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字,全面深入《指環王》三部曲

2021-01-09 8分電影

如果說科幻電影的天花板是《2001太空漫遊》,超級英雄的天花板是《蝙蝠俠:黑暗騎士》,那麼魔幻電影的天花板就是《指環王》(三部曲)。

基於英國作家J.R.R.託爾金的原著小說《魔戒》三部曲,導演彼得·傑克遜花費數年時間籌備,長達1年多的拍攝周期,耗資數億美元, 在大銀幕上創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中土世界」。

視效技術上的裡程碑式成就,商業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加上獎項、票房、口碑、評分等各方面優秀無比的答卷,《指環王》三部曲不愧為人類電影工業史上的偉大典藏。

第一篇章:世界觀設定

託爾金用一生的時間創造了一個世界,中土世界,那裡有著山川河流,城堡礦井,雪地火山,也有著玄術魔法,神靈鬼怪,神兵利器,本是一場虛構遐想,卻如此真實無妄。

後世的奇幻作品,J.K.羅琳的魔法世界,羅伯特·喬丹的時光之輪,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乃至遊戲領域的魔獸爭霸,無不受到中土世界的影響。

仿佛真的就如託爾金描述的那樣,中土世界不是在別的星球,而是在「mother-earth」,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真的存在著中土大陸,五軍之戰,最後聯盟戰爭,魔戒聖戰,是一段被塵封的世界史。

「託爾金像是在寫著歷史故事。」喬治·馬丁說。

託爾金在創作的過程中借鑑了北歐神話,所以中土世界的起源頗具神話傳說的色彩。

類似於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創世神」伊露維塔先創造了埃努(俗稱天使),然後和埃努們一起創造了宇宙,以及各種各樣的生靈,世界由此誕生。

十五名力量最強大的埃努被稱為維拉,其他的埃努則被稱為邁雅。

魔苟斯原本也是維拉之一,只是他個性太強,只想按自己的意志來,不願「合唱」,慘遭除名後成為米爾寇,專門「搞破壞」。魔王索倫就是魔苟斯的門徒之一。

阿爾達是神明們創造的其中一個世界,這裡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西邊是阿門洲(《指環王3》佛羅多結局所去的地方),東邊是中土大陸。

一直發展到第三紀元,也就是《指環王》的故事時間,不同的種族已經在中土大陸擁有各自的「領地」。

①精靈

精靈是「創世神」伊露維塔親自創造的種族,主要居住在林頓、瑞文戴爾等中西北部地區。

他們的特點是可以永生,只要自己不「作死」放棄神力,即便被殺死靈魂也可以不滅,除非整個宇宙滅了(當真是伊露維塔「親生的」)。他們鑄造神兵利器的技能幫助中土大陸快速發展,但估計是活的時間太久,多數精靈逐漸失去了某種熱情,沒什麼大事就不出門了。

原著文學中精靈還分為很多類別,電影沒有空間進行延伸,這裡也不再細述。

②人類

人類和精靈一樣是由伊露維塔親自創造。可能是伊露維塔看到了精靈的「缺點」,所以人類壽命有限,也沒有魔法神力。正因為壽命有限,人類才更有奮鬥精神,他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於是他們逐漸取代精靈,成為中土大陸的主角。

人類在剛鐸、洛汗等地建立了多個王國,他們是內心極為複雜的種族,有時可以英勇無畏,有時又自私懦弱,所以各個王國也是時而興盛,時而衰落。

③矮人

矮人主要生活在孤山、伊瑞德米斯林等地,他們喜歡各種金銀財寶,所以愛好挖礦尋寶,性格則大多堅韌固執,一言不合就容易幹架。雖然人比較矮,但身體機能非常強,幹一整天髒活累活不在話下,壽命也比人類長個幾百年。

④霍比特人

又稱「哈比人」,矮人喜歡金銀財寶,他們就喜歡食物,主要聚集在格拉頓平原、夏爾、布理三個地方。他們體型也很矮小,但身體機能比矮人差多了,沒什麼戰鬥力。平時也不幹啥正事,就知道開派對吃喝玩樂,不過這種田園生活是小說作者託爾金最嚮往的。

