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永遠無法製造它

2020-09-05 胖福的小木屋

如果要提及科學史上最大的騙局,那一定非永動機莫屬,在公元前1200年,關於永動機的構想就已經出現在印度,並經過了伊斯蘭教世界傳到了西方,公元13世紀,一個名叫亨內考的工程師提出:輪子中央有一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個可活動的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右邊的球比左邊的球離軸遠些,因此,右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要比左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大。這樣輪子就會永無休止地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轉動下去,並且帶動機器轉動。



這就是著名的「亨內考魔輪」,這個是早期最著名的永動機方案,此後,關於永動機的構想,引誘了一大批科學家入坑,包括達文西,焦耳、達文西這樣的學術大家,時至今日,還是有人用永動機作為幌子,招搖撞騙。

但是我們必須要指出,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永遠無法製造它。這是經過科學家通過實驗、理論得出的結果。

在早期,人類對於永動機的定義是某物質循環一周回復到初始狀態,不吸熱而向外放熱或做功,這種機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外做功,這叫「第一類永動機」。



然而焦耳通過實驗發現,物體內能的增加等於物體吸收的熱量和對物體所作的功的總和 。即自然界裡所有的物質均具有能量,這些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且能夠從某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在轉變過程能量的總數保持恆定不變。這就是著名的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


隨著研究現象的擴大和深入,物理學中引入了光能、原子核能 , 甚至相對論能量、光子能量、粒子場的能量等等 , 從而一 步步地建立了普遍的能量守恆定律 . 人們也因此在一個方面逐步深入地認識了自然界的一條基本規律。

而這顯然與第一類永動機相違背,因為能量是不能被憑空製造出來的,只能從一種形式轉移到另外一種形式,任何事物、事件、甚至宇宙,總體能量是一定的,不在這裡多,就在那裡多,即投入與產出的平衡。人類幾乎所有的發明和應用,都是遵循這個基本定律,物理、機械、化學、數學、自然、社會等等。。

能量的主要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轉化


第一類永動機的構想破產,很多科學家還是不放棄,提出了第二類永動機,也就是從海洋、大氣乃至宇宙中吸取熱能,並將這些熱能作為驅動永動機轉動和功輸出的源頭,這就是第二類永動機。

不過這個想法在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之後,也慘遭破產,當時瓦特改良蒸汽機,1824年,卡諾發表經典著作《關於火的動力和適合產生這種力的機器的考慮 》卡諾在這本論著中就如下兩個問題 展開了他的全部理論:

( 1 ) 熱機的效率是否有一極限? ( 2 ) 什麼樣的熱機工作物質是最理想的? 這都是當時熱機工程界爭論不休的問題 。在對熱機效率缺乏理論認識的情況下 , 土程 師們只能從熱機的適用性、安全性和燃料的經濟性幾個方面來改進熱機 。熱機就是指各種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內能再轉化成機械能的機器動力機械的一類,蒸汽機也屬於熱機。



卡諾在這裡面提出:「 熱動力與用來產生它的工作物質無關,它唯一地由在它們之間產生效力的物體〔熱源 〕的溫度來確定,最後還與熱質的輸運量有關 。 」

在卡諾的基礎上,克勞修斯(1854年用德文、1856年用英文)提出他最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述:「熱不能自發地從較冷物體轉向較熱的物體」,或者譯為「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Heat can never pass from a colder to a warmer body without some other change, connected therewith, occurring at the same time.)。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是表達了一個孤立熱力系統的自發過程總是朝向有序度低的方向進行,例如,功能→熱能、電能→熱能、高溫→低溫、高壓→低壓、……。

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有一個精彩的表述,那就是:「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因為在設計循環過程時,第二類永動機都要讓熱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或讓熱能百分之百轉化成機械能。但是,第二類永動機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因此是不可能製造成功的,因為熱能不可能完全變化成機械能。但機械能是可以完全轉化成熱能的,熱力過程是一個不可逆過程。


