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名稱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
:
本專業培養具備光電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物理光學、應用光學、光電子學、及相關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光電信息技術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
:
該專業畢業生應紮實掌握光電子學所必須的固體與半導體物理、光電子器件以及製造工藝等光電器件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紮實掌握光電子器件及光電轉換和應用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重點是掌握光電子器件、集成電路設計及光信號處理、設計、測試技術和設計軟體系統等;熟悉電子線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
《固體與半導體物理》:講述晶體結構及能帶結構、晶體振動等固體物理及半導體中的電子狀態、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半導體的導電性、非平衡載流子、半導體的熱電性質等
《光電器件》:講述半導體電子輸運、PN結、MS結及歐姆接觸、發光二極體(LED)、雷射二極體(LD)、光電探測器(PD),太陽能電池(PV)等器件及光刻、擴散、蒸發和沉積等器件工藝。
《色度學》:講述光與視覺、顏色視覺、 CIE標準色區學系統同色異譜顏色、 孟塞爾顏色系統、光源的色度學、顏色測量和測色儀器、 色度學的應用等
《光電子學原理與技術》:講述晶體結構及能帶結構、晶體振動等固體物理及半導體中的電子狀態、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能級、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半導體的導電性、非平衡載流子、半導體的熱電性質等
《模擬電子技術》:講述晶體二極體、雙極型電晶體和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參數;整流、濾波、穩壓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計算方法;電晶體放大器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靜態和動態分析方法以及主要的性能特點;差分放大器、補對稱功效電路和多級放大器的電路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性能特點;負反饋放大器的電路結構、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理想運放典型應用電路的結構、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數字電子技術》:講授組合邏輯電路與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和基本設計方法。內容包括:數制與碼制、門電路、觸發器、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功能器件與時序邏輯電路功能器件、組合邏輯電路與時序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脈衝波形的產生與變換、A/D與D/A轉換原理分析。
《集成電路工藝及CAD》:講授基本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電流源、基準電壓源等模擬CMOS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仿真方法;CMOS集成電路的生產工藝流程;CMOS集成電路中的MOS管、二極體、電晶體、電阻、電容等的構成原理;集成電路版圖設計規則及設計方法。
《光電專業實驗》:包括LED和光伏的IV特性測量、LED及半導體照明燈具的色度學參數(色坐標、色溫、色差和顯色指數)測量、LED的配光及光強測量、光伏器件的參數(效率、填充因子、開路電壓、短路電流等)測量,多種傳感器的綜合測試等十幾個實驗。
《基礎光學實驗》:包括邁克耳孫幹涉儀調整與光波長測定、雙稜鏡幹涉及光波長測量、分光計的調整和使用、單縫雙縫及其它不同衍射孔徑衍射現象的觀察與分析、利用光電效應測定普朗克常數、雷射全息照相、單色儀的標定和濾光片光譜透射率曲線的測定、矽光電池的特性測量等
畢業去向
:
畢業生可在從事太陽能電池(光伏)、半導體照明(LED)、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及其系統及光電工程、光學信息處理、光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光電檢測與自動控制以及相近的光電子技術與應用、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從事技術、科研、教學、管理和市場開發等工作,還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特色亮點
:
本專業與國家支柱產業相對應,以目前社會熱點的LED、光伏器件和光通信為主要對象,特點是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並重,實驗條件方面已具備光電的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實驗三個層次的實驗室,同時熟悉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為半導體照明、光伏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熱門產業培養技能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