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型毒品穿「馬甲」 偽裝成「跳跳糖」
從包裝上看與普通跳跳糖無異,但是糖裡竟然摻雜了毒品成分!5月16日,由廣東省禁毒辦、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團省委、省婦聯和省禁毒基金會主辦,廣州市禁毒辦承辦的廣東全民禁毒工程2018年省級毒品預防教育進校園活動舉行。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新型毒品偽裝在跳跳糖、茶葉包中,誤吸誤食成為染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毒品濫用低齡化趨勢明顯,85%吸毒者不到35歲。
新型毒品偽裝成跳跳糖、茶葉包
「交友不慎,好奇心重。」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禁毒大隊鄧麗濱警官總結目前在校大學生染上毒癮的主要原因。「在校大學生因社交範圍廣,社會經驗不足,有可能會被有心人利用。」
據了解,目前大學生接觸的主要是新型毒品,是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新型毒品佔九成,」鄧警官說,「危害比傳統的大麻和海洛因更大。」
在現場展示的樣品中,記者還看到有偽裝成跳跳糖的毒品。「跳跳糖」從包裝上看與普通跳跳糖無異,但是糖裡摻雜了毒品成分,吃一次兩天內大腦都會處於興奮狀態;還有一種「上癮茶葉」,是將冰毒、麻古等毒品裝進「正山小種」等茶葉包中,喝一次便會上癮。「誤吸這種偽裝的毒品也是大學生染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鄧警官說。
如何避免接觸到這種偽裝的毒品?「在校學生應儘量少去KTV、酒吧、夜總會等娛樂場所,不接受娛樂場所裡陌生人給的香菸飲料,打開的飲料一旦離開了視線,不要再飲用。」鄧警官建議,「此外,慎重交友和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也非常重要。」
毒品濫用低齡化趨勢明顯
廣東省禁毒辦專職副主任郭澤輝介紹,近年來毒品濫用低齡化趨勢明顯,新發現35歲以下吸毒人員佔查獲吸毒人員總數的比重已經從2007年的54%上升到2017年的85%,個別地區甚至已經達到90%以上。青少年毒品違法犯罪問題仍然突出,毒品預防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為此,「全民禁毒工程」把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置于禁毒工作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和治本之策。按照部署,全省21個地市和121個縣區將同步啟動開展毒品預防教育進校園活動。
郭澤輝希望廣大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提高拒毒防毒意識,積極宣傳禁毒知識,參與禁毒社會化工作,真正築牢全民抵禦毒品的堅固防線。
案例:
交友不慎 花季少女淪為「癮君子」
廣州市內某職校在校學生小A,2017年暑假的時候交上了曾經是初中同學的男朋友,一段時間相處後,她發現男朋友不僅吸毒,而且是一個毒販。
但由於對毒品缺乏基本認知,小A不僅沒想分手,反而覺得男朋友吸毒這件事「很酷很時尚」。最初小A並沒有跟吸,直到後來與男朋友的一次吵架中,她賭氣地說:「既然你可以吸,為什麼我不行?」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小A每日沉浸在吸食毒品帶來的刺激中,毒販男朋友有存貨,吸完了手上的,她就再跟男朋友要,劑量也越來越大。
2017年9月,警方將小A抓獲,被抓時她已經吸了3個月的毒品了,然而面對警察她還心存僥倖,謊稱只有一個月毒齡。這麼短的時間內,毒品便能讓一個陽光的花季少女,淪落為離不開毒品的「癮君子」,不禁讓人唏噓。目前小A已經被強制戒毒,為期兩年。
「這是典型的交友不慎落入毒網。」鄧警官介紹,「在校大學生因社交範圍廣,社會經驗不足,可能會被利用。」「大學生的年齡段是追求時尚的年齡段,有個別大學生覺得抽菸喝酒是特別有型的事情,如果對這些很感興趣,可能就為毒品提供了可乘之機。」鄧警官說。「在校學生應加強對毒品知識的了解,此外,還要慎重交友,防止被利用。」
(責編:秦潔、張禕)
【美麗中國長江行】長壽湖「綠色發展」越來越美 重慶市長壽區襟長江,居渝東而攜三峽庫區,享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的同時,也承擔著堅守長江上遊生態防護的重任。在這一段守護母親河的故事中,有許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匯聚出不平凡的功績,為母親河亮起守護明燈。…【詳細】
【美麗中國長江行】奉節一磺廠「變身」綠色景區 重慶市奉節縣青龍鎮曾經因一磺廠而興盛,但興盛背後所掩藏的資源過度掠奪,將恬靜的小山村變得寸草不生,土地受硫磺侵蝕,酸性嚴重,空氣裡有濃到化不開的刺鼻氣味,嚴重影響村民生活。1998年開始,當地政府下決心治理生態問題,如今,昔日不毛之地蝶變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