克勞修斯後來又在《關於熱的力學理論的第二基礎定理的一個修正形式》又提出了新的物理量來解釋這種現象,這就是熵,以符號S表示。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又一個經典表述方式,也被稱為熵增原理,那就是: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於零。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

熵增原理最大的意義就是從能量品質的角度規定了能量轉換過程中的方向、條件和限度問題。從而徹底

世界上首臺第二類永動機是1881年格穆吉(John Gamgee)為美國海軍設計的「零耗發動機(Zeromotor)」,設想讓汽缸內的液氨從海水中吸收熱量汽化產生蒸汽推動活塞而獲得動能,氨蒸氣冷卻後又凝結成液氨,如此循環往復。但是這一裝置無法持續運轉,因為汽化後的液氨在沒有低溫熱源存在的條件下無法重新液化,因而不能完成循環。這證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正確性。



如果把整個宇宙看作一個封閉系統來看,那麼宇宙本身也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那麼宇宙就在不斷在消耗著能量,且不可逆,熵不斷在增加正在走向它的最大值,因此宇宙一旦到達熱動平衡狀態,就完全死亡。這種情景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當然,宇宙是否是一個封閉系統,這是目前還尚有爭議的話題。

第一類永動機和第二類永動機的破產,讓永動機之夢在科學界沉寂了一段時間,然而在上個世紀某,一些科學家提出了第三類永動機,希望在封閉的物質系統內,依靠外界能量的輸入,實現物質的自循環。

1990年代,美國人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裡進行了一項實驗,實驗裝置是一個碩大的溫室,佔地一公頃,在裡面預先設置了河流、樹林、草地、動物、人……總之,一切都是盡力模仿地球的生物圈而設計的,從而構建了一個微型人工生態循環系統,該溫室被命名為生物圈2號。實驗的設計者希望生物圈2號中的空氣、水,動物、植物和人能夠在陽光的作用下實現物質的自循環,然而生物圈2號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大氣組成比例,無法自行達到平衡,它說明了物資的回收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每個循環都會有垃圾產生,參加循環的物質越來越少,最後使系統崩潰。這個實驗宣告了第三類永動機的失敗。



之後,科學家又提出了第四類永動機,希望造出不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卡諾定律,卻能自發熵減的永動納米材料。然而這個願景至今也沒有實現,而且這個願景也不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連科學都談不上,充其量只能說是假說和科幻。



人類必須要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也永遠無法製造它,因為宇宙是開放的、不可逆的非熱力學平衡體系。平衡態是無序的,而非平衡態則是有序的根源,這是與熱力學第二定律一致的,也是符合熵增原理的。

包括生命體系也是,人的生命發展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從無序走向有序,像我們進食就是一個抵抗熵增的行為,即具人類有熵減的能力,我們從食物中汲取了「負熵」來維持生命的有序,即「新陳代謝的實質就是及時全部消除有機體無時無刻不產生的全部負熵」。這裡的有序和無序是描述宏觀態的。

薛丁格曾經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生命賴負熵為生」!


現在一些民科,信誓旦旦宣稱研發出來了永動機,他們其實不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嗎?明白的,只不過是想騙一點錢罷了,然而現在卻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希望大家不要再相信這樣的騙局!

