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有一家名為Starry的創業公司宣布,將為消費者提供高速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而且價格不會高於目前的平均寬帶費。這件事的逆天之處在於Starry公司表示,他們的網際網路服務無需鋪設昂貴的光纖,只要藉助空氣傳輸信號即可。
毫米波,即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具兩種波譜的特點。從理論上講,毫米波是光波向低頻的發展與微波向高頻的延伸。由於毫米波的獨有特性,使其在傳播時不易受到自然光和熱輻射源的影響。因此,毫米波技術可應用於通信、雷達、制導等多個領域。比如利用大氣窗口的毫米波頻率,可實現大容量的衛星到地面通信,也可以利用高解析度的毫米波輻射計遙感氣象參數,還可以使用射電天文望遠鏡(應用了毫米波技術)探測宇宙空間的輻射波譜,從而推斷星際物質的成分。
對於網絡信號的傳輸,毫米波技術也產生了極大的助力。Starry公司表示,他們希望在全美推出速度達到到1G的無線寬帶網絡。這個速度是當前光釺寬帶連接速度的10倍,並且價格也比現有的網際網路提供商更低。Starry公司的代表說,這種無線寬帶服務預計將於近期在波士頓推出。
Starry公司的創始人Chet Kanojia認為:「有線的基礎架構做起來有些困難,寬帶服務就應該是無線的」。如果說Starry公司的計劃能夠得以實現,那麼將有可能顛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
Chet Kanojia說:「我想人們都希望能出現一個富有競爭力的替代方案,沒有一個人覺得這個市場有足夠的競爭」。這將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上網體驗。
對行業來說,毫米波也確實需要被重視起來。美國紐約大學理工學院的研究員Theodore Rappaport認為,主管機關應該開放毫米波頻段的授權,用以迎接無線通訊領域的技術復興。
Theodore Rappaport說:「電信營運商需要有個測試場,來開發各種能運用在28GHz、38GHz與79~90GHz頻段的產品原型;在該領域已經有很多相關研發活動,我只擔心美國會在其中落後。韓國與中國都已經看到相關商機,而且顯然在開放毫米波頻段給蜂窩式移動通訊應用方面有較開放的態度」。
對用戶來說,這種使用毫米波技術的無線寬帶,其速度遠高於他們從有線電視公司或電信運營商公司獲得的寬帶速度。儘管現在已經有WIFI、LIFI等上網技術,但靠空氣就可以傳輸信號的毫米波技術無疑是另一種更棒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