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的夏天來得有些晚,但是仍然未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我國的第1個高溫城市,首次出現在了北方,這也十分讓人詫異,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2020年的平均氣溫比往年上升了1.1度,曾經2016年是最熱的一年,照目前的形勢,2020年將有望打破2016年成為最熱的年份,雖然這只是科學家的猜測,但很多地區出現了此起彼伏的高溫天氣,實在讓人無法放心。
西伯利亞遭遇高溫天氣
2020年7月16日,俄羅斯發布科學報告指出,西伯利亞地區正在遭遇「80000年難得一遇」的高溫,就在前段時間,西伯利亞地區出現了38度高溫,打破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2020年才過去了一半,北極圈內的高溫天氣持續不斷,比往年上升了5度。
如此炎熱的天氣更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西伯利亞地區擁有厚重的凍土層,如果溫度持續升高,這些凍土層就會永遠融化消失。科學家對這種情況也感到擔憂,難道地球將要重回4000萬年前的景象嗎?
甲烷促進了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是一個惡性循環,西伯利亞地區已經有了明顯的表現,如果這個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麼受此波及的並非只有西伯利亞,全世界都會遭到氣候不可逆轉的變化,地球也許會變成一個真的「火球」。我們都知道全球氣溫升高離不開溫室氣體的排放,而近些年來人類工業不斷發展,除了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的分量也在逐年上升。僅僅在2017年,甲烷的排放量就達到了5億多噸,甲烷的危害力遠遠要大於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溫室效應並沒有得到減緩,反而有加強的趨勢。
歷史上的南極是比較溫暖的
地球在存在的幾十億年間,不僅經歷過冰川時期,而且也遭到過高溫侵蝕。科學家曾經在南極進行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化石,根據分析來看,這個化石就是曾經存在過的「頭盔蛙」,距今已經有4000萬年的歷史。在那個時候出現在南極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當時南極氣溫是比較溫暖的,全球的氣溫都比較高,所以才孕育出了這種兩棲生物。
如今地球的氣溫不斷升高,南北兩極的冰川已經有了融化的趨勢,兩極的生態環境勢必會引起變化。一些不適合寒帶生長的生物,也許會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大量的陸地被淹沒,海洋面積持續增大,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關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