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如何讓無人機飛得更穩

2020-12-03 長春中科智航

在無人飛行器的飛機姿態控制這一重要應用上,以MEMS加速度傳感器、MEMS陀螺儀為主的傳感類硬體的應用可謂是大放異彩。

在無人機飛行姿態控制中,通常在用MEMS傳感器測量角度的變化時,一般都要選擇組合式的傳感器。也就是說,既不能單純地依賴加速度傳感器,也不能單純依賴陀螺儀。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這是由每種傳感器自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

例如,陀螺儀輸出的是角速度,要通過積分才能獲得角度,但是即使在零輸入狀態時,陀螺儀仍是有輸出的,它的輸出是白噪聲和慢變隨機函數的疊加,受此影響,在積分的過程中,必然會引進累計誤差,積分時間越長,誤差就越大。這時候,便需要加速度傳感器的加入,利用加速度傳感器來對陀螺儀進行校正。

由於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利用力的分解原理,通過重力加速度在不同軸向上的分量來判斷傾角。同時,它沒有積分誤差,所以加速度傳感器在相對靜止的條件下,可以有效校正陀螺儀的誤差。但在運動狀態下,加速度傳感器輸出的可信度就要下降,因為它測量的是重力和外力的合力。

目前,無人機在應用中的較常見算法,就是利用互補濾波,即結合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的輸出,來算出角度變化。

另外,無人機應用的環境決定了它所使用的MEMS傳感器必須適用於各種惡劣條件,同時獲得高精度的輸出。

例如,陀螺儀的理想輸出是只響應角速度變化,但實際上受設計和工藝的限制,陀螺儀對加速度也是敏感的,就是我們在陀螺儀數據手冊上常見的deg/sec/g的指標。對於多軸飛行器的應用來說,這個指標尤為重要,因為飛行器中的馬達一般會帶來較強烈的振動,一旦減震控制不好,就會在飛行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加速度,那勢必會帶來陀螺儀輸出的變化,進而引起角度變化,馬達就會誤動作,最後帶給用戶的直觀感覺就是飛行器飛得不穩。

飛行控制系統(Flight control system)簡稱飛控,可以看作飛行器的大腦。多軸飛行器的飛行、懸停,姿態變化等等都是由多種傳感器將飛行器本身的姿態數據傳回飛控,再由飛控通過運算和判斷下達指令,由執行機構完成動作和飛行姿態調整。