他們與世無爭的品格成了邪惡野心的對立面,三個持有魔戒的霍比特人都沒有想要說統治世界,所以,只有他們有資格充當「護戒使者」,成為指環王故事的絕對主角。

⑤樹人

顧名思義,他們都形似樹木,是森林的守護者。他們力大無窮,卻擅長發呆。

中土大陸日益發展,他們卻越來越衰落,第三紀元時只剩下法貢森林一塊領地。可以說,樹人是託爾金批判社會為了工業發展而破壞生態的一個體現。

⑥半獸人

反派種族,據說是初代魔王魔苟斯折磨改造精靈而創造,這樣的話,可見半獸人充滿了仇恨。他們形貌醜惡,言行粗俗,害怕陽光。不過在《指環王2》被改造成強半獸人後,就不再怕了,而且戰鬥力也有所提升。

⑦巫師

巫師並不算是種族,也不是《哈利·波特》系列那種巫師,他們是宇宙的神明之一,是等級相對低一些的埃努,被稱為「邁雅」。可能為了方便跟人們溝通,原本無形的他們化作人形,大多為老人的形態。

中土大陸曾有過5個巫師,《指環王》三部曲中的甘道夫和薩魯曼是其中兩位。巫師也有等級分別,只看電影的話知道白袍比灰袍高級即可。了解他們是神明這個設定,《指環王2》的一些情節就不會感到突兀了。

另外魔王索倫也是邁雅之一,如果他不是被魔苟斯蠱惑,說不定也能成為中土世界的巫師。如果更高級的神不叫同級別的甘道夫他們來抗衡,恐怕索倫早就一統中土了。

中土世界的時間曆法(或者說時間段)按「紀元」計算,新的紀元重新開始計算年份。每一個紀元都有著不同的大事件,「紀元」前面還有神明們創世的歷史。

第一紀元持續了500多年,以初代魔王魔苟斯的戰敗告終;

第二紀元則有三千多年,索倫繼承魔苟斯,他打造出至尊魔戒,意圖一統天下,但最後被人類和精靈聯軍打敗,至尊魔戒下落不明。有傳劇版《指環王》將會講述第二紀元的故事;

第三紀元的2463年,失蹤的魔戒被重見天日。2940年後發生《霍比特人》三部曲劇情。3001年後,《指環王》三部曲劇情開始。

第二篇章:魔戒聖戰

《指環王》並不是單純的冒險故事,佛羅多帶魔戒前往末日火山只是整個「魔戒聖戰」中的一部分。

索倫在第二紀元末戰敗後,只是失去了肉身,靈魂意識還在。第三紀元1000年前後,他以死靈法師的身份重新出現在中土大陸,想要捲土重來。《哈利波特》系列裡的伏地魔,想必是從索倫身上得到的靈感(J.K.羅琳14歲時就開始閱讀《魔戒》)。

第三紀元2463年,至尊魔戒重見天日,索倫也看到了機會。只要能重獲魔戒,分崩離析的人類,退隱山林的精靈,就已經無法再阻止他了。

索倫非常聰明,他知道自己最大的障礙是更高神明派來的巫師們,所以他得先搞定5個巫師。沒想到,其中3個巫師都不怎麼中用,有的似乎是沉迷中土景色而忘記自己的任務,有的則執行任務失敗一蹶不振,真正能打的只有薩魯曼和甘道夫。

那索倫就好辦多了,他只要拉攏其中一個,巫師的力量相當於被抵消了。

一直到3017年,索倫抓到了曾持有至尊魔戒的咕嚕,得到關鍵線索後,就立刻派出「戒靈」,前往夏爾搶奪魔戒。

9個戒靈原本也是人類。當時索倫說要更好的守護世界啥的,誘騙擅長造神器的精靈鍛造了19枚戒指,3枚給精靈族,7枚給矮人族,9枚給人類。

索倫在戒指做了手腳,以便在做出至尊魔戒後,控制這些戒指的族群領袖。精靈的3枚戒指沒成功,精靈方面早早送走了戒指;矮人因為性格倔強沒被控制;9個人類戒指被索倫尋回,並賜予9個人類貴族,他們肉體消亡後成為了索倫的僕人,得到了力量,卻失去了自我。

恰巧前往夏爾給老朋友比爾博·巴金斯祝壽的甘道夫發現了至尊魔戒,一番調查後,他得知咕嚕被抓,便立馬讓新任魔戒持有者佛羅多·巴金斯跑路,期間應該還叫了還是遊俠身份的阿拉貢去護衛,自己則去找另一個巫師薩魯曼幫忙。

