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弗超輕粘土教程—「巧樂卡」恐龍奇遇記—戟龍

2020-12-04 羅弗安全超輕粘土

Hallo,大家好!今天我們做的是羅弗「巧樂卡」恐龍系列的戟龍,你知道為什麼叫做戟龍嗎???

戟龍:又名刺盾角龍,在希臘文 意為「有尖刺的蜥蜴」,是草食性 角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 坎潘階,約7650萬年前到7500萬年前。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什麼是戟龍了吧!

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下面和小編老師一塊走進今天的課程吧!!!

「巧樂卡」系列恐龍奇遇記—戟龍

1,用橙色粘土捏出圓球。

2,捏出戟龍的脖子。

3,為戟龍裝上尾巴。

4,再裝上四條腿。

5,再揉一個圓球做頭部。

6,使用工具壓出嘴巴扎出鼻孔。

7,為戟龍裝上眼睛。

8,做出戟龍的頭冠。

9,最好在裝飾一下,戟龍就做好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你們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棘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真正的水生恐龍在《侏羅紀公園3》裡,他甚至與霸王龍打了一架, 還贏了。不過這一架是在陸地打的,明顯不科學。歡迎來到羅弗「恐龍奇遇記」,這裡有角鼻龍、三角龍、腕龍、甲龍、梁龍、劍龍、翼龍等十二種恐龍,了解多種恐龍種類,增長知識,每天遇見不一樣的恐龍。今天,恐龍奇遇記裡遇見棘龍,棘龍和霸王龍到底誰更厲害呢?小朋友可以去探索哦~動手做個超輕粘土「棘龍」吧,你會更加了解棘龍的形態。——恐龍奇遇記~棘龍教程——1,用藍色粘土捏出棘龍的肚子。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溫順的劍龍,你喜歡嗎?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劍龍也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雖然劍龍有著大象一樣的體型,但它的頭部非常小,腦容量甚至比小狗還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是一種很笨的恐龍。
  • 世界最可愛物種排行榜第四——豎琴海豹,上榜巧樂卡極地樂園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豎琴海豹就被它萌萌的長相吸引,羅弗巧樂卡的設計師也不能例外,在選擇巧樂卡《極地樂園》的超輕粘土動物造型時,豎琴海豹全票當選。
  • 玩家啟蒙:一場穿越時空的恐龍粘土展
    卡樂優語:恐龍(Dinosaur),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最早出現於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恐龍滅絕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 關於恐龍的滅絕有很多說法各不相同。人類對恐龍的探索也從未間斷,各類層出不窮的電影如《與恐龍同行》、《侏羅紀世界》、《恐龍王》等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今天,歡迎來到卡樂優新推欄目——玩家啟蒙之「恐龍奇遇記」,一場穿越時空的恐龍系列粘土展。
  • 這個動漫形象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羅弗巧樂卡粘土教程—史迪仔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 — 「史迪仔」的製作教程,真誠忠實的ta,用巧樂卡做出來是什麼樣子呢?趕緊快來get一下吧!「史迪仔」圖文教程來嘍:需要用到四個顏色的粘土:藍色、黑色、白色、粉色:步驟1:用藍色粘土揉出圓球,如上圖所示。
  • 粘土教程|恐龍系列之:腫頭龍
    卡樂優語:腫頭龍首次登場於《侏羅紀世界》的開頭,雖然沒有很大的戲份,但令人印象深刻哦。腫頭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的內陸平原和沙漠地區,體長在4.5至5米,是草食性或雜食性恐龍。過著群居生活的雄性腫頭龍並不拿這個厚頂去攻擊別的屬性的恐龍,而是主要用來內部鬥爭,勝者才有資格與雌性交配。
  • 粘土教程丨恐龍系列:長頸龍、劍龍、翼龍
    卡樂優語:一起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恐龍樂園吧!長頸龍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主要的特點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米,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長 頸 龍 教 程 步 驟準備材料:超輕粘土 綠色、橙色、白色、黑色附加材料 粘土工具步驟 ①:首先我們先拿出綠色的粘土捏出一個長條水滴狀的身體,然後進行適度的彎折;步驟 ②:依舊用綠色的粘土做出長頸龍細長的脖子,彎折出頭的形狀;步驟 ③:將身體和脖子組合起來,按壓使其銜接自然。
  • 樂高深海探索潛艇和羅弗超輕粘土海底大冒險,對比測評來啦!
    一款是羅弗海底大冒險,屬於超輕黏土手工玩具。一起來看看,這兩款玩具分別有什麼特點吧!首先來看樂高,官方建議使用年齡5歲+,是有趣的積木拼接,在指導手冊的幫助下,孩子可以輕鬆完成。樂高深海探索潛艇官方價格:299元人民幣再來看看羅弗,官方建議的適用年齡也是5歲+,主題套裝裡有12盒超輕黏土,一盒一種主題,一本教程繪本故事,一套造型工具。玩具的主題更加偏向海洋動物,12盒造型有12種海洋生物,鯨魚、章魚、葉擇麗魚、海龜、海星、海馬、螃蟹等等。
  • 粘土教程|可愛的考拉寶寶
    卡樂優語:考拉寶寶在英語中被稱作 「koala joey」,它們在出生以後會自己爬回媽媽的育兒袋,然後在裡面待到大約 6 個月大,才會爬出袋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喏,就是這隻考拉寶寶。教 程 步 驟準備材料:超輕粘土 白色、紅色、黑色、灰色、粉色、藍色、黃色附加材料 粘土工具三件組、小剪刀步驟 ①:首先我們拿出灰色的粘土,捏一個橢圓作為考拉寶寶的頭,接著用黑色和粉色的粘土分別做出它的眼睛
  • 粘土教程|母雞和小雞
    卡樂優語:天氣漸漸轉暖了,小雞在媽媽的帶領下高高興興興地出門了,它們要去哪呢? 原來是母雞帶著毛茸茸的雞寶寶來到草地上,小河裡的冰雪融化了,小草也感受到了春意,冒出小小的嫩芽。教 程 步 驟準備材料:超輕粘土 膚色、黃色、紅色、黑色附加材料 粘土工具、小剪刀步驟 ①:我們先做母雞媽媽哦,先拿出膚色的粘土捏一個圖上的形狀。步驟 ②:然後我們用紅色和黑色的粘土捏3個三角形,作為小母雞尖尖的嘴巴。步驟 ③:用手搓一條細細的黑線剪裁出母雞的眼睛和眉毛。
  • 【恐龍大明星】—— 身帶「利劍」、背插「畫戟」的戟龍
    (圖源網絡)不過,可別以貌取「龍」,戟龍並不嗜血好戰;相反,它們是非常注重親情的動物,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並且總是相互關懷和救助。小朋友們是喜歡上次的夢幻的獨角獸呢還是這一次的「戰將」戟龍呢?下期與我們見面的恐龍,是後來大型植食性恐龍的祖先喔!猜猜它是誰?我們下期揭曉,敬請期待吧!
  • 原角龍、尖角龍、戟龍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可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原角龍、尖角龍、戟龍。原角龍原角龍是我們人類最了解的恐龍之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亞洲。目前,在發現的恐龍化石中,能達到數十件之多的只有幾種,而原角龍就是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