍接到一個電話,一聲「大哥」隱隱從電話那頭傳來。放下電話,他高興地說,「一個小兄弟的麵粉加工廠要投產了,讓我過去看看。」
打電話的人叫劉志強,是商都縣一名身患殘疾的大學生,目前在當地運營一家科創電子商務公司。徐同軍介紹,他和劉志強的初次見面,是在2019年服貿會順義分會場上。
當時,一個佝僂著腰、滿頭大汗,費力推著平板車運貨的年輕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徐同軍趕忙上前搭把手,隨後聊天中,他發現這個小夥子的經歷不一般。
劉志強大學本科專業是建築設計,畢業後正滿懷希望、勤奮工作的他卻遭到了「晴天霹靂」——突然患上的強直性脊柱炎,徹底打碎了生活原本的樣子。接下來的治療更是花光了家中積蓄,疾病一下讓他走進貧困。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劉志強變得十分悲觀,在朋友幫助下經營一個電商小店,勉強以此為生。更重要的是,他的信心已快被生活磨沒了。
「他是一個大學生,他缺的是積極向上的態度和信心,並不是致富的方法。」徐同軍感慨道。
展會結束後,徐同軍時常關注著劉志強。他根據劉志強的情況,為後者在企業經營上出謀劃策,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漸漸地,劉志強公司越做越大,還不斷地吸納殘疾人就業,回饋社會。
「向下」不是下坡,而是下沉。徐同軍說,「延了一屆,沉了一級,我覺得我不辱使命。每天與我幫扶貧困戶在一起,讓他們的生活一點一點地改善,這就是我的選擇。」
記者:王子豪
編導: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