眼看魔戒就要到手,索倫開始擴充軍隊,做好統一中土的全面戰爭準備。

薩魯曼成為了一個左右局勢的關鍵人物。因為當時索倫尚未奪回魔戒,肉身還沒有完全恢復,很難全盤操控複雜多變的戰爭。

作為「五巫」之首,薩魯曼本應成為索倫野心的最大障礙,不過他卻對魔戒著了迷。性格自傲的他渴望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原來的維拉領導不能給他,但索倫可以。如此一來,5個巫師只剩下一個甘道夫能夠出手抵抗索倫。

可以說,是薩魯曼的墮落加速了戰爭的進程。

有了薩魯曼幫助,索倫好比有了一個總經理,兩個「邁雅」強強聯手,中土大陸岌岌可危。

索倫在東南部的魔多養精蓄銳,薩魯曼則在中部的艾辛格打造強獸人大軍,正好對人類的兩個大國——剛鐸和洛汗,形成了包夾之勢。

就算沒有魔戒,人類也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得知如此狀況,瑞文戴爾的精靈領主埃爾隆德直言,「我們沒有能力同時對抗魔多和艾辛格。」

這時候,就必須要人類、精靈、矮人,不同的種族一起齊心協力,才有機會逆轉劣勢。

與以往不同,敢於站出來行動的,還多了幾個霍比特人。

經過在瑞文戴爾的緊急會議,人類、精靈、矮人三方決定,派「魔戒遠徵隊」前往魔多境內的末日火山,銷毀魔戒。

雖然兵力上處於劣勢,但擁有魔戒,至少還能佔據著一定的主動權。

索倫和薩魯曼自然不會讓魔戒遠徵隊一路順暢,設法阻攔,搶奪魔戒。不過因為情報有限,半獸人智商有限,戒靈人數有限,魔戒又沒有全球GPRS定位功能,分散軍力去全面攔截並不明智。

一時之間沒法把魔戒搶回來,集結的大軍也不能幹等。此時薩魯曼便向索倫建議,世界已經變了,人類和精靈已經不像當年那麼團結,甚至人類內部也出現了矛盾,現在完全可以先把孤立無援的洛汗國給滅了,重重打擊人類的士氣。

