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利加工米糠油導致中毒,帶來罕見皮膚病並使人死亡

2021-01-21 關你健康

由於認識的不足,甚至是低級的失誤,曾經造成許多醫療事故或公共衛生災難。紀錄是為了更好的反思,以避免悲劇的重演。

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國人出境旅遊,其中很多人選擇到日本看櫻花看海看富士山,順路淘點馬桶蓋和化妝品。去過日本的人,大多會讚揚那裡空氣好環境好,提起日本人,我們回說到他們的上千家百年老店,讚嘆他們做事的認真嚴謹態度。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日本,曾經在20世紀的全球八大環境公害事件中,佔據了一半以上。米糠油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例。

1968年3月,日本的福岡和長崎等地突然有幾十萬隻雞死亡,初步調查的結果是飼料出了問題,但沒有弄清毒物的來源,也沒有進行深究。當人們以為一件意外飼養中毒事件就此過去的時候,真正的悲劇卻開始開演了。

幾個月後,1968年6月起,開始有人因不明原因的皮膚病到醫院就診,患者自訴,他們發病的初期是出現痤瘡樣皮疹,接著開始指甲發黑,皮膚有色素沉著,同時眼結膜充血。到1968年的10月,當地醫院又接診了112個家庭的325名患者,之後在日本各地陸續有類似病例出現。至1977年因相同疾病死亡的已達數萬人。經過對死者的屍體解剖,在死者的內臟和皮下脂肪中發現了多氯聯苯。而多氯聯苯被人畜食用後,多積蓄在肝臟等多脂肪的組織中,損害皮膚和肝臟,引起中毒。初期症狀為眼皮腫脹,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疹,其後症狀轉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重者發生急性肝壞死、肝昏迷等,以至死亡。

因為最初的病例都有家庭成員的集中性,調研工作也就直接指向了食物,懷疑與米糠油有關。經追蹤調查,最終確認是九州一家食用油加工廠,在生產米糠油時,為了降低成本,有脫臭過程中使用多氯聯苯作導熱油,由於管理不善,管道破裂,使多氯聯苯混入了正在加工的米糠油中,造成了食用者中毒。而同時汙染的黑油被用作飼料,造在飼養場的幾十萬隻雞死亡。