控可以理解成無人機的CPU系統,是無人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發送各種指令,並且處理各部件傳回的數據。類似於人體的大腦,對身體各個部位發送指令,並且接收各部件傳回的信息,運算後發出新的指令。例如,大腦指揮手去拿一杯水,手觸碰到杯壁後,因為水太燙而縮回,並且將此信息傳回給大腦,大腦會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發送新的指令。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陀螺儀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的區別與聯繫
    對於不熟悉這類產品的人來說,陀螺儀傳感器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基於自由空間移動和手勢的定位和控制系統。在假想的平面上揮動滑鼠,屏幕上的光標就會跟著移動,並可以繞著連結畫圈和點擊按鍵。當你正在演講或離開桌子時,這些操作都能夠很方便地實現。
  • MEMS陀螺儀需組合其他傳感器使用 歐拉角和四元數表述飛行姿態
    為了實現穩定控制和靈活的飛行,無人機必須集成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傾斜傳感器、空速傳感器、氣壓高度計等多種傳感器,在飛行過程中利用協處理器對其姿態進行精確調節和控制,其中陀螺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據王懿介紹,飛控系統是無人機上所有用來傳遞操縱指令,驅動舵面運動的所有部件和裝置的總和。飛控系統主要由機載部分和地面控制站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機載部分主要包括傳感器、舵機和飛行控制器。
  • 讀懂陀螺儀傳感器:導航、無人機以及永不會跌倒的車都離不開它!
    在目前的無人機實際製造與應用中,有的無人機產品是基於三軸陀螺儀和傾角傳感器,來構成全姿態增穩控制系統的。無人機姿態增穩控制屬於內迴路控制,它包括姿態保持與控制、速度控制等模式。內迴路控制是在以三軸陀螺儀和傾角傳感器獲取無人機飛行姿態的基礎上,通過對升降舵、方向舵的控制,完成飛行姿態的穩定與控制。
  • 陀螺儀傳感器工作原理_陀螺儀傳感器的應用
    陀螺儀傳感器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基於自由空間移動和手勢的定位和控制系統,它原本是運用到直升機模型上,現已被廣泛運用於手機等移動便攜設備。   陀螺儀的原理就是,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人們根據這個道理,用它來保持方向。然後用多種方法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並自動將數據信號傳給控制系統。我們騎自行車其實也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輪子轉得越快越不容易倒,因為車軸有一股保持水平的力量。現代陀螺儀可以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它在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
  • ...重力感應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電子羅盤和光線距離感應器
    智慧型手機支持那麼多的娛樂應用,歸根結底在於它裡面集成的各類傳感器,主要有重力感應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電子羅盤和光線距離感應器等等。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他們各自的用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9585.htm  重力感應器  重力感應器算出現比較早的手機傳感器。
  • 評估加速計和陀螺儀,全方位了解噪音和漂移誤差
    加速計和陀螺儀是用於從無人機、手機、汽車、飛機和移動物聯網設備中獲取加速度和旋轉信息的傳感器。但加速計和陀螺儀都容易出錯,加速計可能出現噪音、陀螺儀可能出現漂移,因此要求設計師採用新穎的方法實現最高的精度。 方法之一是應用傳感器融合。本文將分別評估加速計和陀螺儀,以了解這些噪音和漂移誤差是如何產生的。接下來將介紹這兩種傳感器的示例,並說明如何利用傳感器融合技術,將這兩種傳感器的結果結合在一起並減少這些誤差的影響。
  • 三軸加速度、磁力計和陀螺儀的應用知多少...
    是不是有著磁力傳感器不能準確定位的困擾?還有陀螺儀在應用中檢測到角度卻檢測不到方位等一系列的問題?現在,就這些問題,我們就一起淺談一下,加速度,磁力計和陀螺儀在應用時怎麼互相地彌補他們的優勢與劣勢。,而我們在物理學過,物體在靜止的時候是只受到重力加速度的,因此,很多人都把加速度傳感器又稱為重力感應傳感器。
  • 歐姆龍傳感器,貫徹整個無人機上的傳感器件
    近年來無人機得以飛快成長的關鍵在於傳感器技術的重大進展。在電子產品世界裡,無人機被稱為是一架「會飛的傳感器」。那麼無人機上需要用到哪些傳感器呢?加速度傳感器這些小的MEMS傳感器,主要用於確定位置和無人機的飛行姿態
  • 3軸陀螺儀傳感器和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這些東西知道我們身處何方、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向哪裡移動——上、下、四周和側面。使這些成為可能的是大量更小、更便宜和更快的新型傳感器。在經過最佳集成後,它們能通過空間和時間精確地跟蹤我們的運動。這些傳感器套件(加速度計、陀螺儀和磁力傳感器)在跟蹤運動方面具有令人吃驚的能力,特別是與如今無所不在的GPS結合在一起之後。 但這些微型傳感器的潛力仍未被充分發掘,這裡兩個簡單的原因。
  • 無人機陀螺儀主控晶片STM32應用詳解