戰爭正式打響,上萬強獸人奔向洛汗,一路燒殺搶掠,無數洛汗人民被迫前往聖盔谷避難。

因為聖盔谷號稱永遠不會被攻破。

可是上萬大軍對上大約3000人,3000人中還有一大部分是沒什麼實戰經驗的民兵,洛汗最後的堡壘,其實已經不再安全了。

薩魯曼對洛汗怕是已經覬覦已久,他早已用魔法把國王希優頓給腐蝕了,執掌實權的奸臣也是他的人。

只是他沒有想到,成功破壞了魔戒遠徵隊,遠徵隊的人卻成為了洛汗的重要救兵。

原本要護送佛羅多到末日火山的甘道夫、阿拉貢等人來到了洛汗,他們使得洛汗又重新有了一定的抵抗力。

阿拉貢無疑是戰爭故事線的絕對主角,而甘道夫則更像是一個中樞人物。

一個中樞人物總是在難以調停的局勢中起到關鍵作用,這個人通常是導師,或者愛人,推動著主人公最終問題的解決。

早在《指環王1》,甘道夫就意識到,阿拉貢可以引領人類重新團結。

《指環王2》呈現了史詩般的聖盔谷戰役,甘道夫確實是全場MVP,沒有他先識破了薩魯曼的陰謀,之後執意要去喊援兵,人類哪裡是薩魯曼的對手。

不過人類也要被扶得起來才行。

真正把人類扶起來的,是阿拉貢。

祖先的過失導致了魔戒的危機再臨,他不免感到些許愧疚,和精靈公主的愛情又讓他欲罷不能。本該繼承剛鐸王位,卻覺得自己不夠資格,而選擇自我放逐。

加入魔戒遠徵隊讓他得到了為祖先贖罪的機會,雖然徵程並不順利,但《指環王1》高潮部分,剛鐸攝政王之子博羅米爾承認他的國王資格,多多少少幫他找回了自信。

《指環王2》來到洛汗,面對聖盔谷之戰,他終於承擔起領袖的責任。守城時他振奮全軍士氣的作用,不遜色於洛汗國王。

最後寡不敵眾之時,國王一言不發,阿拉貢卻還在指揮。發起終極衝鋒也是阿拉貢提出來的。

聖盔谷之戰讓索倫提高了警惕。據甘道夫分析,索倫不希望人類重新團結起來,如果新的國王繼位,他統一中土的難度將會大大增高。

等不及魔戒了,畢竟上次有魔戒的時候也輸了。趁著剛鐸群龍無首,鄰國洛汗剛剛經歷完大戰,索倫要先把剛鐸給滅了。

剛鐸首都「米那斯提力斯」鄰近魔多邊境,半獸人軍隊直接就能兵臨城下,魔戒聖戰規模最大的戰役,就在這裡打響。

這一次阿拉貢和甘道夫換了個位置,甘道夫幫忙守城,阿拉貢去喊援軍。

在關鍵時刻,阿拉貢做了一個國王該做的事情。

但就算守住了米那斯提力斯,人類遠還沒有獲勝。只有佛羅多把戒指扔進末日火山,索倫才會徹底地消亡。只是索倫也不蠢,他早已集結軍隊守住魔多要道,坐等魔戒自動「送上門」。

又是阿拉貢,他提議召集所有兵馬,進攻魔多,來一招聲東擊西。只要索倫轉移注意力,佛羅多就有機會了。

魔多黑門門前,阿拉貢發表戰前演說,這一刻,不會再有人懷疑,剛鐸已經擁有了一位新國王。

從被艾辛格和魔多「雙塔」包夾,到後來逐漸逆轉局勢,一改戰場上被動的局面,人類方面離不開三個因素。

第一是甘道夫的協助。他的存在讓本來戰力懸殊雙方又有了勝負懸念,幾次關鍵決策直接影響了戰局的走勢;

第二是人類精神並未完全墮落。即便獲勝的希望渺茫,人類軍隊還是堅持戰鬥,有著阿拉貢等領袖人物,人類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精神得以延續;

第三是團結的力量,洛汗和剛鐸猶如唇寒齒亡,雙方不合作,只會孤掌難鳴。一旦聯合,其力量可挑戰神明。另外人類還有精靈(小說原著中好像未提及精靈有軍隊參與聖盔谷戰役,這裡以電影為主)、樹人等其他勢力的及時相助,這是薩魯曼和索倫始料未及的。

佛羅多的牽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開始索倫擔心佛羅多偷偷毀了戒指而閉門不出,後來又擔心人皇歸位才想速戰速決。如果他不管佛羅多,果斷和薩魯曼同時發兵,情況就會有所不同,甘道夫和阿拉貢便會面臨更大的難題。

索倫應當考慮到,佛羅多能不能抵抗住魔戒的誘惑,還是個未知之數。

第三卷:魔戒的誘惑

可能有人覺得佛羅多這條「魔戒線」影響了戰爭線的節奏,要不是咕嚕的出現,講真,看他們一路跋山涉水,餓了吃,吃了繼續趕路,是挺無聊的。

那佛羅多怎麼就成了三部曲的第一主角?

因為他手上的魔戒,他與魔戒的對抗,才是主題表達的核心。

索倫不愧為魔苟斯的傳人,他的力量相比之下不那麼強大,但他看出了伊露維塔兒女們的缺點,也許這就是魔苟斯不屑合唱的原因,他知道伊露維塔的創作並不完美,繁華美好的外表下,包裹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醜惡。

魔苟斯選擇用自己的暴力去證明,狡詐的索倫則找辦法放大激發世間的醜惡面。

為此,他密謀打造出魔戒,既能釋放惡念,又能強化自己的力量。

魔戒具有無限釋放人性醜惡面的力量。伊露維塔的兒女們都毫不例外地善惡並存,所謂「學壞三天,學好三年」,魔戒就像一個蠱惑他人學壞的導師,瘋狂就像是地心引力,他所需要的只不過是輕輕一推。

如果是一個智商爆表,能力高強的人誤入歧途,為非作歹,那對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是一個「戰五渣」搞破壞,影響自然要小很多。

託爾金把戰力值只有5的霍比特人設置成主角,仿佛對人性的惡念,權力欲望,有著一種諷刺的意味。

在索倫手上,拿來徵服天下的至尊魔戒,到了霍比特人咕嚕和比爾博·巴金斯的手上,只不過是一件寶貝,玩物。到了佛羅多手上,他恨不得趕緊送給甘道夫。

霍比特人的家鄉地處中土大陸的西北部,與託爾金家鄉英國處在歐洲西北部相似,熱愛田園生活的託爾金無疑把自己比作成霍比特人。他也不否認自己有惡的一面,咕嚕,比爾博,甚至佛羅多,在魔戒的影響下都暴露出自私的本惡,只是不同的人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甘道夫面對佛羅多送上手的戒指表示拒絕,他和精靈女王都承認魔戒的力量,承認人性存在惡,「神性」也不例外,包括他們自己。

