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人吃不飽飯,我們為什麼還要斥巨資登上月球?

2021-01-15 十點讀書會

探尋經典背後的故事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作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說出了這句名言。


圖片經機械工業出版社授權發布


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


我們從站在地球上「舉頭望明月」,到「成功登天」,走了許多年,面臨過許多質疑,其中,最大的一個聲音大約就是:


地球上還有這麼多人吃不飽飯,我們為什麼還要斥巨資登上月球?



見天地:飛向太空是為了更好地審視地球



阿波羅8號太空人 比爾·安德斯:


「在未來,如果人類決定探索未知的宇宙深處,那麼我們的目的絕對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徵服新世界』,或者是『在其他星球上複製我們龐大的購物中心』。我始終認為,人類應該到宇宙深處去嘗試努力探索自身的奧秘,用更加睿智和欣賞的眼光來審視我們所離開的世界。」


圖片經機械工業出版社授權發布


如果不飛向太空,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是什麼樣子,正在變成什麼樣子。


不論是環保事業、還是解決人類根本的糧食問題,都需要對地球進行大量探測,獲得大數據,然後反過來致用。


我們熟悉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也許,我們給了一個餓肚子的人一碗飯,他當時能夠吃飽,可是下一次呢?下一個人呢?


探索太空,正是在解決這樣的問題,致力於長遠發展的問題,關係整個人類的問題。



見眾生:探索宇宙是為了獲得更多選擇



2008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立50周年紀念日,尼爾·阿姆斯特朗:


「我們的終極目標絕對不限於更快、更高、更遠,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是為子孫後代開發出全新的選擇——能夠擴大人類知識邊界的選擇。「


尼爾·阿姆斯特朗


也許,我們按照現有的資源、現有的生活方式,安穩度過一生不成問題。


可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呢?


他們的未來在哪裡?他們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我們要如何讓這一切可持續發展?


如果註定地球上的某個資源是用完就沒有了,那麼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在這之前找到更合適的可復用資源。


這是探索外太空的又一大使命。我們通過科技去發現、尋找更多可替代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坐吃山空」。



見自己:世界這樣大,不必緊盯著眼前


阿波羅14號太空人埃德·米歇爾:


「我們有可能會在討論中涉及技術、金融以及政治層面的話題,然而我們真正的目標,是在更大的維度當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圖片經機械工業出版社授權發布


就在昨天,你還因為某個問題和某個人爭論得面紅耳赤,可是當你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切不過如此。


眼跟前的問題放在5年後,10年後,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對於個人而言,宇宙、星空這樣的大的命題,能夠對日常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抬頭看看天空的那一瞬間。



今日話題

你聽過有關「月食或者日食」最離譜的說法是什麼?


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十點君選2個走心留言的讀者贈送《登月》各1本。


任之,你身邊的問題終結者。本文首發於十點讀書會(ID:sdclass),新女性成長文化平臺,和300萬小夥伴一起陪伴學習,向上成長,轉載請聯繫授權。


編輯:阿醫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往期


——別忘了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歡迎把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好友

