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圍觀石英家族,顏值爆表
石英(quartz),化學組成是二氧化矽,是自然界最常見的造巖礦物之一,石英族礦物約佔地殼質量的12.6%。
水晶晶簇
它是許多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和熱液脈的主要礦物成分。
花崗巖及其中的石英脈
而它更為世人熟知則是由於它可製成石英手錶和各種寶玉石材料的緣故。
石英手錶
玉髓製成的裝飾品
咱們的科普公眾號之前在礦物系列中曾經推出過石英的專欄,除了石英的鼎鼎大名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見到諸如水晶、煙晶、芙蓉石、蛋白石、瑪瑙、玉髓等名詞,其實它們都和石英是親戚關係,逢年過節也會串門來往。為了讓大家更加熟悉石英寶玉石大家族的關係和脈絡,筆者近日趁著石英家族春節團聚之際,對其家族成員進行了專訪,並且受其家族網絡宣傳部委託,對其家族成員進行分門別類的介紹,並在徵得對方同意的前提下附上寫真照。
(不想當網紅的石英不是好礦物)
參考國家標準《石英質玉分類與定名》對石英質寶玉石的劃分,廣義的石英家族包括顯晶質石英類、隱晶質石英類以及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的石英巖、膠體礦物(蛋白石)等玉石。不要著急,接下來就是各個家族成員閃耀登場的時間。
NO.1
顯晶質石英類
顯晶質(phanerocrystalline)即可在肉眼或放大鏡下辨認出單個晶體,通常單個晶體顆粒大於20μm。顯晶質石英透明-不透明,可含少量赤鐵礦、針鐵礦、雲母等包裹體,質地緻密,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無包裹體、無雙晶、無裂縫的晶體可作壓電材料,用作石英諧振器(石英手錶)。顯晶質石英本是無色透明,若含有雜質可呈現多種顏色,按其常見的顏色變化可分為以下異種:
無色透明者稱水晶(rock crystal);紫色透明或半透明者稱紫水晶(amethyst);淺玫瑰色半透明者稱薔薇石英(rose quartz),它還有芙蓉石、粉晶等別稱;煙色或褐色透明者稱煙水晶(smoky quartz);黑色半透明者稱墨晶(black quartz);金黃色或檸檬黃色者稱黃水晶(yellow quartz/citrine)等等等等。
無色水晶晶簇
紫水晶(墨西哥)
紫水晶
煙水晶
薔薇石英
墨晶,底座伴生有石榴子石
黃水晶
含金紅石包裹體的石英集合體
(珠寶界把此類含針狀、纖維狀、絲狀礦物包裹體的晶體稱之發晶)
NO.2
隱晶質石英
隱晶質(cryptocrystalline)即只能在顯微鏡下辨認出單個晶體,通常單個晶體顆粒小於20μm。隱晶質石英透明-不透明,可含少量赤鐵礦、針鐵礦、雲母、陽起石等包裹體。隱晶質石英一般而言顏值較高,多出入於珠寶展櫃,常見的隱晶質石英異種如下:
玉髓(chalcedony)透明-微透明、質地緻密的隱晶質石英集合體,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常見顏色為灰白色、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等。
未經加工的綠玉髓
玉髓工藝品
天然玉髓
瑪瑙(agate)透明-不透明,多具有同心層狀、環帶或條帶的隱晶質石英集合體,纖維狀結構、粒狀結構,有時可見晶洞,帶間及晶洞中有時可見細粒石英晶體。常見顏色為灰白色、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等以及多種顏色組合,有時可見暈彩效應。
具同心層狀的瑪瑙
具有晶洞的瑪瑙
碧石(jasper)又稱碧玉,微透明-不透明的隱晶質石英集合體,可含赤鐵礦、綠鱗石等包裹體,粒狀結構,常見顏色為紅色、綠色、紫色,常見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友情提示,此處介紹的碧玉並非大家熟知的軟玉(nephrite),軟玉的礦物成分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化學成分為鈣、鎂、鐵的矽酸鹽類,而中國玉器工藝界習慣將綠色的軟玉稱為碧玉,和田玉即是軟玉的一種。英文jasper並不是軟玉裡的碧玉,大家買珠寶的時候可要分清楚石英家族的碧玉和軟玉家族的碧玉啊。
碧玉手標本(羅馬尼亞)
拋光後的紅色碧石
虎眼石(tiger's-eye)、鷹眼石(hawk's eye)是交代纖維石棉而呈不同色調、具絲絹光澤的隱晶質石英集合體,珠寶界稱之為木變石。虎眼石常呈黃褐色,鷹眼石常呈藍綠色。
未經拋光的虎眼石(南非)
拋光後的虎眼石,含鐵質條帶
鷹眼石串珠
NO.3
其他代表性石英家族成員
除了上述顯晶質和隱晶質石英族成員之外,還有一些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的寶玉石,筆者也把它們歸為石英家族的成員,一起來見識一下其中的代表吧!
