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海洋生物界的殘酷比陸地生物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的鬥爭發生在深海,以至於我們沒辦法了解到詳細過程。不過透過一些海洋紀錄片來看,鯨魚和鯊魚就相當於老虎和獅子,站在了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它們對其他海洋生物具有強大的壓製作用。整片海域,都是它說了算。
虎鯨就是這麼霸道,它還是群居生物,一群虎鯨統治著一片海域。不論是太平洋還是大西洋,兩極地區的海域偶爾也能看見它們的身影。鯊魚看似兇猛,在海洋中沒有敵手,碰到了虎鯨,它也得悄悄溜走。
而對於鯊魚來說,人類不過是一種食物,每年都有鯊魚襲擊人類的事情發生。性情一樣兇猛的虎鯨,反而不會做出攻擊人類的事情。有人說海洋世界裡的虎鯨會攻擊飼養員,這是受到了環境的影響。虎鯨是縱橫四海的頂級海洋生物,每天的活動範圍能有100平方公裡。長期被關在狹小的海洋世界,對虎鯨來說無異於噩夢。
情緒經常變得暴躁,攻擊飼養員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在海洋裡生活的虎鯨就不會這樣,它們會親近人類,對人類表達善意。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虎鯨和海豚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動物。其實它們是近親,虎鯨本來就是海豚的一種,它在生物學的劃分上,屬於海豚科。所以虎鯨親近人類的原因就清楚了。它的智商在海洋生物中名列前茅,為了弄清楚虎鯨到底有多聰明,科學家解剖了它的大腦,和人腦進行了對比。
腦區的劃分從它們的行為上來看,和人腦幾乎一樣,大腦溝回裡的神經元細胞數量也超過了10億。人類的智慧體現在大腦上,就是思維認知和語言組織能力,這都由固定的腦區來負責。科學家對比了虎鯨的腦區,發現它的腦區也有同樣的功能,這說明它的智力水平在動物界中已經是靠前的了,對比靈長類動物也不落下風。
智力高的動物都有一個特點,會對高智力的動物產生親近感。虎鯨親近人類,說明在它們的認知中,存在「人類」這個概念。人類會使用工具,還會說多種語言,都說明了人類比虎鯨要聰明。而且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海豚科的動物,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語言,虎鯨也不例外。
它們通過特殊的聲波來傳遞信息,達到溝通的目的。那虎鯨有沒有可能「口口相傳」?它們是群居動物,虎鯨群的規模一般都超過了15隻。老虎鯨把它們知道的東西告訴小虎鯨,還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還有種有意思的猜想,認為虎鯨和人類的祖先有某種親密關係。我們知道,古猿在進化成南方古猿時,中間有一段長達三百萬年的空白期。這段空白期,陸地上完全沒有找到化石,也沒有發現遺蹟。於是有人猜想,古猿去了海洋裡生活,變成了海猿。人體的諸多生理特徵和水生動物相似,和其他陸生動物差別較大,海猿假說能解釋這一點。
也許在遙遠的過去,海猿和虎鯨是並肩作戰的夥伴,雙方經常合作,生活中互相幫助。後來海猿再次回到了陸地,這種關係才慢慢淡化。不過不代表虎鯨忘了我們,今天的人類,就是它曾經的親密夥伴。所以它親近我們,歷史上有不少虎鯨幫助人類的例子,都說明了虎鯨對人類有善意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