而就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剛剛平息不久,類似的事件又進擊了寶島臺灣。1979年4月,臺中一個盲校的多名師生出現皮膚變黑、長出像癩蛤蟆般的疙瘩的症狀,經確診,是食用油中毒。在70年代,米糠油因為價廉,是低收入人選用較多的食用油,而盲校資金緊張,也採購米糠油作為食用油,當發病人數多達100以上時,醫生驚覺有食物中毒發生可能,校方也封存了食材。幾個月後,學校周邊一家工廠的員工了出現皮膚症狀,調查展開,最終確認是一家油脂廠的米糠油造成了中毒。事件共造成了2025人受害。事件引起社會震動,由此,推動了《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方案》的出臺,食品安全問題開始得到重視。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版權申明 《關你健康》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日本和中國臺灣省 米糠油中毒事件
    1968年和1979年發生在日本和中國臺灣省,兩者的工廠均是使用多氯聯苯作為導熱介質加工米糠油時產生洩露,對米糠油產品產生汙染,導致食用被汙染的米糠油產品的人和動物出現中毒現象。像米糠油中毒事件病患的症狀就有包括氯痤瘡、手腳麻木、指甲與皮膚變色、神經系統病變等。多氯聯苯會導致人體數十種以上病變,且會經由母體胎盤或哺乳傳給胎兒,這些油症兒在出生時會有皮膚發黑、眼瞼浮腫、免疫功能受損等問題。
  • 聚焦 臺灣導遊曝出的黑心油中毒事件始末
    日本米糠油中毒事件1968年3月,日本的福岡縣,長崎縣等地區的幾十萬隻雞突然死亡。經調查,發現是飼料中毒,但因當時沒有弄清毒物的來源,也就沒有對此進行追究。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完結,當年6-10月,有4家門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膚病到九州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患者初期症狀為痤瘡樣皮疹,指甲發黑,皮膚色素沉著,眼結膜充血等。此後3個月內,又確診了112個家庭325名患者,之後在全國各地仍不斷出現。至1978年,確診患者累計達1684人。衛生部門的調查顯示,事故受害者的各種症狀是多氯聯苯中毒引起的。
  • 「神醫」用高度白酒給人治皮膚病 導致病人酒精中毒死亡
    遼寧遼陽女子劉某沒有行醫資格,卻用「土方法」給人治療皮膚病——劉某用高度白酒塗抹患者身體,又用塑料保鮮膜包裹纏繞。最終這一方法導致一名皮膚病患者急性酒精中毒死亡。2019年12月,劉某因非法行醫罪,被判刑12年。
  • 日本米糠油中毒事件,背後兇手是多氯聯苯,它在生活中很常見
    米糠的含油量是18%,通過壓榨法或浸出法可以將米糠中的油脂提取出來,米糠油不僅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來製造肥皂、硬化油、甘油、硬脂酸、油酸、油漆樹脂等產品。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國等地區的幾十萬隻雞突然死亡。經調查,發現是飼料中毒,但因當時沒有弄清毒物的來源,也就沒有對此進行追究。
  • 米糠油加工技術(上)
    米糠油含有較高的游離脂肪酸,蠟、米糠粉末和色素。這些因素阻礙了米糠油的商業化加工(浸出,精煉)和銷售。然而,只要仔細注意加工技術,從碾米廠開始,就可以以經濟的成本生產出產量和質量合理的米糠油。在游離脂肪酸含量超過15%後,米糠油的加工就開始接近食品的邊際經濟效用(無價值),儘管一些加工商仍提煉含有高達30%或者更多的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油。脂肪酶的活性脂肪酶的活性高度依賴於水稻的儲藏條件、溫度和水分。有些油的降解是水稻儲藏期間發生的,即使是最快速加工的米糠也會產生1-3%的游離脂肪酸。
  • 米糠油的壓榨歷史(日美篇)
    1893年英國人Smethem發表了米糠油的性質,比重0.8907,皂化價193.2,碘價96.4。1903年,Brown發現米糠油的酸值在生糠中變化較快,並測定米糠中含有脂肪酶,時人稱之為油脂分解酵素Lipase。
  • 臺灣米糠油事件40周年,多年內幕首曝光
    1979年臺灣彰化一家米糠油工廠,因為製程不當,導致多氯聯苯混入食用油中,油品再銷往中部鄉下地區,導致16人死亡,逾2000人中毒。今年是米糠油事件40周年,多氯聯苯混入油品中,真的是意外嗎?臺灣媒體回到事件舊址查訪,找到當年回收問題米糠油的業者,他首度在鏡頭前曝光,說出這個埋藏他心裡40年,始終不敢說的秘密。
  • 米糠油飼料加工稻殼發電項目
    所屬地區: 六安市  項目概況: 六安天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是六安市重點糧油食品加工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和省糧食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861」行動計劃項目單位,主營業務為糧食購銷、糧油食品加工和皖西白鵝系列產品開發。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農業銀行AA+、農發行A信用企業。
  • 米糠油 是什麼?
    米糠油(Rice Barn Oil)是從米糠,也就是從大米(白米,糙米和其他大米品種)的外層中提取的,具有溫和的味道
  • 臺衛生部門:25年前「米糠油」中毒遺患三代人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因1979年臺中部發生的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而中毒的患者如今已分布到臺島屏東、花蓮等許多縣市,臺衛生部門發現這些病患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毒害。  據臺媒報導,彰化縣溪湖鎮彰化油脂公司於二十五年前(1979年)生產食用米糠油時,冷凝器的多氯聯苯液體外洩,汙染了食油,造成誤食者中毒。
