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
中文名:泰國黃金鹿角鍬形蟲
學名:Rhaetulus crenatus speciosus
產地:泰國清邁
記錄大小:Bekuwa飼育紀錄67.4mm
野外個體紀錄70.0mm
親代信息:♂56mm ♀33mm
累代情況:WF22.繁育記錄:
2019年4月底於國內頂尖玩家 大橋 手中購入一公兩母成蟲繁殖組,具體羽化日期模糊,到手兩周後出折服,進食順利。
大部分鹿角鍬形蟲蟄伏期較長,需要3一6個月,所以本次記錄的蟲兩周後開食實屬幸運,在溫控22一24度管理進食一個月,於六月下旬第一次嘗試交配,過程順利。
在觀察到成功交配的情況下 ,於第二天投入產房,產房使用的是9L整理箱,常規發酵木屑在底部壓實兩公分,大號中軟硬度產木半埋於木屑中。
按照常規情況對於這類小型鍬甲是要2一3個月開產房直接取出幼蟲的,但是由於遲遲不見母蟲上來吃果凍,在一個月後打開產房表面產木,收穫10枚蟲卵,放置於500ml方盒中。
幼蟲於8月中旬陸續孵化,孵化2周後更換新容器。
2周幼蟲基本仍處於1L,此時將他們更換至400ml圓形罐中,採用深度發酵木屑,溼度偏高,壓實,並在封口處填上產房木屑5ml一10ml防止拒食。
3個月後第一次更換,公母可以很清晰的通過頭殼和後背卵黃點進行區分,此時將公蟲轉入800ml圓形罐中繼續飼養,母蟲繼續使用400ml圓形罐飼養,母蟲基本就可以在這一次換食後陸續化蛹了,而公蟲則要根據吃的情況判斷是否需要繼續更換木屑。
幼蟲在第一次更換木屑後長勢可觀,本輪選擇了較大的兩隻公蟲進行記錄。
12月中挖出,查看公蟲狀態,根據體重和體色也就是身體發黃的程度判斷,本次換木屑是最後一次換木屑,其中一隻有掉重情況。
一月中旬觀察到飼養母蟲的罐壁出現木屑顏色分層現象,推斷母蟲開始做蛹室,於二月中將母蟲從罐中挖出,既從孵化到成蟲歷時6個月左右。體長33mm
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觀察到公蟲罐壁出現分層,猜測是後期換木屑的原因導致兩隻公蟲提前化蛹,為了更好的記錄,將它們挖出放入人工蛹室。
三月中旬,較小的一隻成功羽化,待翅膀發紅屁股收回時測量得49mm,此記錄個體末重峰值僅有8g,能長到這個個體還是挺滿意的。
與其父親對比發現是小了一圈,但是比例還是不錯的。
四月中旬,最大的一隻也成功的完成了羽化,但吃驚的是,這隻峰值達到了11.2g的公蟲並沒有比峰值8g的公蟲大很多,最後測量值為53mm。兩隻公蟲從孵化到成蟲耗時7一8個月。
所以,此次泰國黃金鹿角鍬形蟲的飼育就告一段落了,總的來說,泰國黃金鹿角鍬形蟲還是挺簡單飼養的一種鍬形蟲,不僅飼養用的時間短,而且還很容易獲得成就感。
3.飼育總結
下面是本輪飼育出最大的一隻公蟲的成長時間線,僅供參考:
2019.08 1L
2019.11 2L 1.6g
2020.01 3L 9.1g
2020.02 3L 11.2g
2020.03 化蛹
2020.04 羽化 53mm
最後 感謝本次記錄者莊莊提供的寶貴飼育經驗與數據 歡迎大家踴躍提供甲蟲的各種飼育信息 也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小佛的甲蟲公眾號【佛系蟲社】愛你們喲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