真正的智者不是完全沒有邪惡的一面,而是他們能夠清楚地認知到自己的本惡,並且「謙遜地」避讓。

相比之下,代表人類的博羅米爾則妄圖利用魔戒的力量來對抗索倫,殊不知他已經被魔戒的力量所侵蝕。人類的傲慢終將毀滅他們自己。

只有魔戒在佛羅多手上,才能最大程度地抑制它的魔力。

只有佛羅多才有這個「能力」,把魔戒一路帶到末日火山,中途不會被輕易腐蝕。

可能山姆也可以,不過甘道夫不會願意冒險讓其他人嘗試去擁有那該死的戒指,因為咕嚕是最好的警示。

佛羅多勇敢地站了出來,他的勇氣感染了其他有志之士,魔戒遠徵隊成立。

魔戒遠徵隊體現了多種族融合的重要性,不同種族之間爾虞我詐,惡魔便有機可乘,世界岌岌可危;反之,則有機會一舉戰勝惡魔,把代表「惡」的魔戒銷毀。

託爾金希望世界人民能夠團結。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階級的人若能同心協力,我們的世界也將無比強大。這是他作品所帶給現實社會的一個重要啟示。

只可惜,現實是殘酷的。

在惡的影響下,遠徵隊內憂外患,最終被迫解散。現實之中,不同種族、階層之間的歧視和衝突,至今仍然問題嚴重。

到了《指環王2》,失去保護的佛羅多除了要應對險惡的外部環境,更要面對魔戒的「邪惡入侵」。可能託爾金覺得懸念還不夠大,於是他加了一個最大最致命的危險——咕嚕。

咕嚕絕對是《指環王》系列的神來之筆,他不但是電腦CG技術的革新標誌,而且是原著精髓的體現。

一種廣泛的觀點認為,咕嚕和佛羅多是一體兩面的,他們都沒有太大的野心,魔戒無法在他們的身上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不過這不代表魔戒的魔力完全不起作用,只是起作用的時間不同而已。

魔戒一下子就秒殺了史麥戈,也就是咕嚕的心理防線,從此咕嚕只為魔戒而存在。

佛羅多和比爾博應該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善的一面遠遠大於惡,魔戒也只能是慢慢地撬開他們的心房,在特定的時候逼出他們自私的本性。比爾博似乎自始至終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只有在放棄魔戒的時候才暴露出私慾。佛羅多前往末日火山的過程中卻已經開始有點撐不住了,咕嚕的幹擾是一點,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佛羅多處在了一個極端的環境之中。

極端環境總是能逼出最真實的人性。各種派對美食換成了每天日曬雨淋,換成誰都會悶悶不樂,一開始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驅使著他前進,他不顧一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浮躁的心態逐漸取代了熱血的意志,魔戒也有了可乘之機。

山姆看得看清楚,佛羅多的三大困難是:

咕嚕;

破地方;

魔戒。

到了《指環王3》,臨近末日火山關鍵時刻,佛羅多的心理防線開始瓦解。他的守護魔戒的責任,慢慢地被轉化成了佔有欲,他不願其他人幫他分擔,結果重擔壓垮了他。

他的思維顯然已經不那麼清晰。

咕嚕帶的路基本沒錯,不過他卻帶偏了佛羅多的想法,腦子已經不好使的佛羅多開始搞不清守護戒指的最初意圖。

佛羅多徹底迷失了。

在末日火山的倒下,意味著佛羅多還是被魔戒擊敗了。

大多觀眾都知道他最後會把戒指丟進末日火山,幫助人類取得勝利。沒想到最後的反轉卻發人深思。

可以說,沒有最後的反轉,《指環王》的深刻程度要削弱很多。

被徹底擊潰的佛羅多,他忘卻了原來的使命,忘卻了他的同伴,忘卻了身後千千萬萬的中土人民,他成為了魔戒的俘虜。

就像咕嚕一樣。

如果沒有人拉他回來,他就會變成下一個咕嚕。

最後他和咕嚕的撕扯,呼應了電影開頭,史麥戈和德戈的撕扯。

然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並不是佛羅多用強大的意志,英雄主義什麼的摧毀了魔戒。而是他和咕嚕的欲望。

是欲望本身,摧毀了魔戒。

為什麼要這麼寫呢?

