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大風哥)
據說網際網路將向物聯網升級,以後主要不是人上網了,而是你的家電甚至你的桌子椅子床在上網啦。
造反啊,它們上網做什麼?
《怪物史萊克2》劇照:家具都成精啦
上傳數據啊,比如冰箱大叔不停檢測食品保質期,營養含量,卡路裡,床大媽不停檢測你的睡眠時間,深睡、淺睡。你家的燈在學習什麼時候開燈合適,光線多強好。當然還有各種穿戴設備,醫療設備在上傳人體數據,輔以各種算法分析就能獲得規律,更好地服務於生活。所以數據和算法才是物聯網的核心。
具體到家庭,則智能家庭系統繼承了安防、家電控制和健康偵測等等內容。
你看比爾·蓋茨,雖然退休多年,也不再是科技界的領軍人物,但他正好安居於他的物聯網智能化大房子裡。看看這照片,嘖嘖,指環王世界的精靈豪宅啊。
在蓋茨家中,來訪的客人會拿到一個智能設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置光線和室內溫度。無論你走到哪邊,音樂會跟隨著你,因為牆紙背後安裝了隱形的揚聲器。在室外的車道旁,比爾蓋茨有一顆40年的楓樹,他也設置了24小時計算機監控和自動澆灌。
可是擁有這樣一套房子得有錢,好在物聯網許諾智能家居將走向平民。大風哥在上海、深圳的智能產品會展上幾乎被智能家居展臺給包圍了,迷宮一樣。仔細看了看,怎麼說呢?前景美妙但槽點也滿滿。
介紹幾個。
先從這個盒子開始。
這個盒子能夠連接許多終端,比如連接無線路由器後,能延伸信號的覆蓋範圍;也能連接手機和音箱。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手機直接能和音箱連接的話,這個盒子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它還能連接電視機和手機,使手機能夠充當電視遙控板。然而,這也不是最新的技術,加一個外接插件,甚至下一個app到手機,比如多屏互動,就能夠遙控電視了。
無獨有偶,小編還在深圳智能家居展上看到了這個:
一個罐子連結各種家電
還有的廠家推出的不只是單個智能產品,而是一整套系統。比如圖靈貓智能家居。
圖靈貓的智能家居套裝包括中控器(控制臺)、傳感器(放在房間各個角落收集數據)、智能插座(可編程,能自我調節,比如解決家電待機能耗問題,自動檢測待機電流,經過一定延時時間,自動將電器電源完全切斷)。
介紹得很炫酷,很玄幻,很含糊,不過沒有小米的情景設定介紹得好,技術含量可能也不比小米好到哪去,宣傳頁首先要做得更吸引人吧!不過智能家居系統的設定還是令人期待的。
另外的優點就是外觀不錯,設計感較好。
除此以外,就沒啥優點了……
當然,極客遍地的米國在這方面領先。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其實就是個家庭智能中樞,而且谷歌也在5月19日的I/O大會上推出Googlehome與亞馬遜對標。你可以通過聲音來控制,對他喊一嗓子關燈或者訂酒店,它就開始執行了。而且人家都是有自己的大數據倉庫(搜尋引擎)做支撐的。國內的產品學的快,不過真學好了嗎?反過來講,學的快總是好的。價格也有優勢。
亞馬遜echo
Googlehome
國內的這款攝像機貌似也是主打智能家庭中樞。
據說廣角高清,可同時接入32個螢石系列傳感器設備。專業音頻去噪算法、支持全雙工實時語音對講、實時通話等功能,讓家人通過攝像機視頻對話、留言,甚至在急病等特殊情況下還可以直接對話了解現場情況。即便是在設備進入睡眠狀態時,自帶的PIR人體探測也會在小偷闖入時觸發攝像頭,在0.5秒內超快速喚醒錄像,並實時推送報警消息至客戶端,在沒有外接電源的情況也能防盜保衛安全。
說歸說,都還沒上市呢……
再說說家庭裝潢設計。
有了這款虛擬設計產品,你就可以了解沙發的尺寸,了解牆磚的顏色是否好看。讓用戶360度沉浸式體驗裝修的效果。
用虛擬成像解決裝潢設計問題。簡單說就是像遊戲一樣,設計你的家。完全沒有任何卵用。指望這個代替室內裝潢設計師,完全不可能的。作為遊戲太無聊了,作為裝潢設計也成本太高,而且完全是浪費錢,請設計師就好了。
