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認識的不足,甚至是低級的失誤,曾經造成許多醫療事故或公共衛生災難。紀錄是為了更好的反思,以避免悲劇的重演。
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國人出境旅遊,其中很多人選擇到日本看櫻花看海看富士山,順路淘點馬桶蓋和化妝品。去過日本的人,大多會讚揚那裡空氣好環境好,提起日本人,我們回說到他們的上千家百年老店,讚嘆他們做事的認真嚴謹態度。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日本,曾經在20世紀的全球八大環境公害事件中,佔據了一半以上。米糠油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
1968年3月,日本的福岡和長崎等地突然有幾十萬隻雞死亡,初步調查的結果是飼料出了問題,但沒有弄清毒物的來源,也沒有進行深究。當人們以為一件意外飼養中毒事件就此過去的時候,真正的悲劇卻開始開演了。
幾個月後,1968年6月起,開始有人因不明原因的皮膚病到醫院就診,患者自訴,他們發病的初期是出現痤瘡樣皮疹,接著開始指甲發黑,皮膚有色素沉著,同時眼結膜充血。到1968年的10月,當地醫院又接診了112個家庭的325名患者,之後在日本各地陸續有類似病例出現。至1977年因相同疾病死亡的已達數萬人。經過對死者的屍體解剖,在死者的內臟和皮下脂肪中發現了多氯聯苯。而多氯聯苯被人畜食用後,多積蓄在肝臟等多脂肪的組織中,損害皮膚和肝臟,引起中毒。初期症狀為眼皮腫脹,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疹,其後症狀轉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發生急性肝壞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
因為最初的病例都有家庭成員的集中性,調研工作也就直接指向了食物,懷疑與米糠油有關。經追蹤調查,最終確認是九州一家食用油加工廠,在生產米糠油時,為了降低成本,有脫臭過程中使用多氯聯苯作導熱油,由於管理不善,管道破裂,使多氯聯苯混入了正在加工的米糠油中,造成了食用者中毒。而同時汙染的黑油被用作飼料,造在飼養場的幾十萬隻雞死亡。
而就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剛剛平息不久,類似的事件又進擊了寶島臺灣。1979年4月,臺中一個盲校的多名師生出現皮膚變黑、長出像癩蛤蟆般的疙瘩的症狀,經確診,是食用油中毒。在70年代,米糠油因為價廉,是低收入人選用較多的食用油,而盲校資金緊張,也採購米糠油作為食用油,當發病人數多達100以上時,醫生驚覺有食物中毒發生可能,校方也封存了食材。幾個月後,學校周邊一家工廠的員工了出現皮膚症狀,調查展開,最終確認是一家油脂廠的米糠油造成了中毒。事件共造成了2025人受害。事件引起社會震動,由此,推動了《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方案》的出臺,食品安全問題開始得到重視。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版權申明 《關你健康》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