  • 你孩子手中的軟泥玩具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硼砂因具有較強毒性,人體若攝入過多,可引發多臟器蓄積性中毒。我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醫學專家稱,軟泥中添加的硼砂,可通過兒童破損的皮膚、口腔黏膜或經消化道被人體吸收。已知研究表明,成人攝入1g到3g硼砂即可出現急性中毒症狀;嬰兒攝入2g到5g硼砂可導致死亡。
  • 慢性酒精中毒每年導致300多萬人死亡
    適當的喝酒會使人放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對健康有益,過度飲酒,則被認為對人體是有害的,並且被認為是一種成癮藥物。每年全世界有300多萬人死於酗酒,酒精成為這個國家殺人、自殺和超過半數以上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元兇。酗酒也在社會和家庭問題中起著作用,如曠工、對家庭財產的犯罪和虐待兒童等。
  • 杭州蕭山某鑄造企業氟利昂洩漏 9人中毒2人死亡
    一工廠氟利昂洩漏 9人中毒2人死亡兩人因為吸入有毒氣體暈倒後,其他工友紛紛趕去營救,但是也都一個個倒下了。5月14日下午4點40分左右發生在蕭山南陽經濟開發區一鑄造企業的這起氟利昂洩露事件,共導致了9人中毒,2人死亡的慘痛後果。
  • 植物油脂製取工藝介紹系列之米糠油的製取
    從稻穀加工產物——米糠中製取油脂,可以得到米糠油。這是糧食加工綜合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米糠油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品質功能良好的穀類植物油脂。在日本和泰國等國家,米糠油是作為降低膽固醇的重要油脂而進行深入開發利用的。
  • 5年致174人中毒42人死亡!雲南多個部門再發緊急提醒!
    、食(飲)用過量 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5年來已導致42人死亡 據云南省疾控中心通報,2015—2019年,雲南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調食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
  • 有毒動植物已致261人中毒、6人死亡
    今年以來,我國發生多起毒蘑菇和有毒動物、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截至5月上旬已報告造成261人中毒、6人死亡。為預防和控制毒蘑菇和有毒動植物中毒發生,今天,國家衛健委向公眾發布提示,不要自採自食野生蘑菇,以免危及生命健康。
  • 米糠油加工技術三年為企業增利3億
    長江商報消息 武漢輕工大學「米糠油」項目破解多項行業難題本報訊(記者 張衡 通訊員 餘藝)昨日,武漢輕工大學收穫好消息,該校何東平教授等專家主持的「米糠油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2015年度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這也是該團隊連續三年獲得此獎項。
  • 自行加工和食用草烏、附子會引起中毒、死亡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關於預防烏頭類物質中毒的健康提示一、發病62起,死亡4起    據通報信息顯示,雲南省民間因自行加工和食用草烏、附子等烏頭類物質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    2019年1-6月,已發生中毒事件13起,發病62起,死亡4起,其中12起事件及死亡病例全部為家庭自行加工食用草烏及飲用自製草烏泡酒;另外1起則發生於餐飲服務單位(街頭攤點)。    草烏、附子等生藥材因含烏頭鹼而具有劇毒,而烏頭鹼一般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疾病,由於藥物炮製不當或其他原因會導致患者在使用其治療後出現中毒現象。
  • 糧油巨頭集中上馬「米糠油」
    包括北大荒(600598.SH)、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中糧集團在內的多家糧油巨頭都在近期不約而同地上馬米糠油加工項目,試圖通過「變廢為寶」,以緩解目前國內糧油生產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據了解,目前北大荒米糠油設計年產量為1.2萬噸,中儲糧年生產能力0.45萬噸。據王瑞元介紹,國內目前米糠油的生產能力在10萬噸左右。在玉米胚芽方面,2009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玉米油(01006.HK)的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玉米產量接近1.6億噸,產生的胚芽理論上可以生產約400萬噸玉米油,而實際上目前的使用率還不到10%。
  • 米糠油(稻米油)是優質食用油嗎?
    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的副產品。收穫後的稻穀由外殼至中心分為稻殼、外果皮、中果皮、交聯層、種皮、糊粉層、胚乳,在稻穀的下部是胚芽。碾米時,先去掉稻殼,去掉稻殼以後的穀粒稱為「糙米」。稻穀加工的平均出糠率(包括胚芽)為7%。米糠中的含油率為12%~20%。米糠中含有多種酶,如脂肪酶、脂肪氧化酶等。前者分解脂肪,產生游離脂肪酸;後者氧化脂肪酸。這使得新鮮米糠很容易氧化變質,所以制油時應當做到新鮮米糠當天加工,或者採取措施破壞其所含酶類,以穩定米糠的品質。米糠油又稱稻米油,是從加工大米所剩的米糠(也包胚芽)中製取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