相關焦點

  • 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永遠無法製造它
    但是我們必須要指出,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永遠無法製造它。這是經過科學家通過實驗、理論得出的結果。 在早期,人類對於永動機的定義是某物質循環一周回復到初始狀態,不吸熱而向外放熱或做功,這種機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外做功,這叫「第一類永動機」。
  • 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被製造,但大自然卻存在?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永動機。(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最後還有一些GIF,請注意流量!)相信大家從小就聽說過永動機,並且知道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不過,這裡還是再介紹一下。永動機是指不需要外界能量輸入或者只給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不停做功獲取能量的機械裝置。
  • 為什麼說永動機不可能存在?因為宇宙總熵永遠是增加的
    但眾所周知,儘管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卻始終沒有製造出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永動機,而謊言和騙局成了家常便飯,甚至連美國海軍和總統都曾上過一臺永動機的當(1881年,約翰·加姆吉發明了一臺液氨永動機,美國海軍和總統批准製造)。
  • 人類製造出永動機會發生什麼?從科學角度分析,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永動機可以提供熱能和電能,如果每家都擁有一臺,那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能量,不用開採煤炭等資源,工廠也不需要再開了,地球的環境也會因此慢慢變好,然而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大量的能源公司倒閉,比如發電廠、煤炭和石油公司等,就會有大批的人失業,生活也會更加困難。不過想要發明一臺永動機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的第一定律或第二定律。
  • 永動機不存在?地球為何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是誰給的?
    一直以來人類都想發明一個機器,給它施加一個外部力之後,就可以讓它永遠的轉動起來,並且在轉動過程中不用額外的繼續給它施加作用力,也就說只施加一個力就可以讓這個機器永不休止的工作,這種機器被命名為「永動機」,1000多年來,人類想盡了各種方法想製造一臺永動機,但是結果全都失敗了,後來人類才發現,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
  • 地球已經旋轉了大約46億年,但它不是永動機,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地球已經旋轉了大約46億年,但它不是永動機,永動機不可能存在永動機在科學意義中,屬於永恆運動,它無需外界輸入能量或者說僅需一個初始能量就能永遠持續運動。引來眾多科學家的探索與科研,最終皆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該機器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既然永動機無法存在,那麼,地球為什麼可以運動了46億年之久呢。
  • 有沒有可能,宇宙本身就是一臺永動機?
    永動機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當然它在科學界甚至都不會在正式場合予以提及,畢竟早在數百年前就已經被證明它不可能存在,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守恆,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孤立系統的熵永遠都不會減小,所以我們看到的永動機都各種設計極其精巧的大玩具,但不會從中輸出大於輸入哪怕是一焦耳的能量,
  • 科普知識:人類能製造出永動機嗎?
    作者:賀俊傑今天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人類不能製造出「永動機」,為什麼不製造一個99999類似的「永動機」呢?我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先弄清熱力學能量守恆定律。不過,也有人指出,宇宙可能永遠也達不到熱寂。因為整個宇宙並非靜態的,而是在不斷膨脹,從138億年前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停止過膨脹,並且未來還會繼續下去。這意味著作為熱力學系統的宇宙並不能保持穩定,所以熵永遠也不會增加到最大。
  • 永動機並不存在,那天體為何運轉不停,宇宙又為何恆久不衰?
    那麼,永動機真的不可能實現嗎?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隨著熱力學定律的發現,人類已經徹底為永動機畫上了一個永遠的句號。所以一切的機器都不能夠實現將能源完全轉化為效率,我們總說提高機器的轉化效率,但這個效率永遠也不可能達到100%。無論是熱力學中所講的熵增原理,還是能量守恆定律都決定了無論是第一代永動機還是第二代永動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 為什麼人類永遠也造不出永動機?科學家:熱力學定律不允許!
    有沒有永動機?在熱力學定律提出前,無數的科學家都向通過自己的努力製造出一種永動機。熱力學定律提出後,科學家們知道永動機只是一個夢,都知道在現有的科學框架內我們是無法造出永動機的,當然,除了廣大民科以外。