石英巖(quartzite)一般是由矽質巖或石英砂巖經過區域變質或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石英含量大於85%的變質巖,常呈塊狀構造,粒狀變晶結構。當質量符合工藝美術要求時即稱為石英巖類玉石。代表性石英巖玉石有含鉻雲母的石英巖--東陵石和主要產自河南密縣的含鐵鋰雲母的石英巖--密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石英巖常染成綠色仿製翡翠,購買珠寶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石英巖手標本,含多矽白雲母和綠泥石(法國)
石英巖野外剖面(美國猶他州)
石英巖加工而成的玉手鐲
未經加工的東陵石
東陵石手鐲
密玉加工而成的裝飾品
蛋白石(opal)不屬於晶質礦物,而是是膠體礦物,化學組成為SiO2·nH2O,由石英和吸附水組成。常呈鍾乳狀、肉凍狀、皮殼狀等;常見蛋白色,含雜質者呈不同顏色,一般微透明。無色透明者稱玻璃蛋白石;半透明而具強烈的橙、紅等反射色者稱火蛋白石;半透明帶乳光呈紅、橙、藍、綠等變彩的稱貴蛋白石。可從溫泉、淺成熱液或地面水的矽質溶液中通過凝膠作用形成。海藻、放射蟲等海相生物的矽質骨骼堆積也可形成特殊的蛋白石--硅藻土。蛋白石中優質者俗稱「歐泊」』,可作寶石級材料。
未經加工的蛋白石
變彩蛋白石
白色和藍色蛋白石(斯洛伐克)
拋光後的變彩蛋白石(澳大利亞)
文章的最後,為大家介紹兩種石英家族的「新晉網紅」:黃龍玉和金絲玉。
黃龍玉(Huanglong jade):前幾年比較火的黃龍玉主要產自雲南龍陵地區,黃龍玉的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其含量一般大於95%,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黃龍玉的顏色豐富多彩,主要以黃色和黃紅色為主,這些顏色是因由少量致色離子滲入內部所致。
天然黃龍玉
黃龍玉加工而成的裝飾品
金絲玉(Jinsi jade):近些年火起來的金絲玉專指新疆克拉瑪依、雅丹地區及其周邊山巒、田野、沙漠上所開採、挖掘的可供玩賞、雕刻的一種新的矽質玉石。新疆金絲玉的主要礦物組成為石英,並且含有黃鐵礦、雲母等雜質礦物。金絲玉主要呈隱晶質結構,緻密塊狀構造,其次為流紋構造。另外金絲玉還具有特殊的條紋、織紋構造,俗稱「蘿蔔紋」。
戈壁灘上的金絲玉
晶瑩剔透的金絲玉
參考資料:
1. 何辰. 對幾種常見石英巖玉的認識[J]. 西部資源, 2017(4):33-34.
2. 黃德晶, 尹瓊. 珠寶市場上新出現的石英類與石英巖類玉石[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1, 32(4):126-127.
3. 劉學, 錢建平, 陳珊珊. 一種新玉種—黃龍玉[J]. 礦產與地質, 2013(2).
4. 杜杉杉, 殷科, 韓文等.一種商業名為「金絲玉」的礦物學特徵[J]. 寶石和寶石學雜誌,2014, 16(4).
5. 李婭莉. 東陵石的寶石學特徵與鑑別[J]. 超硬材料工程, 1997(2):21-22.
6. 劉超良, 宋利睿, 彭智博. 河南新密密玉地質特徵及成礦因素淺探[J]. 四川地質學報, 2009, 29(3):281-283.
7. 李勝榮, 許虹, 申俊峰等. 結晶學與礦物學[M]. 地質出版社, 2008.
END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必應圖片、百度圖片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