相關焦點

  • 吳京《攀登者》被質疑:飯都吃不飽,登珠峰有什麼意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吳京導演指導的戰狼系列電影。是不是非常熱血澎湃呢?現在吳京導演又有一部新作即將上映。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攀登者》。自從吳京導演憑藉著戰狼二一舉登上中國票房榜排名第一之後。吳京導演就成為了大家心中的神。似乎有吳京導演在的電影就一定會火。尤其是流浪地球,本來吳京導演和流浪地球並沒有什麼瓜葛。
  • 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上飯,我們為何還要探索宇宙
    一些網友留言:為什麼那麼多人吃不上飯,卻還要花很多錢探索宇宙?巧合的是,早在1970年,尚比亞修女MaryJucunda曾致信美國航空航天局ErnstStuhlinger博士,問了同樣的問題。她很快收到一封真摯的解答和一張曼妙的地球照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封40多年前的回信。
  • 被稱為熒惑星的它,美國不惜斥巨資進行探索,移民火星能成功嗎?
    2020年7月23日,中國研發的「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緊接著在7月30日,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成功升空,中國和美國先後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火星也被稱為熒惑星,自古以來人類對其充滿幻想,現如今美國不惜斥巨資進行探索,未來移民火星能成功嗎?
  • 為什麼非洲人吃不飽飯?看了菜市場才知道,原因讓人深思
    為什麼非洲人吃不飽飯?看了菜市場才知道,原因讓人深思隨著國家的不斷壯大,人們逐漸過上了美好的生活,大家不會再為吃不飽,穿不暖而擔心。在保證了自己國民安樂的前提下,我國還對很多弱小和貧困的國家進行幫助。由於非洲很多地方常年乾旱,導致非洲難民每年都會增加,為此每年我國都會向非洲捐贈大量物資,可很多人在去過非洲之後,都說非洲不值得同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跟著小編一探究竟吧!有人說看一個國家的民風民情,先要看看他們的菜市場,那麼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非洲的菜市場。
  • 非洲人為什麼吃不飽飯?去了菜市場才明白,他們可能不值得同情
    只要說到非洲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貧窮落後,雖然我們國家每年都會給非洲的人捐贈一些物資和金錢,但是這些幫助並沒有讓非洲擺脫貧窮的狀態,依舊過著吃不飽飯的生活,很多去非洲遊玩過的人都表示。去了菜市場你就會明白他們不值得同情,因為非洲的菜市場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根本就不一樣,非洲菜市場都是比較髒亂的,垃圾汙水也是到處可見,甚至在你一走進菜市場就會聞到食物腐爛的氣息,各種水果蔬菜也都擺放在髒水上面。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月球是我們最為了解的一顆星球,因為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是人類唯一踏足過的一顆星球,在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讓人類第1次站在月球上開始眺望我們所生活的藍色星球。
  • 登上月球環境土壤灰不拉幾為什麼地球上看起來那麼亮呢?
    但一個物體隔遠了,對光的反射到我們眼中看起來就分辨不那麼清楚,而是看到一個亮點或者色彩。而且我們看到的這些物體就像它們本身在發光,比如一些射燈照在建築上,我們遠遠望去,就像是建築本身在發光(見上圖)。我們看到很遠處的汽車,有時候已經分辨不出顏色了,只能看到一個亮點。汽車並不發光,這個亮點就是反射太陽的光。
  • 月球背面的秘密:明知道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還要探索月球?
    時代在進步,人類對宇宙中天體的運動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特別是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一個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一個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毫無疑問,探索月球肯定是人類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在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後,失望的發現月球果然和夜晚的天空中一樣,寒冷且悽涼。月球上沒有月兔也沒有嫦娥,只有著巨大的環形山和灰色的月壤,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澳洲人:我們斥巨資想殺絕的動物,在中國這個省每年卻吃3億隻
    如果說要數奇珍異獸最多的地方,那當然首居澳洲了,位於澳洲的澳大利亞,完全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動物泛濫最嚴重的國家,不要是正常點能繁衍的動物,在澳洲基本都是泛濫的,就有澳洲人表示:我們斥巨資想殺絕的動物,在中國這個省每年卻吃3億隻。
  • 登上月球散步很簡單,為什麼不再次登月呢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登月,登入月球。50年前,人類第一次登上地球以外其他的星球,但是遺憾的是,人類只在阿波羅計劃1969-1972年期間,共登上月球6次,之後人類就再也沒有去過月球。那麼今天,在這個登月50年後,我們再來討論分析下這個登月事情,你越是理性的分析這個登月事件,你就會越覺得它有很多的可疑點。
  • 比雪龍號還要強?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
    比雪龍號還要強?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北極地區氣候寒冷,北冰洋終年冰封,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尚未被開採,於是各國將目光都轉向了北極。想要在北極開採資源,也絕非易事,這裡氣候惡劣,常年積雪覆蓋,北冰洋冰層非常堅固,普通的工具在這裡束手無措。唯有破冰船能在這裡暢通無阻。