下面這個東西忘記叫神馬名字了。
感覺它好方
其實這是個會議系統啦,具有的功能和上面那幾個音箱幾乎一樣,也可以作為家居中樞。會議系統也要做成機器人的樣子,不容易啊。而且什麼功能都想做,開會、持家……
智慧家庭,另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智能安全。比如,安全門鎖。
嘖嘖,國內第一款。裝了這類門鎖,就不需要帶鑰匙了,只需帶上手機,用藍牙開鎖即可。遇到暴力撬鎖還能夠報警。
作為一款專業的智能家居用品,它還會記錄開鎖信息,通過信息能夠知道家人是否回家等情況。所以,要是家裡真的裝了這個設備,喜歡出去浪的男同志們就要注意了哦!啥時候出門曬時候回家,老婆一查就知道。當然也會有黑客出來提供服務,幫你修改信息。
真的沒有晚回家呀~
當然,還不止「國內第一款」,還有各種電子門鎖和app。
在國外,手機控制的安全門鎖也是科技公司關注的領域。蘋果和谷歌公司也一直在研發相關的鑰匙系統。
Yale耶魯電子鎖曾發布一款名為YaleLock的住宅門鎖。這款門鎖基於數據網絡,可支持iOS與Android手機系統,並且還能與智能手錶配合使用。用戶在開門時,只要把手機靠近門鎖就可以了。如果用戶忘記攜帶手機或手機恰巧沒電了,門鎖還配置了觸控螢幕幕,用戶可根據此前設定的4-8位阿拉伯數字密碼進行解鎖。以後小偷也得學習新技術了。
說完了安全門鎖,再說說智能貓眼。
這類貓眼能夠紅外夜視、手機遠程視頻、智能抓拍、智能監控、報警提醒、查看訪客記錄。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一切盡在掌控……
還有,智能防丟器。當防丟器和手機超出安全距離時,手機和防丟器都會發出警報。另外還能遠程自拍。根據介紹是以貼片的形式。
諾基亞和摩託羅拉也都推出過防丟器。諾基亞的防丟器名為Treasure Tag mini,摩託羅拉的防丟掛件名為Keylink。他們的防丟器是以掛件形式。
這些是防丟物的,還有防丟人的。
哎呦我去,不是這個「丟人」啦……是防止人「走丟」……
比如來自芬蘭的
兒童智能追蹤器就具備了藍牙近場定位、GPS定位、手機基站定位三種定位方式,使用前可以通過NFC和手機配對,Yepzon由於沒有任何按鍵,會一直處於開機狀態。不論孩子去上學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也可以隨時定位到孩子位置,以保安全。
在國內,360也推出過兒童防丟手錶。
不過話說回來,這類產品似乎含有道德困境。產品製造商是趨利的,要讓這類產品得以暢銷,就得讓家長覺得社會中存在大量安全隱患,買兒童防丟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嘶,這兩年老是被人販子新聞刷屏,很多都是無中生有,昨天一個智障人在街上和一個小學生搭話3秒,就傳的滿城風雨,說人販子好猖狂啊,當街拐賣。是誰在推動這些人心惶惶的事情啊。
物聯傳感是將所有室內家用設備與手機聯繫起來。不僅能進行單個控制,還能進行場景控制。比如,臥室有「入睡」、「電視」、「起夜」、「閱讀」等多個場景,客廳有「會客」、「聚會」、「電視」、「影院」等場景,場景的開啟、關閉或者切換可以一鍵解決,提高了效率和用戶的舒適度。
不過話說中產階級的生活特別追求精緻,也特別敏感。擔心空氣汙染,擔心小孩安全,擔心食品健康……所以你看看這些智能家居在幹啥?
似乎主要就是監測數據,感受下:
移步深圳,還是這些東西:
到處是傳感器檢測人的數據。有點下面這個圖的感覺:
還有智能床墊,能監測心率、呼吸等生理變化,同樣是監測分析數據。
電燈電扇都要管,全世界的家電們,團結起來!
窗簾也要管……
據說是可以自動感光,自動調節窗簾。
人真嬌貴啊。
燈光更要管:
上面這家算是最特別的,不是產品,是態度——展臺上一大堆紙質宣稱材料,但是工作人員表示只有給名片的才能給材料,一邊說一邊就從觀眾手裡搶回材料。很有自信啊!
