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鍊金術師》誕生秘話
2001年,荒川弘美與艾尼克斯的漫畫雜誌《月刊少年GANGAN》的責任編輯,商量即將刊登的漫畫作品《鋼之鍊金術師》,荒川弘美最初構想的《鋼煉》是一部短篇,探索鍊金術的老爸因為一次鍊金失敗,靈魂轉移到飛鼠身上,18歲的男主帶著飛鼠老爸一起展開旅行,走過一片沒有水的荒涼之地時,父子倆想用鍊金術造出一片湖泊,但是最後失敗了,於是開始新的旅行。
在與漫畫編輯展開討論的時候,編輯覺得父子作為主角不如換為兄弟,因為現代社會的父子之間都會有隔代的代溝、即使在一起也沒話說,而兄弟之間就相對親密一些,這樣更貼近生活。最後編輯認為這個題材可以嘗試長期連載。
荒川弘美花了2周時間將這個短篇故事重新構思為適合連載的長篇,並且在剛開始連載時就已經想好了故事的結局,因為鍊金術失敗而失去身體的兄弟倆,為了找回失去的一切而展開冒險之旅,經歷了一系列激烈的戰鬥後,哥哥信守著自己的誓言並幫助弟弟最終找回身體。

等價交換與賢者之石
《鋼煉》中有一句等價交換的名言:「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為了得到什麼東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這就是鍊金術」。這句一下擊中了讀者某個神經的名言,其實來自荒川弘美的生活感悟。
荒川家雖然也耕種田地但是主要以酪農為主,酪農就是製作奶酪的農民,奶酪是用牛奶製作的,所以荒川很小的時候就和動物們在一起生活,幫家裡幹農活擠牛奶、餵養奶牛,奶牛受傷或者不再產奶也會被作為「廢牛」送去屠宰場,它們很通人性,被拉上卡車前會一直流眼淚。
在荒川老家北海道的鄉下,80、90年代大家都是以物換物,用我家的馬鈴薯換你家的甜菜,或者用一條鹿腿換你家小孩過來幫忙一天。
這些生活的點滴最終構成了「荒川弘」《鋼煉》漫畫中的「等價交換」原則,奶牛提供給人類生存下去的需要,但最後還是要被殺掉,人類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背後,是動物們血淋淋的生命在支撐著,這種感悟被荒川弘美引用到漫畫《鋼煉》中,變成了「賢者之石」,使用人類活體進行鍊金後獲得的巨大能量。

另一個等價交換
愛德華·艾力克是漫畫《鋼煉》中的主角,因為鍊金術失敗失去了左腿,為了換回弟弟的靈魂,又失去了右臂,而後安裝了機械的義肢。
義肢的靈感來自荒川弘美上高中時的打工經歷,那時的她除了上學以外還在北海道的康復中心打工,接觸了不少因為交通意外而需要安裝假肢的案例,假肢的意義在於,它們可以修復一些你外表的創傷,但不可能代替你永遠失去的那部分身體。
你在生活中失去的那部分,可能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這就是大自然的「等價交換」,一旦去嘗試,你付出的可能將會是巨大的代價。所以漫畫《鋼煉》中安裝了機械臂機械腿的愛德華·艾力克自始至終都秉承一個信念,絕不用「賢者之石」來換取任何東西,哪怕是最珍貴的弟弟。
堅持自己的信念、保持初心——這是荒川弘美想通過《鋼煉》中的愛德華傳遞給讀者的一份自己的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