    基於ARM的無人機陀螺儀接口結構由於機載燃油和電能儲備的制約,無人機載設備要求小巧輕便,能效比高,因此對晶片的選型及電路結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綜合穩定性、數據精度、工作溫度、封裝體積以及能耗等各方面因素,對無人機陀螺儀傳感器經行嚴格篩選,確定了所示的陀螺儀方案。
  •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及如何選型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線性加速度傳感器屬於不需要參照靜止坐標系的慣性傳感器類。它們被連接到移動平臺。 名稱中的「慣性」是指在運動中需具有足夠大的慣性。在導航設備中,加速度傳感器與陀螺儀配合使用,通常包含3個正交的速率陀螺儀和3個正交的加速度傳感器,分別測量角速度和線加速度。通過處理來自這些裝置的信號,就可以跟蹤運動物體的位置和方向。加速度傳感器被用於測量物體受到包括重力在內的外力所產生的加速度。雖然重力通常是一個指向質量塊重心的恆力,但其他力可以在一個寬的幅度和頻率範圍內變化大小和方向。
  • 四軸飛行器核心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
    這就需要靠加速度計、陀螺儀傳感器進行實時測量,再通過算法進行姿態求解。只有知道了準確的姿態信息才能控制好飛行器平穩飛行,才能控制好攝像機穩定無抖動的拍攝畫面。加速度計 加速度計,就是測量物體加速度的。
  • 陀螺儀傳感器及陀螺儀的原理
    第九章:通過9軸傳感器識別SmartCAR2.0的姿態SmartCAR2.0車形機器人為了探測識別機器人姿勢和衝撞等劇烈外部情況,劇烈速度變化等,裝備了加速度傳感器.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陀螺儀傳感器。何為陀螺儀陀螺儀傳感器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基於自由空間移動和手勢的定位和控制系統。陀螺儀的原理陀螺儀的原理就是,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
  • 物聯網熱門應用:無人機/VR/智能手錶由哪些傳感器組成?
    加速度計用於確定位置和無人機的飛行姿態。   傾角傳感器   傾角傳感器,集成了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為飛行控制系統提供保持水平飛行的數據。這類傳感器和陀螺儀,結合加速度計,能夠測量到細微的運動變化,使得傾角傳感器能夠應用於移動程序,如汽車或無人駕駛飛機的陀螺儀補償。
  • 陀螺儀的「多樣人生」
    陀螺儀傳感器進化史陀螺儀,又叫角速度傳感器,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基於自由空間移動和手勢的定位和控制系統,其原理就是,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陀螺儀是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
  • 無人機測試總出事,傳感器你都清楚嗎?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在多個領域也都在不斷的推進應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可以說,無人機是一架飛行的傳感器,在無人機出現問題的時候,對於傳感器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在保障各項新技術的順利運用中,傳感器發揮的作用又有什麼呢?無人機的發展給物流、測繪、環境監測等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的改造。而一架冷冰冰的機器如果想正常運轉,必須需要眼睛、耳朵、鼻子等讓它可以識別外部的情況,而傳感器正是擔此大任的神兵利器,因此,傳感器又被叫做電五官。可以說,傳感器是無人機正常運行的基礎性儀器。
  • 陀螺儀傳感器的創新應用-開門報警器
    陀螺儀傳感器的最新應用:測量開門的角度,當門被打開一個角度後,發出報警聲,或者結合GPRS模塊發送簡訊以提醒門被打開了。
  • 陀螺儀除了導航,還有這些關鍵技術會幫助機器人
    1、陀螺儀的前世今生:陀螺儀是神馬東東?   陀螺儀(角速率傳感器),維基百科解釋「陀螺儀是一種用來傳感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基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設計出來的,主要是由一個位於軸心可以旋轉的輪子構成。」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陀螺儀的作用在於測量和維持方向。
  • 大疆無人機:MEMS陀螺儀技術完美結合
    大疆無人機又一次站到臺前,推出了「精靈」系列新品——Phantom 3 Professional和Phantom 3 Advanced。「會飛的照相機」開始從專業的愛好者走向更為廣泛的受眾和應用領域,作為「會飛的照相機」,自穩防抖技術功不可沒。那麼,自穩防抖系統 在我們日常的硬體設備中有哪些神奇的應用呢?  根據陀螺力學原理製作而成的陀螺儀被廣泛應用於科研、軍事和民用領域。比如:迴轉羅盤、定向指示儀、炮彈的翻轉、陀螺的章動、地球在太陽(月球)引力 矩作用下的旋進(歲差)等。陀螺儀的種類很多,按用。
  • MPU6050裡面的加速度計和陀螺儀
    加速度傳感器,顧名思義,用於測量由地球引力作用或者物體運動所產生的加速度。如果你在高中時期沒有隻顧著泡妞和在課堂睡覺,那麼想必已經學過重力相關的知識了。為了方便理解,我將加速度分為兩種:由地球引力產生的重力加速度,只要地球還在,重力就不會消失;由物體運動產生的運功加速度,根據牛二定理,只要有外力作用,便產生加速度。加速度傳感器測量的是這個加速度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