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書展|蔣雲從隕石說起,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2020-07-25 揚眼

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浩瀚的宇宙,遼闊的星雲,溫暖的太陽,漫天的流星雨......奇蹟和神秘交織的空間,帶來無窮無盡的想像,宇宙的奧秘吸引著每一位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

江蘇書展|蔣雲從隕石說起,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24日上午,在蘇州江蘇書展青少年閱讀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蔣雲帶著她參與翻譯的新書《BBC宇宙三部曲》(宇宙起源、宇宙之光、宇宙星塵),與大家分享了一場「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從天外來客——隕石說起」有趣的科普活動,吸引了眾多讀者和科普迷。

活動現場,蔣雲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三顆隕石,用生動幽默的語言,給臺下的觀眾們介紹宇宙神奇現象和現象背後的原理。" 其實隕石就是宇宙中的一顆顆小星星,但是它們在脫離了自己的運行軌道後,就來到了地球附近,之後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而落下。在下落的過程中,和大氣摩擦發生燃燒。較大的塵埃物質因未完全燃燒,最後就形成隕石掉落下來。"

此次蔣雲老師帶來的《BBC宇宙三部曲》,是一套面向大眾讀者而又優點鮮明的天文學圖書。它用BBC最擅長的紀實手法,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和故事,有情節、有邏輯,讓讀者深刻理解科學的本質內涵,還有思維方法。採用極簡形式,選擇天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主題:最根本的主題,宇宙起源;最關注的主題,恆星;最神秘的主題,小天體。透過它們,得了窺見天文學的全貌。

江蘇書展|蔣雲從隕石說起,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全書行文簡練,摒棄了長篇的資料堆砌,而是著重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以及理解天文學的關鍵知識點。避免在閱讀的過程中,看不到系統性,忽略了其中的邏輯,無法從整體上掌握,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把知識變成學問。

全書還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圖解,將知識難點通俗化。從構建假說到實證,從橫向類比到歸納總結,從全面動態到多學科開放視角,既有核心知識,也講研究方法,充分鍛造科學思維能力,啟發探索和創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來源:揚子揚眼

相關焦點

  • 海南雷公墨隕石博物館為兩院小學新生啟發宇宙的神秘殿堂
    原標題:海南雷公墨隕石博物館為兩院小學新生啟發宇宙的神秘殿堂海南雷公墨隕石博物館館長姚李明為學生講解隕石知識近日,海南雷公墨隕石博物館應儋州大臉貓幼兒園和儋州兩院小學的邀請,給剛上一年級的學生們上了一堂來自外太空的自然科學課
  • 無人區首次航拍,全球最神秘隕落帶揭開面紗
    隕落帶有多神秘,多麼難尋覓?8月9日開始,現代快報聯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組成的 " 隕石科考隊 " 從南京出發,深入新疆阿勒泰山脈深處的無人區搜尋隕石。視頻請戳↓↓↓隕石墜落地球時也會「挑地方」,往往選的是荒蕪人煙的地方。北疆山脈的深處,遊人無法抵達的牧道上;戈壁的荒漠中,都可能留下隕石隕落留下的痕跡。
  • 科學大爆炸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科學大爆炸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
  • 嫦娥四號再立新功,揭開月球背面淺層地表結構的神秘面紗!
    同時,月球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只有短短的38萬公裡,這個距離在以光年為單位的宇宙之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飛向月球,從「嫦娥奔月」開始,人們就一直在做這個夢!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這個夢不僅實現了,還對月球進行了很多的深入的研究。在對月球的探索中,我國後來居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NASA即將投入使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則被設計成利用紅外線來觀察宇宙。紅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線,然而它對於觀察隱藏在塵埃中的天體卻非常重要。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
  •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了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宇宙是浩瀚無垠的,人類探索了這麼多年,對它的了解也不過是皮毛。人類自認為地球在宇宙中非常巨大,可當人類真正進入太空的時候,才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萬顆比地球大的星球。
  • 宇宙中遍布隕石,旅行者一號飛了43年,為何它從未被隕石擊中過
    我們的家園地球處於神秘浩瀚的宇宙中,在其中扮演著偉大又渺小的角色,對身為人類的我們而言,宇宙就像一片危險與魅力並存的無人區,我們既渴望去了解它,又害怕掉入它的陷阱裡,因為一旦離開了地球家園,沒有什麼生物能在真空狀態下存活超過一秒,哪怕是生命力最頑強的細菌。
  •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自恐龍徹底滅絕之後,地球的中生代也結束了,並開啟全新的新生代,當時的地質時代主要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等到了第4紀的時候,哺乳動物便成為地球上的支配者,其中就包含一種飛行動物,那就是蝙蝠。很多人對蝙蝠的了解都比較局限,認為它是一種黑黝黝的飛行動物,沒有什麼美觀可言。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神秘的宇宙探索從未間斷過
    說起宇宙離我們最近,抬眼就能望到的就屬星星了,當然了這也是宇宙當中的皮毛,可能連皮毛都算不上。在古代宇宙是神秘的,當然了當時就「宇宙」一詞都沒有,有的就是夜晚人們能看到的星星,就算是星星人們也是給它披上了神秘面紗,人們無時無刻不想揭開這層面紗尋找其中的秘密。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雷電一詞最初源於神話,充滿了神秘色彩。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單細胞知識小百科|揭開「測序飽和度」的神秘面紗
    今天,小編整理了10x Genomics官方說明和大量安諾項目經驗,為你揭開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測序飽和度」的神秘面紗~Cell
  • 隕石能量與佛教神秘文化
    作者:林天一自從人們認識到隕石是從另一個星球降落到地球上來「天外來客」,對它的神秘能量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值得一提的是,隕石的能量和佛教的神秘文化是契合的,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隕石與有緣人歡喜結緣是「上天的禮物」,可遇不可求。所以,佛教視隕石為吉祥的寶物,有些地方還專門供奉。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那麼,核醫學科到底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 揭開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
  • 隕石天下—世界最長的隕石雨
    隕石天下—世界最長的隕石雨 2011
  • 困擾人類半世紀的伽馬暴有望揭開神秘面紗—新聞—科學網
    伽馬暴又稱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通常短暫而猛烈,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到幾十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一千個太陽在100億年內釋放的總能量,而宇宙的年齡至今也不過只有大約140億年。伽馬暴爆發時的亮度比宇宙中其他所有天體的伽馬射線亮度總和還要大,是自宇宙大爆炸以來人類所能探測到的宇宙中最強烈的爆發現象。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天文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又將帶來哪些最新認識?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中方專家,請他們講述這一宇宙「大案」破獲背後的故事。  「新興」元素  說到鋰元素,現代人並不陌生,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無人機、電動汽車,都在使用鋰電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