  • 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經常吃不飽飯,平均身高卻達到1米8?
    說到非洲,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有很多的非洲人因為吃飯的問題而發愁,而且在非洲有很多的人群都是特別的瘦,因為經常吃不上飯,所以導致發育不良,身高也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民族卻是非洲個子最高的民族,當地人也經常吃不飽飯,但是平均身高卻達到1米8,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為啥有人說,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感到恐怖?到底看到啥呢?
    為什麼有人說從月球上看地球會感到恐怖呢,到底會看到什麼呢,相信小夥伴們一定會好奇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月球上有著許多的神秘,他也是裡地球最近的星球,所以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而當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時,也能夠看到我們生活的這顆蔚藍色的星球
  • 月球上是有毒嗎?為什麼登上月球的太空人都出現怪病?
    現在,人們對月球的好奇也從未停止過。無數次的登月計劃與登月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從1969年,繼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之後,人類又接連送了十二位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不僅邁出了一小步,還接連在月球上走了好幾步。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再也不是局限於神話傳說與幻想中了。人類不僅飛上過月球,還在月球上行走。有些太空人還帶回了來自月球的土壤。這些都是人類不斷探索,不斷試驗的結果。
  • 為什麼看不到現在各國登月消息呢,是已經停止對月球的探索了嗎?
    自從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並引起相當大的轟動之後,慢慢的,傳出來登月的消息似乎越來越少了,這是各國都開始對月球失去了興趣了嗎?為什麼現在登錄月球越來越少,四十年前登月球那麼普遍呢?其實,我們現在很少聽到登月的消息,是和當前的登月技術水平的發展有關的,就目前的技術來看,登月的耗資巨大,而且收益甚小,因此各國都是對此並不熱衷,相對的新聞關注也是比較少了。當然了,對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反過來看看的:為什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候,大家對登月如此看重?
  •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有人覺得恐怖?
    古代的人類看待月亮還只是神話中的存在,1969年人類第1次登上月球,拍攝到了在月球表面看地球的照片。但有些人卻覺得這張照片有些恐怖,這是為什麼呢?通過拍回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地球閃爍著蔚藍色的光芒,在黑暗的夜空中成為了唯一的璀璨光景,就像一顆永不墜落的藍色寶石。在小編看來,這張照片是是非常有意境的,有些人之所以感到恐怖,或許與木星恐懼症有關。
  • 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感覺?為何有人會覺得很恐怖?你是怎樣的感覺
    月球天空中的地球就像是鑲嵌在黑色背景中一塊藍白相間的寶石清澈明亮。那麼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會有多大呢?要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直徑的3.7倍。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一定要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那麼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咱們可以通過計算視直徑的辦法來比較一下。什麼是視直徑呢?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我們在地球上看月球,小小的,很遠。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麼樣的呢? 由於月球的直徑大約只有地球的1/4,所以從月球上看地球會覺得地球非常大,非常近。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會發現其實月亮的位置是變化的,而且我們永遠只看得到月球的一面。
  • 國際空間站為什麼不建在月球上,而建在地球高空?看完你就明白了
    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打開了探索太空之門,也讓人類對月球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也意味著人類在探索太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人類文明邁出了一大步。
  • 美國登月之後,人類為什麼再也沒上過月球?其中有什麼秘密?
    各位看官老爺們好,今天咱們就來談談,為什麼1972年明明有人登上了月球,但是自那以後,人類便再也沒登陸過月球呢?尤其是相較於金星、火星這樣的天體來說,探索月球無疑更加合算的,然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自1972年之後,人類便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即使到了航天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也沒有哪個國家再提出過有關載人登月的計劃。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