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次世代新主機發售,它的配置完全可與當下主流PC較較勁。但和PC相比,遊戲主機永遠無法匹及的是。每一年,PC的硬體配置都在不斷更新換代。而一臺主機的壽命大約為6到7年。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它的配置是固定的,不能被改變,除非推出新的版本。直到上個世代中期,微軟和索尼才首次推出了半代升級,即PS4 Pro與Xbox one X。目的都是想通過提高主機配置,從而挽回那些轉投PC陣營的玩家們。
那麼,對於主機玩家來講。在機器無法通過實時更新,從而獲得更好的遊戲畫面與體驗。那麼最後剩下的,也就是主機獨一無二的先天優勢-獨佔遊戲。
獨佔遊戲對於主機到底有多麼重要?你們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每當玩家考慮入手一臺主機時,除了價格、硬體配置、外觀等因素。第一時間最應該想到的問題是,我能在這臺主機上玩到哪些其他平臺所玩不到的遊戲?答案顯而易見。任天堂旗下頗具創意的各類遊戲,如《塞爾達傳說》、《超級馬裡奧》系列。還是索尼PS4平臺下的《戰神》、《神秘海域》等一系列獨佔大作。而索尼之所以能在本世代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數量眾多且質量上乘的獨佔遊戲陣容。
於是獨佔大作成了主機平臺的最後殺手鐧。同時也使得第一方遊戲工作室,最大化利用主機性能,做出平臺上最完美無缺的遊戲。而這又不得不談到遊戲的優化問題。雖然PC擁有超高的性能與自定義化的畫面設置。但玩家擁有的個人PC電腦,由於配件種類繁多且差異化等問題,便使其擁有無數組合。這也給開發者帶來了更為沉重的負擔。我們常常會看到,玩家明明擁有一塊超高性能的顯卡,卻無法完美運行某些國產遊戲。因為這是優化問題,即使四路泰坦加持下,結果也不會因此改變。而玩家所需要根據自身電腦配置,調整適合自己遊玩的畫面設置效果。但同時也得容忍,因為一些額外因素所帶來的各種電腦報錯與不兼容性。電腦不是一臺純粹的遊戲機,它還需要同時協調其他工作,所以這都是額外的負擔。
而遊戲主機則完全不用考慮這一點,因為它的機器配置是完全統一的。不需要花費額外的功夫,便能在看似低配的主機上,做出相當出色的畫面水準。如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日本廠商,將他們曾經在主機平臺登錄的獨佔遊戲,移植到PC平臺。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優化、畫面效果都不盡人如意。習慣於多年在主機平臺,更加便利的開發環境下工作,使他們很難一時轉變過來,開發如此多不同配置的PC設備。
開發者利用更好的開發環境,針對主機做出傑出的獨佔遊戲。可想而知,這對於主機而言,它的重要性有多麼巨大,也成為吸引玩家購買主機的最重要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