只怕魔戒所代表的不只是人性的醜惡,還代表著現代文明工業科技的力量。

託爾金1930年開始小說創作,那時候西方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人民的生活處於一個轉折期,大量的新發明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侵蝕著人類。1936年,卓別林就用《摩登時代》批判了工業化對人的傷害。

這種「工業力量」不僅讓人們變得貪婪,還破壞大自然環境,和索倫打造魔戒,薩魯曼搞「黑科技」強獸人,如出一轍。

欲望摧毀魔戒,過度解讀一下,是託爾金給後世的一個警告,如果過度貪圖工業科技的力量,那麼這種貪婪最終也會導致人類走向自我毀滅。

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山姆,如果魔戒遠徵隊要選出一個MVP,非他莫屬。

沒有他,佛羅多要麼被咕嚕直接殺死,要麼被餓死,要麼變成大蜘蛛的食物。是他把佛羅多從深淵的邊緣拉了回來。

《指環王》很難算是一部英雄主義電影,反倒更像是在彰顯「友誼的力量」,勝利都是建立在「合作」的情況下獲得的。

阿拉貢的戰爭線如此,佛羅多的魔戒線更是如此。

佛羅多終究只不過是個普通人,他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幫他完成使命,只有加上山姆那友情的力量之時,他才有機會能辦得到。

《指環王2》末尾,山姆鼓勵佛羅多的那句話,也不愧是整部電影乃至整個系列,最讓人難忘的一句臺詞。

他幫助佛羅多完成了使命,卻也無法撫平佛羅多內心的傷痛。

魔戒對佛羅多傷害是永遠的,他永遠都記得自己曾經被邪惡,貪婪,自私所俘虜。

他永遠記得,所以永遠地防範。

因為一個不小心,就算沒有魔戒,惡念就會趁虛而入,嚴格來說是「破牢而出」。無論你是神,還是人,惡都與生俱來。

當然,善良也與生俱來。

我們才為此奮鬥。

託爾金曾表示,每一代人結合自身經歷能有不同的解讀和感受去理解《魔戒》,彼得·傑克遜用他的理解和感受拍出了《指環王》,觀眾又通過電影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魔戒」的意義和價值。

據說託爾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若是當真如此,那麼《魔戒》、《指環王》三部曲,著實是一首悲觀者所寫出來的希望之歌。

只要人類勇敢無私的精神不滅,能夠抵抗內心的邪惡力量,人與人之間能通力合作,中土大陸還有希望,世界還有希望。

不要輕易的論斷他人的生死,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看穿天命。——《指環王1:魔戒再現