  • 我們為什麼造不出永動機?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嗎?這本書告訴你
    我們要知道,自古以來就有無數人試著製造永動機,也有很多人聲稱自己真的創造出了這種能夠永遠運行、不消耗能量、只會創造無窮無盡能量的神奇機器,當然這些人和他們的發明最後都被證實是失敗的。人類為什麼造不出永動機?因為這直接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物質和能量的總量無法被創造和消滅。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質能守恆。
  • 永動機真的不存在嗎?如若不存在,為什麼科學家還在研究它?
    引言: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能源,地球與日俱增的人口數量使得我們可以利用的資源越來越緊張。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一些人卻依然在研究與「永動機」類似的課題,早在達文西時期就已經證明了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何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還是說,他們是另有目的?
  • 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
    引言:永動機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話題,因為這個概念既體現出了能量守恆定律,又體現了人類對科學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但實踐證明,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答案或許並非如你所想。
  • 地球轉動了46億年,它算不算是永動機?或許我們高估它了!
    地球轉動了46億年,它算不算是永動機?或許我們高估它了!如今的地球早已不似從前,環境的汙染、資源的匱乏,使地球千瘡百孔,這都是人類造成的。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無盡的能源,只可惜現實是殘酷的,這些資源越用越少,很快就要枯竭了。
  • 為什麼「永動機」永遠都不可能造出來?
    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在人們的想像中,永動機是一種機械裝置,它可以不停地自動運動,而且還可以舉起重物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很早以前,有人就試圖想製造這種機械裝置,但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真正製造出來。人們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以至於人們開始懷疑,這種機械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
  • 永動機?不存在的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永動機」的追求,妄圖實現不消耗能量卻能源源不斷的輸出。儘管中學物理課本已經給這種想法判了死刑,但這仍然不妨礙眾多手工達人孜孜不倦地根據一個個經典的永動機設計方案做出原型。達文西平衡輪這個永動機的原理就比較簡單,通過圖片我們能看到,滾動的輪子會持續地給一個向下的力,平衡輪從而轉動起來
  • 《永動機確定存在,但不歸屬人類世界!》
    尋找到永動機是人類歷史上古老又延續較長想法了,對永動機不存在是以人類建立科學邏輯體系,從能量守恆定律給出的。永動機無法永久獲取自身體系內能而持續對體系外輸出,因為任何一個體系內能是有限的。永動機另一類想法是裝置可不停獲取體系外能,經動機運轉,輸出付合人類需要的方式能量以至永;水力發電就是這樣,只要水的勢能不間斷和機器不損壞,電能可永保輸出。但不會承認水力發電機是永動機,想發明永動機的人也會對水力電機稱為永動機嗤之以鼻;但如果將水力電機看作裝置,將勢能水換成一種神密可持續能量,想發明永動機的人恐怕就高興得鼻孔朝天。永動機存在嗎?存在。世界上有永動機嗎?有!
  • 為何說永動機是騙局?人類研究上千年都未成功,未來會成功?
    ,能量就能夠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來,因為足夠簡單,從而使得該設計成為了之後最主流的複製對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方案也存在弊端,當它流傳到中國後,仍有很多效仿者不死心,例如重力曲柄永動機、坡道及重力能永動車運動系統、浮重永動機、利用過渡永磁體和運行永磁體製成的永動機等,都是其變種,直到18世紀末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大多數明眼人看出,我們的宇宙似乎有這麼一道無形的障礙,保護著宇宙造物主的財富,任憑人類窮盡智慧
  • 地球轉了46億年,它是不是一個「另類」的永動機?
    這就讓很多人心生疑問了,既然地球已經不停歇地轉了46億年之久,而且當前仍在高速運轉,那麼它是不是一個「另類」的永動機呢?最早提出永動機想法的國家是印度,此後世界上有不少科學家、物理學家以及機械師等名人都曾嘗試設計製造過永動機,不過結果均以失敗告終。永動機為什麼造不出來?
  • 永動機不存在?地球為什麼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從哪來呢
    人類自始至終都希望發明一種機器,使其能夠永久地轉動,並使其在轉動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持續作用力,也就是說,只要一種力就能使該機器不停地運轉,這種機器被稱為「永動機」,1000多年來,人們想盡各種辦法想要造出一種永動機,但均以失敗告終,後來人們才發現,不能造出永動機,因為永動機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世界上根本沒有任何物體能不消耗能量就對外做功。