看到好多智能廚房,比如這樣的——
除了會收集數據的爐灶、空氣監測器等等。智能廚房開個柜子門也是電力控制的,好浪費。
還有展示晶片的,家電只要裝了這類晶片,大概都可以叫智能家居了。不過總算是必要的基礎技術工作。
哦,還有這個手機放大器,有點搞笑,就是個投影儀嘛……不過喜歡在家裡玩手遊的童鞋會很爽。
可比起臺北的familybook,上面的都算先進了。
能夠建立家庭社群平臺,類似一個「家庭雲」,可以把與家庭有關的一些照片視頻信息上傳共享,而且可以實時交流。技術並不新,家庭社交?對話、購物、通話、控制,實在看不出來比微信強在哪。臺灣網絡智能硬體比大陸落後太多了。
臺灣的社交平臺,還在上個世紀~
也說說有意思的吧。
青研科技的眼動控制智能家居有點意思,主要是服務殘疾人的,恐怕有點超前。眼控技術是用高精度紅外光學裝置和先進的圖像識別算法來實時計算眼睛所看的位置,並可用眼睛來控制電腦、電視、Pad、手機、智能家居、輪椅、護理床等設備。
舉個例子,可以選擇要看的電子書,並用眼睛控制翻頁。想選擇要聽的音樂或要看的視頻,就可以用眼睛控制開始、暫停、停止、退出。
有沒有一種用意念控制世界的趕腳。
還有一種智能飯盒……
嗯,石墨烯的物質結構非常妙。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在塑料裡摻入百分之一的石墨烯,就能使塑料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加入千分之一的石墨烯,能使塑料的抗熱性能提高30攝氏度。
查了一下,這家說是研發了石墨烯發熱膜,使得加熱更均勻,加熱時候不用打開飯盒蓋子,防止水分流失。
蘇寧這一系列小產品有點意思:
分別是「漱口機」、「水多功能護理機」、「食材淨化機」。
技術上沒多少含量,不過我在想以前動畫片裡那種橋段:一個人起床,摁了某個按鈕,然後一大套機械裝備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啟動,所有東西都運轉起來,幫主人穿衣服、刷牙做好早飯。
未來的智能家居不就是這個意思麼,比如這套水設施就是能讓你進衛生間臉湊上去就刷牙洗臉自動搞定,果然偷懶是人類永恆的創造動力。
懶人推動社會進步~
智能痛經緩解飾品已經出來了,估計不就智能保險套也要出來了,收集一些什麼數據呢?
會不會這樣,「您啪啪啪的節奏最近半年明顯變緩,要不要為您聯繫莆田醫院?」
Greenpeak老人看護系統看起來有點意思。在家中裝幾個傳感器,自動收集住宅內老人活動起居數據,經過兩個星期的學習,就能識別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以後系統偵測到異常情況,比如老人起床太晚,就會給家人發送提醒信息。不需要攝像頭,因而避免隱私被窺視的煩惱。像陸家嘴酒店那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啦。
寫文案的好像格調挺高的,居然類比《1984》:
確實提出來未來社會的新課題:重新評價隱私權和數據。這家公司文案最後提出結論:
「正如網際網路黑客無法阻止我們使用信用卡一樣,我們也將學習如何處理物聯網上的安全和隱私。」
相比之下,某家做智能硬體供應鏈平臺的廣告就完全是另一種氣質了:
這傳單,這氣質……搞傳銷的還是搞P2P的亂入了?
用p2p的精神來玩智能家居,沒準也能風光無限呢。不過很多行業、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產品與實際市場需求需要磨合,沒有統一的智能家居標準,使得家居產品之間不能互聯互通,違背網際網路、物聯網最基本的原則,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運營商、製造商、服務商達成一致著手;
再者,家庭即是公開的(內部),又是極為隱私的(對外),要讓人們生活在智能設備監控下,信息數據控制在陌生商業服務機構裡,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最後,所有的所有的前提是,你首先要有錢——購買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還是千元之內的智能「音箱」路子更惠民一點。仙女仙女,用魔法賜我智能家居吧。
智能國致力於溝通理智與情感,聯繫科學與產業。如有合作需要,請聯繫張小寶:study@guancha.cn QQ:5295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