相關焦點

  • 在《指環王》三部曲之前,凱蘭崔爾在幹些什麼?
    精靈女王凱蘭崔爾,將會出現在亞馬遜即將推出的《指環王》系列電視劇中,而且亞馬遜也選了女演員墨菲德·克拉克來扮演凱蘭崔爾這個角色。亞馬遜的《指環王》講述的,是彼得·傑克遜電影版《指環王》三部曲之前發生的故事,那麼在電影三部曲之前,這位美麗的精靈女王都在幹些什麼呢?
  • 《指環王》三部曲前史研讀
    要完全看懂《指環王》三部曲並不容易 通過片頭的旁白,以及精靈領主埃爾隆德的臺詞,我們可以得知《指環王》三部曲故事的源起事件。 精靈與人類最後同盟反抗魔王索倫的統治,索倫連斬聯盟大將,但不慎被人類領袖埃西鐸斬下了戴有魔戒的手指,肉身從此消亡。本有機會在末日火山毀掉魔戒的埃西鐸,卻臨時起意,想獨自佔有魔戒。
  • 《指環王》三部曲前史研讀
    要完全看懂《指環王》三部曲並不容易,電影的容量有限,小說很多設定都不能細講,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看過原著後才恍然大悟
  • 精靈女王凱蘭崔爾,在《指環王》三部曲之前,都在幹些什麼?
    精靈女王凱蘭崔爾,將會出現在亞馬遜即將推出的《指環王》系列電視劇中,而且亞馬遜也選了女演員墨菲德·克拉克來扮演凱蘭崔爾這個角色。亞馬遜的《指環王》講述的,是彼得·傑克遜電影版《指環王》三部曲之前發生的故事,那麼在電影三部曲之前,這位美麗的精靈女王都在幹些什麼呢?
  • 彼得·傑克遜《指環王》三部曲,這5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情節
    彼得·傑克遜導演的《指環王》三部曲,無疑受到了許多觀眾的喜愛,雖然在我們觀看電影的時候,會被裡頭的故事吸引,但是我們是否也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情節呢?《指環王》三部曲的故事,由三部非常非常長的電影組成。那麼在《指環王》三部曲中,都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情節呢?佛羅多並沒有摧毀魔戒我們知道,《指環王》三部曲講述的佛羅多如何歷經艱難萬險,摧毀魔戒的故事。可惜的是,他並沒有摧毀魔戒。真正摧毀魔戒的,或許說是咕嚕,而不是佛羅多。
  • 歐美電影世界,曾拍攝《指環王》三部曲,霍比特人洞穴就在此地!
    這眼前的布景原先被用於《指環王》三部曲的拍攝,之後經過重建,被用於《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拍攝,而且此次布景使用永久材料搭建,因此可以一直作為旅遊景點向遊客開放。據說現在霍比屯電影拍攝地之旅每15分鐘便帶領一組遊客前往44個霍比特人洞穴參觀,一周7天都開放。
  • 《指環王》歷史真相,甘道夫和索倫是同級別神仙
    要完全看懂《指環王》三部曲並不容易,電影的容量有限,小說很多設定都不能細講,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看過原著後才恍然大悟。即便有小說原著支撐,導演彼得·傑克遜還是得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他不能只看過《魔戒》三部曲,他還需要了解《精靈寶鑽》,《中土世界的歷史》等其他相關著作。
  • 《指環王》第一部電影中咕嚕的形象,為何和另外兩部有所不同?
    《指環王》三部曲充滿了標誌性的場景和人物,但是很少有人能比安迪·瑟金斯扮演的咕嚕更出名,安迪·瑟金斯通過自己的動作捕捉技術,讓這個角色看上去印象更令人深刻。咕嚕在《指環王》三部曲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長得像一個小老頭,眼尖的觀眾會發現,咕嚕這個角色在三部電影中形象發生了變化,那麼咕嚕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他的形象在三部曲中發生了改變?當護戒團隊小心翼翼地穿過摩瑞亞礦坑時,佛羅多注意到他們身後跟著一個長相矮小的奇怪生物。
  • 詹姆斯·高威《指環王組曲》
    系列電影包括三部:《指環王:護戒使者》(2001)《指環王:雙塔奇兵》(2002)《指環王:國王歸來》(2003)該系列電影講述了黑暗魔君索倫在數千年前鑄造了一枚具有無上權力的至尊魔戒其中《指環王:國王歸來》以獲11項金像獎的成績成為繼《鐵達尼號》和《賓漢》外,第三部獲得十一項奧斯卡獎的電影。
  • 《指環王》過去快20年了,那些中土世界的人最近都在做什麼
    CCTV6剛剛播完《指環王》三部曲,B站也公布將上映《指環王》,當然你得是會員自從第一次遇見並愛上《指環王》裡的明星和龐大的演員陣容以來,已經過去了近20年。《指環王》先後上映了三部史詩電影,成為電影史上最受歡迎、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全明星陣容。
  • 指環王:關於索倫的8件事,令人費解
    索倫在《指環王》中確實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反派角色,以下是關於他的8件令人費解的事情。 1.為什麼他在戒指被造出來之前就離開了? 在《指環王》系列電影中,索倫鍛造至尊魔戒的目的,是讓自己能夠控制精靈、人類和矮人。索倫與Celebrimbor一起製造了戒指,然而,在精靈戒指被製造出來之前,索倫就離開了。
  • 指環王之前的五軍大戰-簡評《霍比特人:五軍之戰》
    今天把電影《霍比特人:五軍之戰》看完了,感覺還不錯,作為《指環王》前傳的三部曲的壓軸作,自然是值得期待的,本作的打鬥持續達到了好久,可以說是酣暢淋漓了。之所以看這部作品也是因為前不久把《霍比特人》三部曲的前兩部給看完了,而這次是第3部,也就是最後一部,作為結局那自然是要觀看的,因為《指環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對於其前傳也還是頗有興趣的。本次主要講述了霍比特人小隊,終於成功把惡龍喚醒,而後臨近的村子慘遭幾乎滅頂之災,不過惡龍最終被擊殺,滿是金子的孤山終於被解封了而引來了5大戰鬥軍隊的鬥爭,到底誰能夠取勝呢?
  • "指環王"觀片指南九大種族大鬧中土世界[組圖]
    第76屆奧斯卡獎大贏家《指環王:王者無敵》12日凌晨在北京上映。從今天晚上開始,大華、中影、首都時代等影院將舉辦《指環王》三部曲的聯映活動。《指環王》三部曲中的種族和人物關係極其複雜,且原著對此的解釋亦語焉不詳。全書出版之後,作者託爾金的後人不得不寫了《中土歷史》等幾本書,詳細回溯了「中土世界」的由來、演變及各種族的形成與世系,最終形成了完全架空歷史的「中土」史記。
  • 《指環王》終於要拍成美劇了,你期待嗎?
    他也解釋了其中的原委:「1969年,聯藝電影公司從託爾金的繼承人和《指環王》系列小說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手中買下這套小說的電影改編權,包括《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三部曲。那時,《精靈美鑽》還未創作完,甚至到他1973年逝世,仍未完成。待他去世後,他的兒子為其整理出版。」
  • 2018《指環王·魔戒再現》音樂會北京站全攻略
    《指環王》三部曲在電影上映的當年,均獲得了MTV最佳電影獎,並共計獲得了30項奧斯卡提名,17項奧斯卡金像獎。其中《指環王3:王者歸來》更是所向披靡,成為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將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1個獎項收入囊中。
  • 暗黑三部曲,英劇強勢歸來
    《暗黑三部曲之黃金羅盤》自2007年上映以來,在全球歇起了一股暗黑劇迷雖然全球票房僅僅收穫3.7億美金,豆瓣口碑一度跌至6.3分,但是很多影迷對三部曲的期待並沒有減退。《黃金羅盤》堪稱方面最昂貴的電影投資,超過1.75億美金,甚至超過同一時期的《指環王》系列。演員陣容也是空前強大,妮可.基德曼、丹尼爾.克雷格(當代007)等據說光妮可.基德曼的片酬就達到了令人的1700萬美元,但是票房毒藥的稱號也隨之而來。
  • 《霍比特人》曝預告 譜《指環王》往昔磅礴篇章
    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指環王》三部曲導演彼得·傑克遜及其原班人馬打造的《霍比特人:五軍之戰》日前曝光了一款名為「告別中土」的中文預告。如今,被譽為《指環王》三部曲前傳的《霍比特人》系列再度開啟,同樣波瀾壯闊、迂迴曲折的魔幻經典史詩就此展開,由甘道夫、比爾博率領的遠徵部隊將踏上神奇中土世界,為驅逐邪惡、維護正義而戰。預告片的後半部分迅速將觀眾從13年前的回憶中抽離出來,置身於《霍比特人:五軍之戰》驚心動魄、恢宏壯闊的終極混戰之中,感受中土世界最為深沉的悲涼氣氛。
  • 指環王:讓人震撼的7個場景
    《魔戒》又稱為《指環王》,電影是由彼得傑克遜執導,該系列一共六部電影,《指環王》三部曲還有《霍比特人》三部曲。指環王是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指環王》三部曲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難忘的瞬間,使人在看完時難免悵然,猶如在仙境中流連,遲遲不肯離去。影片中包含了許多令人難忘和激動人心的時刻,以下是關於指環王中,最讓人震撼的7個場景。1.夏爾夏爾是託爾金在魔戒和其他著作所創造的中土大陸內的一個區域,主要居民為霍比特人。夏爾是劇組在電影開拍前耗時9個月搭建的真實場景,這種真實性,使電影中的場景比瑞文戴爾所展現的要莊嚴得多。
  • 與《指環王》和《哈利波特》比肩,英國奇幻巨作,豆瓣評分8.1
    說起英國奇幻作品大家應該對《指環王》和《哈利波特》這兩部大作都耳熟能詳,我童年最愛看的就是《哈利波特》。其實今天介紹的這部黑暗物質三部曲也是很有名的 ,只是在國內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前兩部,此次BBC再次發力要將這個大IP重新整頓一下,目前播放了第一季的前四集。
  • 亞馬遜巨資打造《指環王》首位主演敲定
    根據外媒獨家報導,「史上最貴美劇」——亞馬遜籌拍的《指環王》已經確認了首位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